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政治文化观的价值底蕴

作者:朱华 更新时间:2010-11-28 10:5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邓小平;政治文化;价值标准;价值创造;价值目标
【职称论文摘要】
摘 要:政治文化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的的著作中尽管没有出现政治文化这个概念,但对政治意 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评价都有广泛的涉及和精辟的分析,其内容十分丰富。邓小平政治文化观的深刻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我们洞察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变迁、发

On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Deng Xiao-ping's
   concept of political culture
  ZHU Zhao-hua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Party School of Anhui Province,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Deng Xiao-ping's theories,despite the absence of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culture,such concept has very wide reference and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political ideology,political psychology,and politicalevaluation.The profound meaning of Deng Xiao-ping's concept of political culture lies not only in being the theoretic basis of the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but also in its fundamental guidance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as well as in its reflection of the value conviction and humanistic care ofthe CPC for the people.
  Key words:Deng Xiao-ping;political culture;value standards;value creation;value objectives
  
  邓小平政治文化观是一种科学的文化思维和政治理念,它带着对历史的沉思和总结,不仅影响着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在,更规制着中国 文化建设的未来。在邓小平的著作中尽管没有出现政治文化这个概念,但对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评价都有广泛的涉及和精辟的 分析,其内容十分丰富。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过程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而分析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时,必须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一定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邓小平的政治文化观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这一精神实质 。在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中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难题进行科学阐释的过程中,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 值信念和人文关怀。
  
  一、坚持生产力的价值标准,确立政治文化新范式
  
  唯物史观主张把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一切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根本尺度。由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的 不断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1]741,因此,生产力标准体现了 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体的发展是一致的,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它为满足社 会主体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需要,生产力标准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中,邓小平的重大贡 献就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坚持生产力的价值标准,完成了政治文化范式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既是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 又是一个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文化新范式
  所谓政治文化范式乃是指决定一种政治文化形态的根本面貌和属性的最核心的命题,一旦这一命题出现了根本性的重大变化,整个政治文 化形态也就会随之而改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同时,中国政治的演化又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政治与文化密 不可分,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价值导向——政治被置于至尊的地位,经济则居于从属地位,割裂了政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既影 响了经济的发展,又阻碍了政治文化的进程。我们党在变革传统政治文化的过程中,不断确立自己的政治文化范式。毛泽东在《新民主主 义论》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2]698非常清楚,毛泽 东把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定位为阶级斗争,这一范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社 会主义政治文化范式应该是什么?党的八大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要随之发生变化, 整个文化范式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型。可惜这一正确路线未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相反阶级斗争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导致了“文化大 革命”的爆发。“文革”结束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政治文化范式根本性转变出现了新的契机。但是,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旧观念并没有立 即消失,“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给新的契机蒙上了阴影。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直截了当地批评“两个凡是”,积极支持关于真理标 准问题的大讨论,并在随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又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新号角。邓小平指出:“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过去作 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 方面的改革。”[3]269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是社会发展范式的根本转换,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这个中 心的转移,政治文化范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换。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的确立把政治文化建设置于现实的经济关系之上,使之具有强烈的价值意味,与那些脱离物质利益谈政治文化 的空洞说教者,离开历史尺度谈政治文化评价的理想主义者以及各种政治文化决定论者划清了界限。
  (二)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
  一种新的政治文化范式的确立,对于构建一种新的政治文化理论有着决定性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文化范式的确立,是对马克思 主义政治文化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并以它为指导来考察研究人类政治文化现象,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文化观,为政治文化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当时理论建设和实际斗争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探讨和揭示的重点是政治文化的阶级 本质。列宁总结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初步经验,于1920年首次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个概念,指出它是无产阶级政的思想文化教 育职能的一个内容,但对政治文化的内涵限于当时的条件,也没有系统地分析和论述。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基本观点与中国的实 际相结合,强调了政治文化的地位与功能,指出一定的政治文化作为一定社会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也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 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生活乃至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可见,从马克思到毛泽东,政治文化思想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化建设问题作出结论。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 ,明确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是经济问题,要求新形势下的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 务,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这就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政治文化建设 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三) 实现政治文化建设的巨大变革
  新范式的确立,不仅在理论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思想的巨大发展,而且在实践上实现了政治文化建设的巨大变革。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的文化范式要求政治文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也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 难得的机遇,它在思想、意识、心理层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和持久的震憾。具体表现为:其一,政治文化建设有赖于一定的物质 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从自然经济中解放出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经济能力来发 展自己,增强了知政、议政、参政的政治要求和政治信心。并且,由于切身感受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人们从 观念到行动上基本上达到了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其二,市场经济使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唯物史观告 诉我们,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再盲目崇拜、畏观权威,而是从 主体利益的角度,理性地思考政治输出的政策、条令是否符合利益的需要,是否与利益的需要相冲突,因而较为积极地关注或亲自参与政 治过程。其三,在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运动机制中,可以孕育和催生出许多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原则, 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新增长点,市场经济本身所蕴涵的自主自强精神、民主平等思想、权利义务观念、民主法制意识,从根本上讲, 同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精神是相适相通的,因而也是我们所要倡导、培育和发展的政治文化精神。
     (一) 建立合理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模式
  个体与群体关系向来是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任何文化的价值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基本上 是一种以群体为本位的文化,它强调以群体的价值作为主要的价值评价尺度,注重群体的价值和利益。而对个体的自由、自主、自尊、自 强意识则不予重视,结果导致了人性异化,人格扭曲,压抑甚至扼杀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与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相反,西方政治文化 基本上是一种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化,它注重培育一种以凸现个性自由、自主、自尊、自强为特征的文化精神。

