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学术资本增量测评与边际产出率的分析

作者:李 侠 更新时间:2011-02-28 11:3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学术资本;增量测评;边际产出率;柠檬市场。
【职称论文摘要】
随着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目标的提出,从国家到地方,各类引进人才计划纷纷出台,引智现象已经成为新世纪最为壮观的复兴叙事。但是,关于人才引进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认真的关注,导致引进过程中鱼龙混杂效果并不理想。如何科学地甄别人才的真实水平以及所处的发展阶

 自200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加强了对于人才的引进力度。我国从国家层面推出了“千人计划”的引进政策,各地也纷纷跟进,推出五花八门的人才政策,一时间,人才市场热闹非凡,不差钱,从上到下阵势庞大,仿佛中国刚刚经历过人才荒年一般,魔术般的人才市场演绎着仿佛刚刚从紧缺状态中走来的热情。冷静观察之后,不难发现人才市场的泡沫随处可见。抛开个别地方与机构借引进人才之际进行炒作与政治做秀的因素外,仅从经济学角度来考察一下,便会发现中国人才市场虚火上升般的运行实在是处于极度不经济状态,这种状况很难持久,一方面国内人才市场呈现出“柠檬市场”的迹象,另一方面又花冤枉钱高价从外引进。因此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时刻面临两个难题,其一,真假李逵问题,当下人才市场人头攒动,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其二,廉颇是否老矣?即便是人才,还要鉴别他处于朝阳状态,还是开始日落西山,状态的不同,作用与价位也应随之改变。为此,制定符合经济规律的科学人才甄别机制就是当下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人才引进过程中的
  学术资本增量的测评
  
  如果我们假定人才市场的存在是合理的,并在伦理意义上说是中性的,那么在人才市场中进行交易的商品就是人才本身。那么,人才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市场中的定价原则就需要根据两方面的情况来确定:其一,市场对人才需求情况,其二,市场的人才供给情况。根据简单的供需曲线就大致可以猜测到人才的价格变动趋势,当人才供给不足,而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人才的市场价格就比较高,反之亦然。那么,当下的中国人才供给是否处于短缺状态呢?根据科技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6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100万人,增长31.4%。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约为2000万人,比2005年增长37.9%。自2000年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年均增长率为11.6%,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08》,2006年美国具有大学学位的科学工程劳动力总量为1700万人。我国本科及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赶上美国。这组权威数据反映出的问题是深刻的,其一,我国人才的供给是充分的,换言之,总体上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当下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快速沦落为剩男剩女,出现普遍就业难的现象,已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的人才供给是充分的,现在反而是市场对人才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如果这个推论正确的话,那么目前各地的人才市场火爆的现象就是另有深意的。其二,可以这样解读,此次我们追求的是高端人才,而不是在中国已显过剩的中、低端人才。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同样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高端人才的定价问题,而我们目前各种人才政策中给出的价位是否科学合理?已经有学者根据汇率以及本国货币的购买力等进行了测算,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技术性工作。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需要清理,即人才的甄别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所有的定价不过是一种没有根基的印象派竞拍,很容易被一些人钻了空子,出现诗人海涅所说的现象: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1930-2002)认为,在科学场域内,科学资本构造了科学界的内在结构。这点很好理解,科学界的分层现象就是根据学术资本的多少来决定的。在布尔迪厄看来,文化资本(即本文所称的学术资本)以三种状态存在:身体化的状态,表现为心智和肉体的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比如言辞的流利、审美趣味以及通常所谓的教养,这种文化资本的获得往往是在耳濡目染中完成的,因而这种资本的传递要比经济资本的传递更为隐秘和难以觉察;客体化状态,表现为文化商品,诸如图书、工具、机器等,它们是理论的印记或实现,可以通过物质媒介来传递;制度化状态,表现为社会资格的认可,特别是教育文凭系统所提供的学术资格。至此,大体可以看出,构成高端人才的学术资本的存在状态。笔者希望在布尔迪厄的理论基础上,对于人才的学术资本的构成再做一种拓展性的分析,增加实践中对于人才甄别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构成人才的关键要件是他内在所具有的学术资本的总量。而人才的客观定价是要基于这种内在学术资本的丰富程度以及特定市场的汇率进行兑换。
  据笔者研究,构成高端人才的学术资本的要素有如下四类:人才自身的学术资质(C1)、地域文化梯度资本(C2)、机构的声誉资本(C3)、学术成果资本(C4),这四种资本的划分充分考虑到布尔迪厄的关于学术资本的三种存在状态,并进行了一些拓展与细化,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可操作性。基于此,人才的学术资本总量∑C=C1+C2+C3+C4,通过这四项分指标测评与加总,就可以初步判断目前我们的人才市场定价中存在的问题。仅就目前科学界广泛热议的“土、洋”之争,它的实质反映了两个问题:其一,国内评价系统对于海外高端人才与本土高端人才的学术资本的测评存在高估与严重低估的现象;其二,目前的人才政策实际上属于一种花拳绣腿式的政策,它过于注重学术资本构成中的象征性资本部分,而不是生产性资本部分,因此眼下的各类人才政策多是装饰性人才政策。为了讨论的深入,我们不妨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分析。
  对于人才具有的学术资本的评估问题,我们可以把上述公式中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个学者通过到海外学习若干年,然后再被引进,我们可以考察一下他的学术资本构成的变化。学术资质C1在几年内变化不是很大,可以初略看作没有增量变化(△C1≈0),而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性认为,一旦鲤鱼跃过龙门,他的资质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评估时倾向于加分。地域文化梯度资本有所增加(△C2≥0),由于世界各地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文化发展水平高低不等的现象,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文化梯度比我们高,这也是国人留学多选择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内在原因。相反,很少有人去选择比我们落后的国家去留学,原因就在于这里,到落后国家去留学,不但不能增加文化梯度资本,反而会减少这个资本存量。但是在评估这个资本的过程中,由于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的认识误区,经常导致我们的评估会出现比较大的误差,一般的排序会按照国家整体的实力来替代文化梯度资本,但是,这种估测方式存在一个先天不足,即整体实力数据是一种统计数据,它无法涵盖所有领域,因此由这种方式得到的数据是存在问题的。比如欧美边远地区一定会比中国最先进地区具有很大文化梯度优势吗?这是存在疑问的。对于机构声誉资本的估值经常出现高估(△C3>0),问题是个体的水平能否等同于机构的水平,在这项指标的估测中,经常视作等同,导致机构声誉的溢出效应,即个体侵占机构的声誉,高估的部分主要来自这里,人们对于名牌学校的迷恋多是出于对著名机构声誉的无形资本的侵占(沾光行为),而其实这部分资本对于人才的真实能力来说是一种泡沫资本,虽然著名机构提供的学习资源对于个体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是毕竟机构的学术资本并不等同于个体的学术资本,这种转化效率因人而异。最后,关于学术成果资本的高估(△C4≥0),换言之,目前普遍认为在国外发表的学术成果比在国内发表的成果价值更大,而这种认识既有现实的一面,又有学术评价体制建构的一面。由于国内学术规范的不完善,整体科技水平的落后,导致人们形成一种认识定势,国内不如国外,这是非常粗糙的认识,再者国内执行的科技评价体制,也助长这种认识误区,导致中国科技界喜欢把花费巨额纳税人钱财研究出来的最好成果写成外文,让外国人去评价,而不是让中国人去学习,这真是一个讽刺性的现象,正如坊间所谓的“SCI”就是愚蠢的中国指数。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