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治理研究述评

作者:王国红 更新时间:2010-12-29 11:3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县域治理;政府创新;公共财政:协同治理
【职称论文摘要】
县域治理研究是治理理论在县级地方政府层面的运用,它试图在综合现有地方治理和县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改革县域治理结构,建立县级公共财政体系,培育县域公民社会,建立协同治理模式等方面,为提高县域治理能力,实现县城善治提供新的研究范式。

近年来,随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在一些县域频繁发生,县政作为连接上层与基层、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接点”,成为了政治体系中“政治应力”最脆弱的部位。…县域治理的困境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关县政改革的论述也愈来愈多。然而,学界对县域治理的内涵并没有统一认识,县域治理的概念也没有明确界定。鉴于此,对县域治理研究进行评述,需要先围绕县政研究和地方治理研究两个主题展开,然后再分析其新的研究方向和框架。
  
  一、关于县政研究
  
  任何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都与一个时代所关注的问题息息相关,县政研究也不例外。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政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县政研究的重点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一致,主要关注通过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并从建立和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结合县政在政治系统中的特殊地位,研究县级政府的职能转变。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刘德厚主编的《当代中国县政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刘文军等的《县级行政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李修义的《中国县级综合改革的历程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吕日周等的《中国县级综合改革战略》(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陆学艺主编的《县级综合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刘仁甫和陈嘉陵主编的《县级机构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吴志远和姜凌主编的《新时期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素质与效能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叶维钧和潘小娟主编的《中国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王国益的《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等。
  第二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直到现在。这一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县级政府面临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县政研究的战略和政策背景。县政改革成为了县政研究的焦点。研究者们围绕当代中国县政存在的弊端、改革的途径与方案等问题展开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主要成果有齐戎等的《体制转换时期县级领导方式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赵奇和刘太刚主编的《中国县级行政组织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杨雪冬的《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杨毓培和陈代昌的《县级领导与管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袁达毅的《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周庆智的《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对w县的社会学考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任先德的《县级财政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王圣诵的《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讨》(人民出版社,2006),王敏的《县级财政收支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暴景升的《当代中国县政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樊红敏的《县域政治:权力实践与日常秩序:河南省南河市的体验观察与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等一批专著和论文。归结起来,当前县政改革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条进路:
  
  1.运用政治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以县政为单位的中观分析框架
  杨雪冬在《论县:对一个中观分析单位的分析》一文中,运用政治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分析县政的中观分析框架。从政治体制整体来看,县并不属于微观制度,因为它不是整个体制的最低端,更不属于宏观制度,因为其影响不是跨区域的,应该归为中观制度。“这种中观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其有一定的人口和地理规模,拥有完整的政治行政功能,可以反映出国家行为的一致性和制度的整体性;二是其处于国家与社会的交接面上,与其他更高层次的政治单位相比,和微观社会组织的联系更直接、密切,运行也更具有多样性。”因此,县在整个政治体制中扮演着起承转合的角色,不仅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整个体制的运行和变迁,而且能够较集中地体现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杨文认为,对县的研究,要把它放在城市化、分权化、民主化以及依法治国进程的背景下,将其划分为制度结构和制度主体两种形态,然后按照三条路径进行。第一条路径是把县作为一个制度主体进行分析,从纵向(与乡镇、市、省乃至中央的关系)以及横向(与同一个地区或市内其他县的关系)上研究它和其他制度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条路径实际上研究的是县在整个制度结构中的地位;第二条路径是把县作为一个制度单位框架,分析在县的范围内各种关系的形成、调整以及变革情况。这条路径的目的是通过县这个单位来折射整个体制的运行以及体制在不同县域下的变异;第三条路径是把前两种路径结合在一起,既分析县在制度中的主体间关系,也要探讨不同县所形成的主体间关系的差别,并分析其原因。总的来说,这三条路径是互补的,并且要在研究实践中进行完善。
  
  2.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开展“强县扩权”和“省直官县”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最突出的问题是市级政府往往借助行政力量,扣减、截留乃至剥夺县的资源,导致“市吃县”、“市卡县”、“市刮县”,由此造成县域资源的枯竭,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个弊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省率先实行强县扩权的改革试点,为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县松绑放权,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构建市县分治,省直管县的少层次、大幅度、扁平化的公共行政体制,作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得到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省直管县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君德、孙学玉、张占斌、辜胜阻、汪宇明等。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为标志,省直管县改革已经转变为行动,许多省区都开始了“强县扩权”和财政的省直管县改革。
  
  3.从县级财政解困的角度开展县政改革研究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