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韵”理论角度新释翻译文学审美(2)

作者:吴静 更新时间:2015-08-10 09:4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气韵;禀以生灵;气韵天成;超凡脱俗
【职称论文摘要】
此词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译文一中so sad,so cl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与原文类似奠定译作伤感凄凉的情怀。而且译文中miss与觅,cheer与戚,不但元音相似,连辅音也相似,完美的传达了


  此词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译文一中“so sad,so cl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与原文类似奠定译作伤感凄凉的情怀。而且译文中“miss”与“觅”,“cheer”与“戚”,不但元音相似,连辅音也相似,完美的传达了原文的愁惨凄厉的效果。在从节奏来看,miss与is,dear与cheer押韵,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效果。译文二中,“so dim,so dark/so dense,so dull/so damp/,so dank/so dead”,共用了五个so,同样传达了幽怨凄美之情,尤其是pit-a-pat,pit-a-pat,更是神来之笔,不仅音似,而且似乎听到了雨滴滴答答的声音,起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这两首译作,不但译文优美,措辞恰当,而且其韵律抑扬顿挫,与原文高度对等,在表达内容上也与原文旗鼓相当,不愧是出自大家之笔。
  四、翻译文学审美之“气韵脱俗”美
  翻译文学作品的超凡脱俗之美在于文学作品的浑然天成,自然性。翻译文学是艺术产品必然也要追求自由,这种艺术自由不应受制于原文,而要发挥译者自己本身的文艺创作。当然同时也要考虑到原文,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翻译文学了。所以翻译者最高的境界就是“从心所欲,而不越矩”。这样译出的作品才具有自然性、生命性,从而达到优美流畅,气韵生动。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ement,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and judge of particulars,one by one;but the general counsels,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By Francis Bacon.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王作良 译)
  原文有不少古英语的痕迹,但措辞表达协调优美,充满隽语警句。结构细密严谨,层次清晰。用词简古,要言不繁。单看王佐良的译文,就是一段绝妙典雅的散文。文章首句:“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与原文堪称珠联璧合,水乳交融。“怡情”、“博彩”、“长才”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直译,而是在领略原文之后,追求“自由”的基础上变通而来的。这种变通就是追求艺术的自然性。同样,用“独处幽居 高谈阔论 处世判事”分别对应“private retiring、discourse、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虽然不是字字对应,但是无一外例是译者反复琢磨,追求自然性而得出的。文中大量使用了文言句式,比如使用足以、其……也、……之时,略带古风而又明了易懂,遣词造句无不恰到好处,贴合了译文古雅的风格。再加上句式中三个在……之中,再现了原文恢弘的雄辩气势,不仅与原文达到高度对等,译文也如此清晰流畅,宛若天成,气韵生动,毫无人工翻译的痕迹。王佐良的译文可谓是追求艺术自然性之典范,对文学翻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五、结语
  自“气韵”生动理论提出来后,它先经历了从书画评论到诗文品论,再到运用到文学翻译评论中,经历了极其漫长的时间,但其一直永葆生命力蓬勃向上。作为翻译文学批评的新规,气韵生动的理论从传统的文学评论中跳出桎梏,为翻译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气韵”理论不但是文学翻译的标准,也指引着翻译文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叶 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13.
  [2] 袁 新. 文学翻译审美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1: 13.
  [3] 童炳庆. 文学审美特征论[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3.
  【作者简介】
  吴静(1991—),女,宁夏人,赣南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