  二、坚持创新性的价值创造,构建政治文化新态势
  
  唯物史观认为,所谓价值创造就是人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在一定的客体与主体之间建立起某种效用关系,也就是价值关系 。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是实践。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说:“主观的目的通过一个中项与一外在于它的客观性相结合。这中项就是两者 的统一:一方面是合目的性的活动,一方面被设定为直接从属于目的客观性,即工具。”[4]391创新性的价值创造是创新性主体、 创新性实践和创新性结果的三者有机统一。历史进入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站在历史大转折的交汇点上,面对前进道路中充 满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实践中 ,邓小平不仅从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其它部分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政治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角度,去认识政治文化的地位和功能,而且还 从政治文化的本体结构中去把握政治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我国现阶段的政治文化是由各种不同内容的政治文化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其中 居于主导地位的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政治文化创新性成果呈现的是对社会变革 和发展的适应性和容纳吸收不同性质文化的开放性,形成了主导政治文化与非主导政治文化并存的态势结构。
  (一) 对待主导政治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
  政治意识形态属于政治文化核心地位,它代表着政治文化的根本属性,因而对一个社会进行政治文化的****,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对意识 形态的剖析。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98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之所以必须坚持马 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政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属于政治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 组成部分。能否坚持这个指导思想,关系到政治文化建设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有其内在要求,也有其现实依据。就国内而言,我国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 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期。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 分配方式的长期并存导致了各种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的产生和存在。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这一深刻变化,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就 是各种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并存。就全球政治而方,伴随着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政治领域中的多元政治体系、多元政治制度的碰 撞、渗透、磨合早已开始,也必将造成各国多元政治文化相互激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既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认同和整合的 功能,引导非主导政治文化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又要展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独特风采, 使之成为全球政治文化中领先的一员。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别在文革后首先突出表现为如 何对待毛泽东思想,这是当时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邓小平提出的“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6]39是一个旧时代结 束,一个新时期的来临的预言,也预示着政治文化建设的新时期的到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6]42孕育着新型政治思维的塑造 ,把人们从“两个凡是”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焕发青春,再度显示出它的活力和魅力。在邓小平亲自关怀下做出的《建设以来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重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澄清了人们思想上的是非,为社会主义政 治文化建设确立了主导性的内涵。当今世界和中国已经发生了并且仍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邓小 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 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 对待传统政治文化——坚持时代性与历史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585政治文化亦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深受封建统治阶级思想影响,带有封建时 代鲜明印记的一面,又具有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的可传承的一面。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在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化冲突融汇的广阔背景下,致力于积极、彻底地改造传统政治文化。在其必须“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 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6]335,“必须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6]212的深刻论述中,充分展示了邓小平政治文化思 想中继承传统与变革传统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建立在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政治哲学基础上,适应了中国古代伦理型社会的需要,其中有许多具体内容经过扬弃, 能够对新型政治文化的建构有所帮助,如“得民则得天下,失民则失天下”的民本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体意识,等等。对于这些混杂着封建思想文化和小农经济落后意识的民族精神和进步思想,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 现代文明的要求去认真清理、剥离、剔除其杂质,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邓小平以一种宽阔的眼光和气魄指明了对中国传统政治文 化吸纳和改造的时代方向,“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6]162,因此, 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应该从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代主题,进行创造性转化。邓小平又以革命家的深 邃眼光,对封建政治文化的遗毒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7]257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本质上是对封建经济形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封建制度的反映,这种本质规定性在“三纲五常”、“皇权至上”、“天 命论”等一系列范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种种表现,他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 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6] 327这些政治现象与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等级观、人治观、集权观、义务观、依附观等相互影响,相互缠绕,与政治现代化背道而驰。基于 此,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彻底肃清封建主义毒素的影响,这不仅要在政治文化领域中彻底批判封建主义,而且必须从国家体制改革 上进行根本解决。
(三) 对待西方政治文化——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
  经济的全球化波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社会生活不可剥离部分的政治生活以及构成政治领域文明成果的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要进 行全球性的整合运动,这是不争的事实。邓小平的政治文化观正是在“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人类历史已转向“世界历史”进程的条件下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恢宏的“世界观”和鲜明的时代感。敢于承认西方政治文化中的某些价值,又从根本上拒绝一切企盼搞指导思想 多元化的图谋和所谓“全盘西化”的开放模式,坚持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这是邓小平政治文化思维的一大特色。
  尽管西方政治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于资产阶级政治文化,但又必定会带有某些人类进步所共有的东西,如用“天赋人权”反对封建与宗 教神权,用“自由、平等、博爱”唤醒人的主体意识,用“科学理性精神”对抗封建愚昧,等等,这些政治文化成果能够推动后现代化国家人的 主体精神的觉醒和发展。“一切进步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6]210。当今世界,全球政治文化在多元并存的格局下具 有更大的开放性、平等性和融合性。我们要借助于并利用好全球化的契机,认真借鉴全球政治文明的成果,包括借鉴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理 论和实践中合理的成分,使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兼收并蓄、发展创新中,显示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会发生更加激烈的冲突。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大肆 宣扬“政治一体化”、“文化一体化”,其实质是要搞“西方化”,即“资本主义化”,对此,我们应保持警惕。邓小平曾特别提醒我们注意:“整个 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现在我们要顶住这股逆流 ,旗帜要鲜明。”[3]311针对国内有人提出的“中国政治文化西方化”主张,邓小平指出,在政治文化上“全盘西化”,这既无历史根据也没有现实基础,更是中国人民 所不容许的。结论只有一个:在中国,政治文化建设只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面对全球化现实,深刻领悟邓小平政治文化思想的意蕴 ,一方面会极大地拓宽我们的政治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又能使我们着眼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发展,提防全球政治文化冲突中的“陷阱”,这对 于繁荣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使之体面地融入全球化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坚持以人为本价值目标,铸就政治文化价值取向新体系
  
