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艺术中的“易装”情结看性别解放(2)

作者:陈莎日娜 更新时间:2015-05-05 13:0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易装;女性主义;社会性别;莎士比亚
【职称论文摘要】
显而易见,作者将罗瑟琳塑造成了一个拥有丰腴情感的女性。而这种情感上的多样性和精神上的过度丰满,无论是在当世文学艺术的虚拟世界还是中世纪的的现实生活里,都是女性从未拥有过的。在莎士比亚眼中,女性从无需


  显而易见,作者将罗瑟琳塑造成了一个拥有丰腴情感的女性。而这种情感上的多样性和精神上的“过度丰满”,无论是在当世文学艺术的虚拟世界还是中世纪的的现实生活里,都是女性从未拥有过的。在莎士比亚眼中,女性从无需知冷暖的“花瓶”“人偶”变成了缪斯。无论此时的女性是否获得了社会权利,但莎士比亚将她们从腐朽的伦理道德中解放了出来。
  而维奥拉,女扮男装的她爱上了奥西诺公爵,而奥西诺爱着奥利维亚,奥西诺派维奥拉向奥利维亚示爱,她将自己对奥西诺公爵的爱倾诉给了奥利维亚,而奥利维亚恰恰爱上了维奥拉扮成的“西萨里奥”。维奥拉说:
  “如果我想我的主人那样爱着你,我要在您面前用柳枝筑成一所小屋,不时到府中访谒我的灵魂,我吟咏这被冷淡的忠诚的爱情的篇什,不管多么深我要把他高声歌唱。”
  在这里,从维奥拉假扮的仆人“西萨里奥”与公爵及贵族小姐感情纠葛中,我们同样不难发现莎士比亚对于女性阶级地位的重新塑造。也正是这种作品中的不同阶级,不同性别的无差别恋爱,反应了当时资产阶级女性,或者说整个女性群体对于获得社会地位的诉求。
  也就是这样,莎士比亚打破了“社会道德”“伦理道德”的双重枷锁,从而将女性从旧的性别意识“枷锁”中解放出来。
  与此同时,回归文章情节后,我们可以发现易装后的两位女主角在“形体”、“动作”、“精神”等方面处处可以与男子平分秋色。这使得易装之后的两主角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她们的戏剧性主要来自“女扮男装”者具有的双重性别。两人本身是女性,但又要装成男性,所以在她们的身上虽以男性特征为主,但总不免会流露出女性所特有的特质来。因此两角色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于一身,感情丰富,性格复杂,形象也变得生动饱满起来。两位主人公借由男人的躯壳无忌惮得展现着自己的爱情,倾吐着对情人的爱意。在这里作者再一次通过“易装”从情感上解放了女性,给予了她们更“人性”更“自由”的性格,这是中世纪社会女性最缺少,也是最渴求的。
  作者笔下的两段爱情如此错综复杂又命运多舛,同时又是最美的篇章。角色们无一例外都卷入了由女主角“易装”而制造的爱情“麻烦”中,站在人物性格角度来看,这应是他们自愿卷入的。作者笔下的人物们对于爱的渴望毫不遮掩甚至将其置于疯狂之中,正如罗瑟琳所说:
  “我无法将我的爱情克服下来,我的爱情比我的力量大得多呢!”
  既然角色们义无返顾的纷纷冲入了性别错乱的爱情漩涡,在我们评价文本时,也不妨忽略类似“奥利维亚爱上了西萨里奥,而西萨里奥其实是维奥拉,维奥拉其实是女人。”这种混乱的问题。因为在本人看来,作者之所以制造这种混乱,正是要通过其模糊性别的“界限”,突出错综爱情所带来的纯粹的,脱离现实与伦理的情感体验。就是这样,当读者与观众的视线与情感全部集中在爱情上,而将“易装”所带来的“错误”融入文本里美妙的爱情中时,以读者为切入点,性别的界限被打破了。而反观文本,存在于角色之间的性别界限早已荡然无存。
  总而言之,作者通过对人物自身特质与情感的解放,通过对其社会阶级地位以及伦理道德的解放,可以说相对彻底的赋予了女性精神上“全部的自由”。
  (三)“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舞台上下
  两部作品作为戏剧这体裁,必然拥有“舞台”与“文本”两个灵魂,而“舞台”灵魂的活性又存在于台上与台下两个“维度”中。我认为,这其中存在着对于作品角色与情节的“三重共情”:一是演员们在角色中倾入的“共情”,二是观众的“共情”,最后,便是作者本身的感情。
  ·演员(actor)
  他们是角色的“代言人”,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的投入了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而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演员是否喜爱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他们都应将角色的情感与性格完全还原出来。这样一来,角色自身所产生的一系列“人格磁场”就影响到了演员本身,使他(她)会自觉不自觉的对所扮演角色产生“共情”。如果结合舞台艺术的发展历程来分析的话,起初舞台上的演员皆为男性,而当男演员反串这两部戏剧中的女性角色时,这种“共情”又可以建立在“二次易装”上,这种情况在近现代的“女性扮演所有角色”的舞台形式中同样适用。所以,“性别”这一概念在莎士比亚的艺术作品中又一次得到了弱化。
  ·观众(audience)
  作为主动接受文学艺术影响的人群,他们对于作品角色的“共情”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对于《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这两部剧作的公演来说,观众与评论家们既怒斥着剧场的不检点与堕落,又难以自制的被剧中人物的经历所感动。
  两剧所发生的时代,“男权至上”发展到了顶峰,妇女变成了男人们的附庸,她们最主要的职责便是服从服务于男性。由于男人惧怕女人的反抗,他们处处压制女人,这便包括了基督教中对女性“罪恶的源头”“带着夏娃的原罪”加之于女性的标签。从而建立了一个“性与社会性别制度”“在其一整套的组织安排中,人类的性和生育的生物原料即被人与社会的干预所塑造,又在习俗的方式中获得满足。”然而剧中的女主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这种“禁锢”。成功的摆脱了性别歧视,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在这两部剧作里,这些女性角色是卓越非凡而又美丽可爱的。正如罗瑟琳所说:
  “你不懂我是个女人么,我想什么,我就要说出来。”

         女人们绝不比男人低劣,女子同样可以具有男性气质,社会性别特征是可以自由构建,自由转换的。在达到“共情”时,这种强烈的性别意识的解放也影响着舞台下的男男女女。
  ·艺术家(artist)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