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关精神”看自觉能动性的力量

作者:黄朝勇 更新时间:2010-11-15 10:5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大关精神” 自觉能动性
【职称论文摘要】
在自然灾害频发、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重提“大关精神”,充分调动人的自觉能动性,去发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让自然造福于我们的社会和人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年前,我省罗甸县大关村人在经过艰苦卓绝的一次创业,彻底改变家乡的生存条件之后,再接再厉,走上富裕奔小康的二次创业道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自然灾害频发、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显突显的今天,重提“大关精神”,充分调动人的自觉能动性,去发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让自然造福于我们的社会和人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零零四年四月初,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的钱运录视察大关。他在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何元亮对大关实施二次创业的情况汇报后说:大关人在这种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喀斯特山区,发扬艰苦奋斗的新愚公精神,解决了温饱问题,很了不起。大关这个老典型很有生命力,要解决好当前的“三农”问题,这种精神少不了。所以,要帮助大关,让“大关精神”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焕发生机。
  “大关精神”的内涵,就是大关人在短短二十年的创业、发展史中,充分张扬出来的人的自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
  毛泽东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1]这一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对自觉能动性作了科学的、精辟的概括。首先,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由于人类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地改造环境,通过自觉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环境适合于自己的需要。其次,自觉能动性包括“思想”之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以及“做或行动”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两个方面。其中,“做或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规制“做或行动”的方向。以正确思想作指导的行动是自觉的行动,反之则是不自觉的甚至错误的行动。第三,自觉能动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第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的需要不同,自觉能动性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
  一、自觉能动性是伟大的力量
  大关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发扬艰苦奋斗的新愚公精神,凿石造田、植树造林,用二十余年的时间,彻底改变了自身的生存环境,生动地诠释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之伟大力量。
  罗甸县境内大都是岩溶石山,大关更是乱石林立、荒山秃岭。过去,那里“滴水贵如油,寸土比寸金”。全村三十四户拥有的上万“块”地不过十几亩,还分布在三十多个垭口和陡崖上。由于太穷,以至光棍就有二十二个。一九八四年秋,村党支部在组织两户村民凿石造田,种植水稻试验获得成功后,召开村民动员大会,因势利导,公布了凿山造田的方案。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村民们统一了认识。全体通过“劈山造田,向陡崖要林,发展多种经营”的凿岩治穷计划。
  支部书记何元亮带头造田,他先把石窝里常年积存的泥土抠出来堆放在一边,再凿眼放炮把岩石炸开,用大石填坑垒坎、细石铺底奠基。在地基夯实平整之后,再铺上一米多厚的泥土,并在新田上方凿石窖建配套蓄水池。村民们在何元亮的带领下,男女老少齐上阵,关山处处传炮声。他们节衣缩食买炸材,没钱就自制炸药,有人干脆用火烧水浇的办法裂石造田。村民们每造一亩田,平均投工上千个,投资七百元,翻动石头八百方。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关人已在岩石上造起了二百四十余亩优质梯田,配套蓄水池一百七十个,实现了旱涝保收。他们还在三十度以上的山崖上栽种了二十多万株杜仲,以及数十万株桃、梨、椿、杉等经济林木。大关结束了“用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历史,并且摘掉了“光棍村”的帽子。
  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大关人通过对村情的再认识,形成了田地种粮薯、山栽药林果、圈内养鸡猪、打工添票子的二次创业共识,并一如既往地加以践行。如今,大关人盖起了办公楼、卫生室,修建了四条通组公路,建水池(窖)两百口,栽种经济林木两百余万株;畜牧业总产值已愈八十万元;外出务工人员年汇回现金二十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一千五百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关人敢想、敢做,敢于打破千年世袭的生产常规,敢于改写祖辈历来的生活轨迹。他们胆子大、步子快,在极短的时间里,彻底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可见,自觉能动性既是伟大的精神力量,又是伟大的物质力量。只要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自觉能动性,我们就可以在这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当然,这绝不是说,我们可以因此而把人的自觉能动性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可以不顾主观和客观条件盲目蛮干。否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难免不遭受到新的挫折。
  二、要发挥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自觉能动性
  毛泽东一贯主张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自觉能动性,坚决反对主观和客观相分裂,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主观盲动性。他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2]客观物质条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对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规定着自觉能动性发挥的限度。所以,自觉能动性的发挥不是任意的,不是仅凭一时的心血来潮、头脑发热所能凑效的。我们干任何一项具体工作,如果事先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去把握具体工作的客观条件及其运动规律,以至于对各方面的情况若明若暗,象这样毫无准备的动手做来,就只能是漫无边际的盲目蛮干,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与当事人的初衷大相径庭。不难设想,在这种情况下,越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把事情办得越加糟糕。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事实上,我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于中国情况的自觉能动性的结果。总之,什么时候根据和符合中国国情去发挥自觉能动性,我们的事业就取得成功;反之,什么时候违背了以上正确的路线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到失败。
  大关人创业伊始,就是按照本村的客观物质条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的。他们面对喀斯特山区乱石林立、耕地零碎、地形复杂、水源奇缺的实际,没有好高务远、急躁冒进,而是根据这种实际情况,由党支部先组织两户村民劈石造田作种植水稻试验。在试验成功后,再在全村上下展开。他们在无钱买炸材时自制炸药开石,甚至根据石头冷热骤变可碎的特点,用柴草烧、冷水浇的办法裂石造田。在田造好后,又针对缺乏水源的情况建配套水窖设施。后来,又引进适合在当地生长的各类经济林木进行栽种。在实现温饱后,不失时机制定了多种经营求发展,外出打工赚闲钱的二次创业计划。大关人从自己村里各个方面的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苦干、实干加巧干,用自己踏踏实实的创造性劳动,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