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最终悲剧命运

作者:冯兰兰 更新时间:2015-08-05 09:3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梦的解析;安娜
【职称论文摘要】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是描写人物心理的艺术大师。他在这方面的艺术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部作品里安娜所追求的,是一种有着真挚感情、有着精神自由的家庭幸福。然而为了这个追求而最终走向死亡悲剧,本文主要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三种人格结构学说和梦的解析来窥探主人公安娜的内心变化,从而分析出导致安娜的悲剧命运。

         一、引言 

  1、列夫·托尔斯泰及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的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擅长于刻画人物心理的变化,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变化来反映他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及现实情况。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社会的百科全书。《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主题,即当时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带来的,作家所认为的灾难性的后果之一便是贵族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在家庭、婚姻等道德伦理观念方面发生激烈变化。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她由家长做主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年长许多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多年来安于贤妻良母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重新唤起了她对生活的追求。她因私情怀孕,虽切齿痛悔,又大病一场,但还是弃家出走,依伏伦斯基而生。她所面对的是整个上流社会的敌意,她奋勇反抗,然而好景不长,与伏伦斯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最后,她走上自杀身亡的道路,她的人生以悲剧结尾。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三重人格理论及梦论的介绍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发现被人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尔文发现“物种起源”、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相提并论。潜意识是一种人的心理问题,为了更进一步发现这个问题,弗洛伊德研究人格结构,并把他们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按“快乐原则”行事的是“本我(the id)”。本我是一种遗传下来的原始本能,主要是“力比多(libido)”,即性本能。按“现实原则”行事的是“自我(the ego)”。“自我”是“本我”的对立面。人如果完全被本我所操纵,就与兽类无异。“自我”代表理智与谨慎。按“道德原则”行事的是“超我(the superego)”。“超我”是指人由儿童开始在父母、教师等影响下内化的一种良心、道德、理想准则。
(1)安娜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安娜的自我:安娜是一位美丽,且出生于上流社会的女子,嫁给了一个比她大20多岁的卡列宁,卡列宁代表官僚资产阶级,位高权重,他们两个的结合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安娜与卡列宁结婚八年,夫妻之间谈不上任何感情。安娜在卡列宁身上从未获得过什么满足。她在苦闷和虚伪中消磨时光,打发人生。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是一个稳重,保守,热爱家庭却不怎么懂得浪漫的男人。在卡列宁的世界里,只有社会地位、名利和那所谓的“稳固家庭”。他整天只知道如何提高自己显赫的地位,对妻子和儿子很少有关心、体贴。卡列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信满满,一直以为妻子安娜永远不会离开他,永远忠于家庭。因为他清楚地明白,就他的身世地位来说,任何一位女人也无可挑剔, 所以与他匹配, 应是一种荣幸。在他们两人结合后,安娜生下儿子。虽然安娜生活枯燥,生活缺乏激情,但安娜一直用“自我”控制自己,自我是理性的,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自我的任务是在本我和现实环境中起调节作用,它奉承的是“现实原则”,趋利避害,将那些不能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和储存到无意识中去,帮助本我躲开外部世界的威胁力量,为本我寻找一个达到目的的最佳方式,既防止过度压抑造成精神伤害,又避免与社会道德公开冲突。在安娜与卡列宁婚姻的八年内,安娜一直用自我控制本我,在家做一位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忠于生活,不曾背叛家庭。
安娜的“本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娜在火车站遇见了伏伦斯基,伏伦斯基出场时,风流倜傥、潇洒英俊。当安娜遇到风流倜傥、潇洒英俊的伏伦斯基时,她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感情激流,渴望爱情幸福的强烈愿望与伏伦斯基热烈的爱情相撞合流,在各自内心里产生了最真挚的仰慕之火花。这种仰慕终于将他们俩人融合为一体。这个时候的安娜抛弃了儿子和丈夫,沉溺于与情人伏伦斯基的欢愉之中,把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抛之脑后,安娜的世界里此时只有伏伦斯基一个人,她说:“我除了你,什么也没有了。你要记住。”可见安娜此时回到了人类最本能时的快乐原则,不顾一切后果,尽情享受和伏伦斯基的爱情蜜月中。托翁热情地赞美了安娜,肯定了她的“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正当、合理要求,活脱脱地勾画了一个富有朝气、大胆追求爱情的贵族少妇的形象。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短短的爱情生活,使她体验到了过去漫长岁月从未有过的幸福。她的陶醉和迷恋已达于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毕竟她是已婚妇女,拥有孩子和众人羡慕的家庭。在与伏伦斯基热恋中,安娜没有处于“自我”当中,她回到了“本我”,“本我”所追求的是一种快乐原则,是一种遗传下来的原始本能,主要是“力比多”,即性本能,安娜对本我所追求的是一种绝对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安娜在本我和自我调节中,在这一阶段处于本我战胜了自我,她不顾家庭的破碎,社会的道德舆论,做了伏伦斯基的情人。
安娜的超我:安娜与伏伦斯基一度沉溺于热恋之中。托翁说过:爱情是对人的试金石。也就是说,爱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心灵、品格、禀赋的伟大和高低。安娜的爱情展示了安娜聪慧、勇敢、执着和蓬勃的生机。在恋爱的初期,安娜和伏伦斯基都怀着“吞噬一切的热情”,把占有对方看作是自己最大的幸幅。伏伦斯基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情欲和虚荣心,安娜是为了“完完全全占有一男子,而不断取得快乐”。随着他们的关系的向前发展, 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开始出现了分歧,正如安娜·卡列尼娜自己所说的,“我的爱愈来愈热烈,愈来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衰退……而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愈来愈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 他却愈来愈疏远我。”对于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的专一和忠贞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后的一种美德。但是,安娜是有夫之妇,社会伦理道德不允许他们光明正大的恋爱。一边是深爱的儿子,一边是迷恋的情人,此时的安娜内心无比的受煎熬,几度内心处于濒临痛苦,绝望的深渊。世俗开始抛弃她,伏伦斯基对她的感情也开始冷淡,逐渐疏离她,过去的家庭安娜已经回不去,未来的家庭她看不到希望,她最终想到了一个突破口,只有以死来殉情,以死来抵抗世俗伪善的道德。她最终回到了超我。弗洛伊德说:“超我代表一切道德约束,拥护追求完美的冲动。”安娜最终追求人类生活中的“高尚”事物。安娜用超我直接对本我实行监督,又通过自我加以引导,最终实现超我,但以死来追求超我也是人生中的一大悲剧。她最后所要达到的是完美而不是快乐或现实,安娜的死最后达到了超我。

