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纪录片中语言符号的特性

作者:赵瑶 更新时间:2018-08-13 11:4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语言符号;纪录片;特性
【职称论文摘要】
符号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可以分为口头语言与文字语言,它们具有任意性与可论证性等特性,中外其他学者还认为其具有喻化性、抽象性、情景性、两层性、能产性、离散性等属性……那么,语言符号在纪录片中会有怎样的特性?纪录片又怎样通过符号进行叙事与信息传播的呢?笔者利用对比分析、举例论证的方法,总结出语言符号在纪录片中还具有具象性、史料性、新闻性、文学性、“前景化”等特性。

        符号作为人们传播的基本单元,它承载着我们约定俗成的信息,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有学者认为,我们的信息传播,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传播。索绪尔是第一位正式将语言研究纳入符号学视野的学者。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指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
在符号学的学术研究中,无论是英国才女维尔比夫人,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意大利符号学家佩特丽莉,还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赵元任,都对符号有不同的见解与说明。而笔者较为认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在《传播学引论》中对“符号”所下的定义“符号就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1]什么是基元呢?笔者的理解是:构成信息的基本单元。生活中,甚至可以说从有人类开始的整个历史,我们所进行的任何一次有意或无意的信息传递,都需要通过“符号”这个基元。比如一次抬手、一次转身、一声叹息、一句低吟,都向我们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我们可以将符号粗略地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分为语言和文字,非语言符号分为体语(动作、姿势、类语言)、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纪录片的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等让纪录片较之于其他综艺类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而言,有更多的社会价值与传播价值。作为记录真实的影片——纪录片,其语言符号既有一般语言符号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与纪录片中的画面、音乐、景别等相互协作,使纪录片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从哲学角度来看,思想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所以我们着重来探讨语言符号在纪录片中的特性。笔者认为,语言符号中的口头语言呈现在纪录片中可以分为:配音员解说与影片人物语言两种,而文字语言可以分为解说文稿与画面文字。

一、 口头语言在纪录片中的特性


(一)配音解说:具象性
解说是播音员、主持人、配音员或一切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影片所呈现出的画面进行的解释,或对没有呈现出或不便、不能用画面呈现出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的活动。在关于“纪录片该如何拍摄的大讨论”中,有人认为“纪录片应该重画面、轻解说,一切以画面为主”,这样的说法就犯了否定作为语言符号的“解说”在纪录片中所起的具象性作用的错误。
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洞穴之喻”,它的意思是当一个人被困在洞穴中不能四处张望、只能向前看时,久而久之他会相信洞穴投射出的影像是唯一现实。[2]这个理论从某些方面启示了我们不能一切“唯画面独尊”。比如由大卫·爱登堡解说的海洋生物纪录片《蓝色星球》,它带领我们探寻了从沙滩到深海、从珊瑚礁到海草、从企鹅到大鲨鱼等与海洋有关的奥秘。该纪录片的画面制作技术之高、设备之先进是很多制作团队无法企及的。但是,即使是“随便一个截图都是高质量电脑屏保”的画面,也不能单独承担起纪录片的良好口碑的。试问,如果没有大卫·爱登堡具体、形象、细致的具象性画面解说,我们对《蓝色星球》的评价可能要重新思考了。
(二)影片人物语言
1.史料性
纪录片特殊的意义与价值,决定了纪录片中人物,无论是对白也好、独白也好,都是历史事实的一部分,都会成为人们研究相关事件时的参考资料,容不得半点虚假与做作。这和符号的“不变意义(invariant meaning)”密切相关。在语音学范畴中,索绪尔提出了著名的能指和所指理论,“能指”是语音,“所指”是语义。那么符号的“不变意义”是指其所指的内容是固定的,具有不可变性。那么语言符号所指的不可变性与纪录片的特性相结合,我们不难得出语言符号中的口头语言,在纪录片中还具有“史料性”这一特征。在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中,无论是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生前的采访视频,还是其父母对于自己家族往事的回忆,以及事件亲历者或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在接受采访时的话语,都具有史料价值,对于之后有关人士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都具有参考价值。
2.新闻性
在张福起、房伟主编的《影视作品分析(第六版)》中,他们对电视纪录片的定义是: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3]张福起与房伟对电视剧纪录片所下的定义着重突出了其新闻性。
纪录片的新闻性就是其拍摄时的时效性,摄像师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准备好,用挑、等、抢的手法,记录真实。影片人物不是扮演、不是模仿,是对生活真实面貌的呈现,那么其对白也好、独白也好,都不會进行艺术加工,是生活本来面貌的呈现。比如曾获“柏林影展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第19届台北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的台湾纪录片《日常对话》,讲述了一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十分陌生的母女俩的人生故事,导演就是影片主人公的女儿黄惠侦。她利用了一台DV记录下了自己和母亲生活中的百态,如喂孩子吃奶、回乡扫墓、与母亲争吵……这些事情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发生着的,是导演黄惠侦时时架着的摄像机记录下来的,该纪录片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极具新闻性。

二、 文字语言在纪录片中的特性


(一)解说稿件:文学性
语言符号来源于社会文化符号系统,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文学性”在这里是相较于影片人物的“新闻性”而言的,影片人物的“新闻性”是不会被设计、不会被安排的真实存在。解说稿件却是经过一层一层把关、字斟句酌呈现出来的,它与画面相配合,为纪录片的内涵而服务,甚至会有美化、简化、艺术化的创作。现在,有些人为了追求纪实和平实,已经使解说词的文学化退化到毫无文采可言的地步。解说词的口语化倾向,已经使专题片没有了凝重感和历史感,也不能将解说词的穿透力在作品中表达出来。[4]

        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2018年倾情奉献的九集纪录片《文明》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数万年前,我们的一位远古先祖,在洞穴的岩壁上勾勒出了自己的掌形,超越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进行创造的冲动,促使人类创建了比自身更伟大、更长久的事物。纵览全世界,各种物体、形象与建筑,带给我们震撼,让我们摆脱日常琐事,感受、体会作为人的意义,懂得如何生活富足、与周围世界和谐相处,创造文化与社会,建立伟大的文明……”这一段极具文学性的解说词,如果我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可能会是“好几万年前,我们的一位祖先在墙壁上画出了他的手掌的形状,这激励我们进行艺术创作,让我们思考怎样可以生活得更好。”这样就毫无美感,也丢失了作为纪录片语言的“具象性”和“塑造性”。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