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的炊事技术兵

作者:史刚 更新时间:2010-10-30 11:0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饮食保障,课题
【职称论文摘要】
饮食保障是部队战斗力生成、恢复、延续的重要基础。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由于大量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和作战样式、手段的变革,加之受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敌对我纵深保障力量的破坏,将对饮食保障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如何保障官兵在野战条件下吃得上、吃得好,以充沛

一、信息化战争对炊事技术兵素质的要求
  (一)有较高文化水平和高科技知识
  随着给养装备的不断更新,给养装备中高新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现代化炊食保障人员不再是一把菜刀、几块简易案板的普通火头军,而是战斗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炊事技术兵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高科技知识。
  (二)有较好的野炊实际操作技能
  野战条件下的炊食保障,大都离不开生活物资的携带,野炊地域的选择,各种野炊灶的构筑,炊事车等炊食装备的开进、展开、制作、撤收,利用制式野战给养器材制作主副食品,热食前送、分发,以及野战食品保障等方面。因此,野炊技能是提高战时饮食保障能力的根本保证,炊事技术兵必须具有较高的野战实际操作能力。
  (三)有较强的战时保障意识
  炊事人员是战时后勤保障的主要组成之一,也是主要的战斗员,应当充分了解部队饮食保障的特点,了解不同性质部队膳食营养需要,增强保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熟悉和了解战时伪装,防护以及饮食卫生等各方面的知识,做到有效的保护自己,完成各项饮食保障任务。
  二、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炊事技术兵的对策
  要培养适应未来战争条件的炊事技术兵,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立足平时部队给养保障需要,抓好“两支队伍”
  教员和教学管理干部是教学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力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是实现正规化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炊事技术兵训练必须下大力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教员队伍建设。必须落实专业对口,教学能力强,学历结构和年龄梯次搭配合理,热爱炊事教育事业的总要求,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建设:一是把好教员的选调关。从学历、年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查,并适当规定试用期。二是把好教员的培养关。不仅重视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训练,更要重视政治素质的提高和作风纪律的养成,提倡奋发进取、刻苦自学和精益求精、不断钻研高新技术的精神。要关心教员的疾苦,照顾他们的生活,为教员营造专心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三是把好教员队伍的管理关。一方面抓好日常管理教育,另一方面抓好平时和年度的素质考核。平时考核主要抓好教学工作量、课堂教学标准、评教评学制度等方面;年度考核重点抓政治思想、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教学实绩四个方面的全面考核。通过考核,推动教员队伍建设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要在培养一支懂教学、会组织、善管理、热爱训练工作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确保正规化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合理选配,适时调整。扭转“教学管理无专业可言,谁都可以干”的片面思想观念,把那些热爱训练工作、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的教学内行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中。及时调整不懂教学、缺乏组织管理素质的人员。另一方面要加强培养,提高能力。除进行正常业务训练外,要不断组织教育学、行政管理学和教学法规的学习,提高他们组织管理教学的能力。
  (二)着眼战时部队给养保障需要,完善“三个一套”
  “三个一套”是指一套完整的训练大纲,一套专业对口的教材,一套健全的教学制度。根据炊事训练的实际,应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首先,抓好训练大纲配套建设,广泛调查论证,确立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加高科技含量,拟制完整的专业教学实施计划和各课程教学计划,要做到“四个字”,即精、宽、新、深。“精”,即内容选择要精而适用;“宽”,即拓宽专业知识面,以纵向为主,适当横向;“新”,即容纳给养新技术、新装备知识;“深”,即立足长远,着眼“超前”,以适应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需要。
  其次,抓紧对口配套教材的编写,建立完善的教材体系。炊事技术兵训练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对口,不配套;二是内容老化,野炊训练课时、内容分配不合理。这些,既影响了专业教学的正常进行,又不能适应保障工作的发展。应该组织专门力量,按照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四个方面编印教材。
  再次,加强教学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除了贯彻上级关于教育训练的原则和要求外,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一套可行的教学法规制度,主要包括训练各阶段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各项教学活动的评定标准和细则,教员管理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学员及学籍管理制度,优秀学员评比奖励制度等。使训练法规逐步完善。
  (三)针对炊事技术兵训练特点,维护“两个特性”
  炊事技术兵教学是军需培训中的基础训练,有与院校相近的教学训练模式,有同部队相关的生活秩序,同时还具有专业门类杂、训练周期短、受教学外活动干扰大的特点。要确保训练质量,培养出部队“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技术兵,必认真贯彻执行教育训练的各项制度和法规,真正建立起正规的教学训练秩序,严密组织,严格管理,逐步达到正规化教学。
  第一,要按纲施训,维护训练大纲的权威性,克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教学管理部门在拟制教学实施计划时,不得变动训练的时间分配,不得更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得调整课程学时,如要变动大纲,必须按级上报,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要依法治训,维护教学法规的严肃性,杜绝训练中的随意性。其一是按照训练三个阶段(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考核验收)的工作程序,分层次、分步骤地落实,并依照各阶段的工作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其二是依据教学制度和法规,抓好日常各项教学活动的管理,这是坚持依法治训的关键。牢固树立教学法规观念,维护正规的教学训练秩序,各尽其责,各司其职,互相监督,相互督促。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