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少年健康上网双效机制的构建

作者:苏斌原 张丽丽 喻承 更新时间:2016-10-20 14:0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青少年;健康上网;网络素养;网络监管
【职称论文摘要】
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上网,是家庭、学校和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可从两方面构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有效机制:提升网络素养,培养数字公民是根本途径;加强网络监管,预防网络成瘾是重要保障。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3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信息交流和娱乐工具。截止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其中10-39岁的网民比例高达78.4%,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1.1%,呈现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的特点[1]。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能通过提供信息选择促进青少年自主,即时通讯提升青少年社会联结,知识汇聚和志同道合者的汇聚产生合力促进青少年创造性的发展,社群交流促进身份建构和职业兴趣爱好的发展等[2]。然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因此,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上网,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提升网络素养,培养数字公民
我们认为,提升网络素养,培养数字公民是帮助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根本途径。网络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McClure于1994年提出,认为包括学生正确利用与判断网络知识、有效使用网络技能等两个方面[3]。Art Silverblatt认为,网络素养成包括七个方面:可为自己的网络消费做决定;知道网络传播的基本原理;意识到网络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有能力分析和探讨网络信息的策略;能解读网络文本、了解网络文化;对网络内容享受、理解和欣赏的能力;提供真实有效、负责任的网络信息。[4]国内学者自2004年开始关注网络素养的研究,陈华明等认为网络素养是正确使用并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5];贝静红将对网络信息的批判和网络道德素养纳入网络素养的范畴[6];李春燕等则认为网络素养是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理解、使用、质疑、评价、创造和制作、思辨等七种能力[7]。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主要包含青少年网络认识意识、网络信息区分意识、网络使用管理意识、网络自我发展意识、网络使用道德意识和网络使用安全意识六个方面。其中,网络认知和信息区分意识是网络素养的基础,决定了青少年网络使用管理和网络自我发展水平的高低,而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则是网络使用中所形成的良好习惯。
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可以在如下两方面展开:
1.开设网络素质教育课程
我国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课程目的、内容、教材和师资等问题都非常缺乏经验。为此,我们不妨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做法。例如,新加坡中小学开设的网络素养课程,课程目的是保护学生免遭网络危害,养成理性使用网络的习惯和能力;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他们在网络中对自己的安危负起责任;具体教案题目包括:网络礼仪、网络安全、网络色情、网络成瘾、网络危险和网络欺凌等。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通过“辨识-思考-行动”的启发式学习模型来组织课堂教学[8]。美国网络素养教育的目标则放在培养儿童具备开放的视野、合作共享的理念、强烈的责任意识,让他们“会选择、会判断、会思考、会决策、会交流、会创造”上。在实践过程中,基于网络探究的理念,强调调查研究、对话与实践的过程,通过增强儿童的网络实践能力,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9]
参考新加坡、美国等在网络素养课程方面的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学会保护自己应成为网络素养教育的重点内容。2014年5月27日,我国发布的首份《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随处可见色情、赌博、暴力、代写作业等内容以及网络欺诈陷阱,网络欺诈受害者中,16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1.8%[10]。在网络受骗用户中,“90后”比例高达49.2%,青少年是网购最易被骗的人群[11]。此外,近年来交友网站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加了未成年人特别是女生网络性诱拐的风险。因此,教导学生辨识网络风险,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面对网络欺诈懂得如何应对,都应成为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
(2)将防止网络欺凌列为教学重点。自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微信以来,朋友圈越来越火。处于形成自我同一性关键时期的青少年,需要在同伴交往中寻求自我价值,因此,朋友圈对他们的影响尤其重要。微信朋友圈中同伴之间的相互评论、转发、点赞,都会搅动他们敏感的神经,而有时同伴有意无意间的留言、评论,或是恶意的造谣、羞辱或恐吓,很容易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创伤。因此,教育学生在网络使用时自尊自重,不随意发布易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图片或文字,应列入网络素养课程当中。
(3)通过向社会教育机构和公益组织购买服务,解决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师资问题。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尚无法解决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师资问题。因此,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做法,通过聘请经教育部门认证的教师,向某一片区的学校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2.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学科课程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主动探究知识的广阔平台,为他们的学科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与合作探讨、交流分享、合作完成等,拓展学科学习的范围。课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网络探究作业,使学生学会网络资源搜索信息、整理数据、分析判断等网络技能。
3.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有意识地建立发布经过认证的权威信息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应大力促进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积极网络内容的开发。当前我国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积极网络内容非常缺乏,他们在搜索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而无收获时,往往会漫无目的地在网上闲逛,从而接触到不良信息。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大力扶持青少年网站的建设,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网络信息。

         二、加强网络监管,预防网络成瘾 

  网络监管主要包括国家法律监管和家庭父母监管两个方面。国家法律监管,主要在于网络安全立法和加强网吧管理两个方面:首先,国家应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管,推进网络安全立法。目前,网络进安全法已列入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网吧管理力度。网吧往往是不良青少年的聚集地,大量研究表明,结交不良同伴是青少年身心问题的放大器,会使得青少年在短时内爆发大量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抑郁、网络成瘾、烟酒使用/依赖等),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严厉取缔非法经营网吧,普及安装过滤软件,防止不良同伴集聚,净化上网环境。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