           (2)弗洛伊德的梦论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体现 

  梦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影响最为广泛的学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发现、潜意识欲望、性论思想等都是在梦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对人类心理结构的分析,对人类文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发生的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都是由他的梦论产生的。《梦的解析》中提出了与以往迥然有别的关于梦的系统理论。他认为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由于梦所表现的是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所以它采取伪装的形式。
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安娜的现实生活是处于矛盾,快乐与痛苦不断交织的阶段中,她只有在梦中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安娜在接受了伏伦斯基的爱情但并没有同卡列宁公开决裂的那段时间,一个同样的梦几乎每夜缠着她。她梦见两人同时都是她的丈夫,并且他们两人都快乐和满足,这使她觉得过去那样不可能的事变得简单得多了。这个梦足以表现出她的一种愿望。她希望现实生活中她既不会背叛家庭,也能够与情人长相厮守。梦中的情节,自然是虚幻的,但同时却给人以一定程度的真实感。这是因为梦中的情形,作为不自由的想像的产物来看,恰恰说明了此时安娜的心情和处境。这样的梦也足以表明安娜现实生活中内心的挣扎和煎熬,为她最后以死殉情埋下伏笔。
二、内心的挣扎及矛盾心理
列夫·托尔斯泰擅长心理活动尤其是人的潜意识、以及意识层面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在作品中作者把女主人公安娜的心理描写刻画得细致入微,跌宕起伏,尤其是作者对安娜潜意识层面的内心活动以及焦虑状况的生动描写,仿佛身临其境。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彼此并不是绝缘的,而是互相作用和互相抵抗的。在安娜结婚及与伏伦斯基相遇之后,她就一直处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矛盾之中。本我和超我此起彼伏,本我和超我的极度纠缠将三人的关系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安娜追求与伏伦斯基的爱情属于追求快乐原则的本我,那时候他们一起出国,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超我则是她意识到世俗道德的标准,她跨越不了世俗舆论的谴责,最终只有死亡才能实现所谓的道德标准。
三、结语
托翁在婚姻家庭观上的矛盾。一方面主张婚姻以爱情为基础,谴责没有爱情的婚姻,另一方面他不主张离婚,男女组成了家庭,就要维持家庭关系,夫妻有了争吵和裂痕,只要一方忍耐就没什么事了。他的这种观点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表露得淋漓尽致,他的矛盾的家庭观也导致了他对待作品中人物的矛盾。托翁是矛盾的,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中安娜内心也是矛盾的,她也是处于不断选择中。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就是对人内心变化的深刻描写,在这部经典作品中。安娜执着地追求爱情,宁肯牺牲母爱,选择离家别子,违背了当时社会的传统。因而,安娜的悲剧不仅是社会造成的,同时也是托尔斯泰对她的惩罚。仅想到两个人,而忘记了家庭,忘记了自己的天职,他们忘记了,离婚就是家庭的离散。她的悲剧,也是她本人酿成的悲剧。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和梦的分析,解读了女主人公安娜的内心挣扎,揭示了她内心复杂的变化,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中一直斗争,最终以悲剧结束。同时通过安娜的梦,我们也了解到她内心的挣扎及复杂。以及她内心的煎熬和折磨,最终她以死收场。
【参考文献】
[1] CharlesE. Bressler. Literary Criticism[M].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2] 邓 楠. 试论《安娜·卡列尼娜》的“家庭思想”[J]. 外国文学研究, 1993.
[3]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M]. 商务印书馆, 1984.
[4]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M]. 周扬,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作者简介】
冯兰兰(1989—),女,汉族,江西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