儒家的良知理论和作为权利的良心自由(2)

作者:陈斯彬 更新时间:2015-11-26 14:0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仁;良心自由;人的尊严
【职称论文摘要】
当然,不能说两者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仁作为道德规范,要么通过强制推行,要么通过人的良心内化为人的信仰和行为。孔子讲为仁由己正是强调仁要通过良心实现,孔子的这一观念正开启了孟子的心性学说,孟子深化了孔子

  当然,不能说两者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仁”作为道德规范,要么通过强制推行,要么通过人的良心内化为人的信仰和行为。孔子讲“为仁由己”正是强调仁要通过良心实现,孔子的这一观念正开启了孟子的心性学说,孟子深化了孔子的理论,从而在中国第一次地对良心进行了探讨,同时孟子也是第一个使用“良心”这一词的人。
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孟子所谓“心”并非物理学或生理学上的概念,而是人类的一种内在能力。这种能力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良心”,孟子有时候也使用这个词汇: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孟子·告子上》)[HTSS][GK-2!-2]
孟子这里使用了“良心”,朱熹解释道:“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5]孟子“良心”的概念已经相当于西语中的“conscience”,具有道德立法和审判的功能。当然,孟子对“良心”有其特定的解释。孟子认为山上的树木本来繁茂,因为刀斧砍伐、牛羊放牧而成为光秃秃的,但这并非树木的本性。人本来也有仁义之心,但之所以会丧失,也是因为像树木一样受到刀斧砍伐,受到外界行为的扰乱干扰。
可以说,中国的良心学说真正起源于孟子。孟子认为人皆有良心,并且每个人的良心都是平等的。达到内圣的境界靠个人的存心养性,不能藉由外界的强迫。
二“良知”与良心
王阳明的学说是中国良心学说的高峰。王阳明在其心学的基础上,更加概括地提出了良知学说。这在他看来是他学说中的重大进展:
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字不出。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6]
良知在王阳明的著述中和“心”字并无太大的区别,但能更加精确地表达其学说的内涵。良知也主要是道德伦理意义上的是非之心。王阳明以孟子的“是非之心”来解释“良知”: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7]77[HTSS][GK-2!-2]
王阳明这段话说明了,良知即是现代所谓“良心”,是人们道德能力。其最基本的意思是伦理的,意指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庭,告知人们是非,引起各种道德情感,从而指导人们行为:
尔那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7]77
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在这一点上,王阳明继承了孟子人性善的思想。孟子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
王阳明认为:“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8]每个人都有良知,这肯定人和人道德人格的平等,圣人和平凡人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天生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圣人也是从凡人而来,并非具有全知全能的天赋,也不一定就十全十美。王阳明分析了古代尧舜:
若尧舜之心,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其相授受之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彼其自以为人心之惟危也,则其心亦与人相同耳。危即过也,惟其兢兢业业,尝加精一之功,是以能允执厥中,而免于过。[9]
尧舜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努力克制自己的私欲,勤求“存天理,去人欲”的功夫。人和人是平等的,圣贤是可学可致的:
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谓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10]23[HTSS]
但之所以产生圣人和凡人的区别,盖在于凡人的良知被蒙蔽,需要剥去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人才能返回自己的良知:
圣人的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11]
这番刮磨斑垢拂去纤尘的行为,就是王阳明所谓的“格物致知”,也就是“致良知”。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在道德实践中去体会良知的真理。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并非从科学上认识事物,而是指从事道德实践。在一定意义上讲,格物就是诚意:
《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动,只是个格物。[10]5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合心与理为一也。[12] 

  格物就是孟子所谓“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但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探讨,既然每个人都天生具有与圣人一样的良知,为何会产生圣人与凡人的区别;每个人都有良知,为何要格物致知。王阳明有段解释:
日之体本无不明也,故谓之大明;有时而不明者,入于地,则不明矣。心之德本无不明也,故谓之明德;有时而不明者,蔽于私。去其私,无不明矣。[6]129
每个人出生时就具有良心,但凡人成长过程中良心不免受到私欲的蒙蔽,圣人之心净如明镜,而凡人之心则昏昏沉沉。为此,就有必要去除蒙蔽,回归自己原初的良心。致知是一种回归。这一回归的过程主要靠个人自己正心诚意,从自己出发回到自己,一切反求诸己,不求外助。外助无助于事。王阳明的理论正确地把握了良心的本质,我们似乎可以从其对良心的把握认识到良心必得自由才能保持其为良心。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