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性灵”与袁枚“性灵”之比较(2)

作者:王莉 更新时间:2017-06-09 12:1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性灵;性情;灵机
【职称论文摘要】
在性和情的关系上,传统儒家重性轻情,甚至尊性黜情,要人绝情窒欲。袁枚为了张扬真情,首先还性和情以本来面目:夫性,体也;情,用也。性不可见,于情见之。 《小仓山房诗文集书〈复性书〉后》。 这样,他就把情


在性和情的关系上,传统儒家重性轻情,甚至尊性黜情,要人绝情窒欲。袁枚为了张扬真情,首先还性和情以本来面目:“夫性,体也;情,用也。性不可见,于情见之。” 《小仓山房诗文集·书〈复性书〉后》。
这样,他就把情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袁枚具有强的个性追求,这首先表现在他对政治功名的超脱上。他的辞官归隐固然与避祸保身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为了个性的自由和心灵的舒畅,正如他在《答陶观察问乞病书》中所说:“窃自念曰,苦吾身以为吾民,吾心甘焉。今之昧宵昏而犯霜露者,不过台参耳、迎送耳、为大官作奴耳。”袁枚脱离了官场,重得自由。四年之后虽再次出仕,但不满一年,即请假复归随园,从此,他绝意仕进,在随园中过着优游自在的生活。袁枚的个性特征表现在他的“性灵说”中,即强调作家的真情和个性表现。袁枚强调“真”,“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随园诗话》卷三。
“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随园诗话》卷七。
他也强调创作个性,“凡作诗者,各有身分,亦各有心胸。”《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诗者,各人之性情耳。”《随园诗话》卷七。
由于袁枚肯定人的情感欲望,他的主张突破了传统儒家诗论,他公开为爱情诗进行辩护,他认为“文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未尝非男女之欲也,而不得谓文王为不养大体之人也。何也?人欲当处即时天理。”
二、“性灵”的各抒己见
通过举性灵,主真情,求通变和重人欲等几方面的比较来分析袁宏道性灵说与袁枚性灵说的一致性时,[2]并不否定二者之间的差异。
(一)“性灵”与“性情”
1.对“性灵”一词的解释不同。袁宏道强调本心的自然與真实,推崇创作主体的性灵之妙;袁枚的性灵说则是主要强调性情和灵机。袁宏道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复古主义者亦步亦趋的形式主义倾向,提出“独抒性灵”,就是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在创作中的重要能动作用。如果没有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写出独具特色的作品,作家对客体所蕴涵的价值内容认识的愈深入,情感体验的内容就愈丰富,写出来的作品就愈能扣动人的心弦。因此,袁宏道非常重视作家的主体意识,个性自由和艺术的创新。主张写诗作文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看下笔。”这里的“性灵”就是指审美主体对现实人生喜怒哀乐和嗜好情欲的真实感受。因此,“独抒性灵”须有一个精神饱满的、高尚的、自由的心灵充实又积极向上的创作主体意识,这种意识不是导向自外摄取影象,而更多是强调自内发射的感应真知,强调心灵感受的含蓄与意蕴,并有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复古派所以使人瞑目,就在于他们的心灵弊钝干枯,而艺术生命是靠鲜活充实的心灵来实现的。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有意为主”一说,它不仅强调作家、也强调了批评家的主题意识及其作用,故“仁者”才能“见仁”,“智者”才能“见智”,不会人云亦云。所谓“气”、“灵气”、“神形”、“风骨”、“神韵”等观念,就是批评主体的独特感受与创造。袁枚的性灵包含性情和灵机两个部分。性情强调诗歌的主体性和内容表现的特点,性灵说中的性情部分,是对诗歌表现内容的要求。诗歌必须表现诗人真实的思想感情。只有真性情才具有诗人的自我,这种自我,就是诗人的不同遭遇,独具的个性所形成的,这是诗歌得以流传的基本条件。灵机突出诗歌艺术创造的主观条件和作用。灵,是灵机,是指诗人在灵感来临之际,所表现出的强烈敏锐的感受,新颖独特的构思和准确完美的艺术表现。这既取决于天资禀赋,也取决于艺术修养,天分和学力共同构成了作家的艺术才能,而作家的艺术才能又是其诗艺追求的基础,是袁枚“性灵说”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诗人在创作中具有机敏、灵活的才能,把握艺术规律,创作出生动感人、独具特色的诗歌作品。袁枚在《钱巧沙先生诗序》中提出两个原则,一是“传真不传伪”,是就诗歌必须表现真实的情感,也就是性情而说的。另一个原则,就是“传巧不传拙”。“巧”指诗歌艺术表现所达到的程度,这是由诗人的艺术才能所决定的。灵机中最根本的问题是阐述诗人所必须具有的艺术才能。灵机中最根本的问题是阐述诗人所必须具有的艺术才能。灵机在创作过程中,表现为诗人聪颖、机敏的灵感。如袁枚《续诗品·神悟》“乌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叙风。惟我诗人,众妙扶智。但见性情,不著交字。”
2.对“情”的理解各异。袁宏道“情”寄予“真”;袁枚以“情”化“真”。对“情”的崇扬,对“情”无所羁绊的渲染,抒写自然情欲是晚明文坛的一个显著风尚。袁宏道深受这股思潮的影响,一改“始陈言,株守俗见,死于古人语下”的文风,主张写诗要“情真而语直”。宏道虽然在诗文中对“情”并无多少论及,也很少论及“情”,但他真正把“真”融于“性灵”中。袁宏道这一理论创制的意义在于:以尚真为精核,便是晚明文学具有确定而丰富的内涵,使以抒写真情直寄为特征的晚明文学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备的理论形态。袁枚认为“诗言志”,就是诗要表现性情,其具体内容又是专指情感。因为在他看来,性是空虚而抽象的,情才是具体而切实的认为情是根本,是性赖以存在的具体表现,离开了情,所谓仁义道德的性也就无所依托,成为空洞而抽象的东西。袁枚在《答曾南顿论诗》中说的“ 提笔先须问性情”,性情就是指思想感情,即诗人主体的喜怒哀乐。这种感情必须是真诚的,绝不是虚构或假借。袁枚提倡的“性灵”理论,“以反拟古,重个性,求创新为旨归”,主张“诗写性灵,唯吾所适”川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诗歌艺术独特的审美特性有“性灵”的诗必须是诗人真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表达上也要尽量摆脱束缚。真正的诗人必须能够自始自终保持一种纯真的本性。但是诗人仅有一颗赤子之心,而无“情”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是情的外化之物,诗人也就必然是“有情人”,对于外在的种种约束诗人都应该尽量地去摆脱,然后才能畅所欲言,直抒情性。真正的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自由与创造的过程,性灵派诗人力图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舒展诗人个性,宣泄诗人真情实感的最佳方式,就必然强调去伪、去饰、去束缚,一任自己的思想信心而出、信口而谈,从而充分而真切地享受到自由畅快的创作乐趣。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