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中的“意图谬见”现象

作者:蒋玲燕 更新时间:2014-04-03 16:2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新批评;中学教学;语文阅读;意图谬见
【职称论文摘要】
2009年和2011年两年福建省高考阅读引发了社会的争议,从“新批评”的角度看待这个现象会会发现大部分人依旧被“意图谬见”所困扰,而无法分清文学文本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分别利用“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进行教学,这是教师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前言:
  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采用了一篇名为《寂静钱钟书》的文章作为阅读题目,然而该文的作者周劼人试着做了一遍题目,总分15分中却只得到了1分。“我是作者,我做不出来,是我对自己的文章把握不好吗?他们可以指责一个答错题的学生不了解文章,总不能指责一个作者不了解自己写的文章吧?”作者的这番质疑随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附和,许多批评者将矛头直指中学语文教育。无独有偶,2011年的福建省高考语文阅读题《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也由于类似原因被社会所关注——作者自己也无法得到满分,甚至无法得到该题一半的分数。本文欲从这个富有争议的现象中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图谬见”问题进行探讨。
  一、 “新批评”学派中的“意图谬见”
  上世纪的英美“新批评”注重文学文本,他们认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1]文本是独立于读者与作者而存在的,它已经包含了自身的全部意义,自成一个世界。
  威廉·燕卜荪在1930年出版了《朦胧的七种类型》,提出了多义性对文学文本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朦胧”使文本赋有了多重的含义,文本的含义实际上比看上去的复杂的多,但无论文本多么的“朦胧”,它依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多重意义的“朦胧”不会破坏它本身的和谐。而“朦胧”的存在,不仅仅取决于作者的意图,也取决于读者的理解,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文本的本身。作者和读者相对于文本而言,都并不重要。
  而新批评的另外两位理论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在1946年发表了《意图谬见》一文,他们认为,“所谓意图就是作者内心构思计划。意图同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态度,他的看法,他动笔的始因有着显著的关联”,其中更进一步提出了“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将作者的意图在文本中的作用否定,认为作品在被完成之后就脱离于作者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作者无法对作品拥有最终的解释权。因为“人们必须要问,一个批评家是怎么指望得到关于意图问题的答案的?他将如何去搞清诗人将要做的事情?如果诗人成功地做到了他要做的事,那么诗本身就表明了他要做的是什么”。[2]而作者的“意图”往往又是一种“非公开的”、“私有的”,“为作者自己所特有的”,这是难以“通过是通过所有构成文化和语言的事物而被发现的”。[3]
  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意图谬见》这篇文章的主张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它使得欧美的文学批评进行了一个“文本中心”的转向,但它也同时割裂了作者和作品间的辨证关系,在今日的普通人看来依然十分极端。因此,尽管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了六十多年,大部分普通人还是认为作者对于文章有着最高的阐释权。
  二、两篇高考语文阅读文章中的“意图谬见”
  2009年和2011年福建省的两篇高考语文阅读文章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原因在于文章的作者称出卷老师比作者更了解文章的观点,出卷老师给的标准答案和其想法大相径庭,即使是作者本人试做一遍题目也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比如在2009年的福建高考第14题问:“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而作者周劼人在回答记者时说道:“我没有想那么多,写到那里,顺手就用了‘格调’一词,哪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啊?”由于自己在写作时并没有考虑到“格调”一词的内涵,只是随笔写下,因此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觉得十分“困扰”。[4]
  两年后,2011年福建省高考阅读题文章《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的作者林天宏在面对第15道高考阅读题“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时,显露出了和周劼人一样无奈又有些不满的态度:“当时写作的时候北京正在下雨,这在北京并不是常见的,作为南方人,看到好不容易下了雨,提笔就写了。”“我对命题没办法。”[5]
  实际上两位作者在言语中已经暗含了“作者中心论”的观点,他们把文本看做一个附属的存在,认为自己对文本据有最高的阐释权力,而出卷老师与其本意相悖,就有了后面的质疑和争议。《意图谬见》早已经指出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即“文学批评中,凡棘手的问题,鲜有不是批评家的研究,在其受到作者的‘意图’的限制而产生的”。[6]
  例如,俗话常说“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按照“意图谬见”的“作者中心论”,这句话就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只能说那读者自己想象出的九百九十九个哈姆莱特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些“哈姆莱特”和莎士比亚所设定的哈姆莱特并不相符。这种“意图谬见”实际上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批评者的发挥空间和读者的感知能力。
  “新批评”学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文本研究分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两种,外部研究即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作者生平这一类外在于文本的研究,而内部研究则注重作品的形式、结构、技巧和语境等,由此便排除了“作者意图”的干扰。而上述的2009年第14道高考题和2011年的第15道高考题无疑都是属于所谓“内部研究”一类,它考量的是学生对于文本前后的理解,是基于文本本身而非作者的意图之类的外部条件,考量的是学生在细节上对于文本文学性的把握,而不是单纯抓内容、抓主旨、抓作者的写作背景,或者考历史性的常识。这与以往的高考阅读题相比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2009年的阅读题,只需要对文本进行认真的细读分析,就不难根据上下文答出“格调”的多个方面的内涵;而2011年的阅读题,通过文章的整个语境,也不难感受到“雨”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

     由于文学文本本身具有“朦胧”的特质,其语言有着极高的概括性,作品最终承载的意义超过了作者的意图并不是一件很罕见的事情。2009年和2011年两年对于高考阅读试题的争议之所以激烈,究其本质原因还在于一般人仍旧抱持着“作者中心论”的观点,对文学文本依然存有“意图谬见”,认为文学文本是作者的附属,并不将其看做一个独立的存在。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