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与《过秦论》之比较阅读

作者:景岳 更新时间:2014-09-12 12:3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较,之比,论,过,赋,
【职称论文摘要】
贾谊《过秦论》与杜牧《阿房宫赋》两篇文章在写作目的、论述内容、艺术表现等方面表现出很多相似性,但在立论角度、论证方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又存在很大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对两文的比较阅读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过秦论》《阿房宫赋》比较阅读相似性差异性借鉴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篇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所谓“气盛”之文。一是两汉贾谊的政论文《过秦论》,一是唐代杜牧的赋体散文《阿房宫赋》。他们对后世散文的写作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两篇文章都写的辞采飞扬、气势恢宏、雄辩有力、酣畅淋漓,也都论及秦朝的灭亡的历史原因,并且《阿房宫赋》在某种程度上显然受了《过秦论》一文的影响和启发,因而在诸多方面两文就有一定的可比性,在阅读中如果对这两篇历史名文加以比较分析,则会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两篇文章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有相似才有比较的可能,没有相似就无从比较。《阿房宫赋》与《过秦论》两文无论从写作目的,论述内容,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从中也可看出中国文学历史上的渊源与继承关系。
  从写作目的来看,两文都旨在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为当朝统治者提供借鉴。西汉初年,府库空虚,财政困难,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认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实行仁政,因而他“过秦”以“规汉”,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政策,“与民休息”。而杜牧所处的时代也正是唐王朝大厦将倾、摇摇欲坠之时,唐敬宗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其目的仍是借古讽今,向腐朽的唐王朝敲响警钟,这与《过秦论》一文极其相似。
  从论述内容上看,两文都有一定的相似性。1.都肯定了秦王朝的强大。《过秦论》一文中,秦灭六国气吞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奠定了“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盛极一时。《阿房宫赋》一文中,“六王毕,四海一”,见出秦统一之摧枯拉朽。各国君主朝拜,宫人入秦,奇珍异宝“输来其间”,“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更见出秦的威势。极写秦之强大,成了两文一个突出的特点。2.两文都强调秦的灭亡是毁于自身。秦虽强大,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贾谊认为罪在秦自身,是不施“仁政”的结果;杜牧则直白指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亲者秦也,非天下也”,秦的灭亡正是咎由自取,祸从己出。3.两文都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不施“仁政”。《过秦论》在摆出大量史实的基础上,文末揭示了秦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阿房宫赋》同样论道:“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雄辩地指出秦的骄奢误国,灭亡自取的历史错误。
  从艺术表现上看,两文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1.在描写事物,抒写情志上极力讲求铺排渲染,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过秦论》虽为政论文,但贾谊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他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极力铺排。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等四语,中间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士,策士,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阿房宫赋》中的铺排则比比皆是。描写中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都属于铺排,给人以强烈的印象。2.两文都善于用夸张衬托等手法,为议论蓄势。《过秦论》大量叙事,通过对史实的夸张为论点服务。如“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浮尸百万,流血漂橹”,“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等等,它以秦的渐次兴盛的艰难衬托其速亡的可悲,为下文写秦亡原因蓄势。《阿房宫赋》则对阿房宫中的建筑之奇、美女之多、珍宝之富大肆夸张,以此衬托秦统治的奢侈腐朽,为写“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而蓄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3.在句式上,两文都多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而且句式都极灵活,骈散兼行、长短不拘、字数不等。《过秦论》一文中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居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等。《阿房宫赋》一文中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等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囷囷焉,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等,使得句式整齐而不显单调,变化多端,更富于表现力。
  两篇文章虽有相似之处,但毕竟有着自己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在文学史上各树一帜,别领风骚。
  从立论角度看,两文存在差异。1.《过秦论》从各方面力量的对比的角度说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秦前强后弱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都是为论证中心服务的。《阿房宫赋》则从“秦爱纷奢”的角度指出秦亡原因在于“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秦对宫廷的豪华修建,对美女珍宝的贪婪拥有,都显示了它的穷奢极欲,也必然注定了它的灭亡命运。2.《过秦论》以秦朝的兴盛来反衬它的灭亡。作者没有写秦的纷奢浮靡,而浓墨铺陈秦朝六代的逐渐强盛,直至始皇“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但最终“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可见它的兴盛已为灭亡埋下了祸根。《阿房宫赋》则以对阿房宫的细致描写来表明秦必然灭亡的结局。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对阿房宫的建筑、美女、珍宝极尽夸张之能事。秦的纷奢腐朽、劳民伤财、颇多民怨已然可见,其灭亡是必然归宿。3.《过秦论》作为政论文,重在正面说理。文章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因为它“顺民心”,而陈涉起义转而亡秦,正是秦“不施仁义”的结果。全文处处叙事,而处处又为说理服务。《阿房宫赋》作为文赋,重在讽喻现实。作品在极写“秦爱纷奢”而自取灭亡之后,由古及今,直接把批判锋芒指向当代统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其对现实的针砭是十分明显的。
  从论证方法上看两文也存在差异,1.《过秦论》虽有夸张,但侧重论述。全文用一千多字的篇幅概括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历史,只在篇末议论点题,叙史成了文章的主要部分。当然,作者是用论述来说理的,在叙述的过程中处处贯穿着作者自己的观点。《阿房宫赋》侧重描写,加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比喻,大量的铺排,正反申述,使得论证深入。对阿房宫建筑之辉煌,美女之众多,珍宝之富有的极致描写,实质上把秦的奢侈浮华推上了极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则是“独夫之心”的必然归途。2.《过秦论》突出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对比论论证的手法可以说是贯穿全篇始终。作者通过秦的先强后弱,先盛后衰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多种对比交织,使得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