  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念的总体趋向和发展方向,它决定于主体的价值目标 和价值追求。人是价值的主体,是一切活动的目的所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作为主体和主人的社会,因此,人民利益是价值判断的根本 标准。一套理论体系能否最终形成并在实践上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关键是这一理论是否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邓小平政 治文化价值体系中,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居于核心地,其全部的政治文化思想均立足于此而展开。
  (二)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
  新范式的确立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个人的价值选择不再排斥物质利益的满足,这极人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体现了政治文化价值标准的实效性。需要提出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生活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作为政治与精神文明共同组成部分的政治文化在引导和规范物质文明健康发展以及培养和教育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必然存在一种与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并体现一定社会主体基本价值取向的目标。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成为全新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思想。邓小平从政治现代化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 出发,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政治角色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我们在全球开放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当 今世界的政治发展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而民主政治所包含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如自由平等公正的原 则、法治和程序的原则、公开性原则以及人权的原则等等,无一不是政治文化的精神体现,而且这些原则的贯彻须臾离不开政治文化对政 治主体的塑造。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3]380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需要在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下才能快速实现。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的增 加是政治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和重要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要求提供了根本保证,然而这并不必然 带来有效的政治参与,因为一定的政治素质是实现有效政治参与的基本要件。现阶段我国政治文化对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同时也是政治文化的载体。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一定的政治信 仰、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并且在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从而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主体保证。它 使政治主体从依附走向自主,从被动屈从走向主动参与,政治现代化离不开这种有利的、积极的政治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1.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8.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9-380.
  [4]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9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585.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210.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