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井客家话词汇变化举要

作者:闵卫东 邹红梅 更新时间:2010-09-13 13:1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凉水井 客家话 词汇 语法 变化
【职称论文摘要】
本文以60年前董同和先生所著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的对话材料为基础,对当今四川凉水井客家话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并对60年前后的四川凉水井客家话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其词汇方面发生的变化,以期理清凉水井客家话词汇的发展状况及其规律。

 为进一步了解凉水井客家话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的词汇、语法变化情况,本文作者在前期语音调查的基础上,对60年前董同和先生所著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的词汇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凉水井客家话词汇在口语化、多音化和吸纳周边语言成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更加口语化、情景化
  
  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凉水井客家话在语流中常常处于简洁化和口语化的交替中。而这具体体现在不同年龄层的口语表达中。在《记音》中和50岁以上的人群的发音中,表现为简洁化,包括简化语助词、语气词,省略部分量词、称谓词、形容词、副词和成分关系词,词语书面化风格突出,而40岁以下的人群则相反,在他们的口语表述中,往往补出了省略或简化了的语助词、语气词、量词、称谓词、形容词、副词和成分关系词,词语的口语化趋势明显。
  调查发现,在现在的凉水井客家人交谈中,口语化现象更加突出,情景化特征更加明显,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语助词
  1.增加结构助词
  在董先生的《记音》中,时态助词主要是“咯”(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地”),主要置于修饰语、限制语和中心语之间。调查中,发现一些原本没有结构助词的地方加上了结构助词,除了“咯”之外,还加上了“得”,从语感上看,句子显得更加口语化。如:
  “你讲么个(什么)呢?”变为“你讲咯(的)么个(什么)呢?”
  “没油没米”变为“没得油没得米”
  “直见(不停)扑”变为“直见咯(不停地)扑”
  “肉叽叽(软软)格(的)”变为“肉叽叽(软软)呢格(的)”
  此外,还有如:
  人家不晓得你咯东西放到哪子咯;
  佢就赶紧拼命咯又用气力吹。
  助词的添加使语境更显得轻松,交流更容易进行。
  2.增加时态助词
  在董先生的《记音》中,时态助词主要有“了”、“纥”、“点”、“来”,其中“了”主要用于句末,表示动作已结束,“纥”主要出现在句子中,跟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全结束,“点”也主要出现在句子中间,跟在动词后,常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调查中发现,在当今凉水井客家话时态助词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为了表意的需要,还常常在句中增加时态助词,包括增加了原来没有,但口语中使用很普遍的“来”(表示假想某一动作即将发生,或某一状态条件具备),这是口语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客家话受周边官话影响的结果。例如:
  了:常用于句末,也有用于句中,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已经结束,或状态已经形成,读[liau13]。例:
  “播(长)一只(个)疮”变为“播(长)了一只(个)疮”
  “一家人都齐”变为“一家人都齐了”
  纥:常用于句中,置于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结束,读[xo 5]。例:
  “贼娃子(贼)偷几多(很多)东西”变为“贼娃子(贼)偷纥几多(很多)东西”。此外还有:
  死纥了。
  佢去哪子去纥了等。
  来:常和前面的动词组合成固定结构,如“发起……来”,“做起……来”,表示预测将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动作或状态,读[loi13]。
  “你要发起我的脾气啊”变为“你要发起我的脾气来啊”
  点:常用于句末,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发生的过程中,相当于“着”,读[tien21]。例:
  佢要挨点挨点整倒来。
  (二)增加语气词
  调查发现,客家话为了表达上的需要,常在句末加上语气词。常见的有:吗、哦、呢、嚜、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凉水井客家话口语化的情形更加明显,常常在语境中增加原本没有的语气词。
  例:你怕佢(他)还没食(吃)没着(穿)?变为:你怕佢(他)还没食(吃)没着(穿)吗(或哦)?
  (三)补充词
  在调查中发现,《记音》中一些省略的名词、数词、量词、结构助词、语助词以及部分虚词等,在语境中都出现了,这使句子结构显得更为完整。
  1.补齐省略的名词。
  在原《记音》中,为表达简洁的需要,句中常将一些不影响表意的名词省略,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省略了的名词又在句中被补充了出来。例:
  霎到日要坐车子;
  把他丢到监牢里锁着。
  2.补充数量词
  在原《记音》中,为表达简洁的需要,句中常将一些不影响表意的数量词省略,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省略了的数量词又在句中被补充了出来。例:
  细孑仔少食一点。
  出了谋夫案变为出了只(件)谋夫案
  三十跟五十变为三十里跟(加)五十里
  3.补充称谓词
  在今《记音》中,将原来没有的在语境中不影响表意的称谓词补充了出来。如将县官变为县官老爷
  例:第二日清早晨,县官老爷走堰塘边过。
  亲属称谓词方面,与梁章钜的《称谓录》[20]相比也有系列变化,由于关注范围所限,这里不再赘述。
  4.补充形容词
  在今《记音》中,在介词结构中的宾词前增加了描述性形容词,使表意更加丰富。如“身上”前面增加了描述性形容词“浑”,变为“浑身上”。
  例:整只磨子给佢捆倒浑身上嘛。
  5.补充副词
  补充关系副词
  调查显示,现今客家话常常把原《对话》不出现的关系副词补充了出来,使表意更加明确。如:听倒变为一听倒
  例:佢(他)老婆一听倒(听到)事情不对,就猋(跑)纥(掉)了。
  (1)补充程度副词
  在今《记音》中,将原来没有的在语境中不影响表意的程度副词补充了出来。如把“大”变为“咯(更)大”
  例:有一回北风跟日头在那里争哪啥本事咯(更)大
  6.补充中心语
  口语化趋势的另一个突出特征便是把一些词汇或短语中的中心语补充出来。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