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类型特征及应用误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9-0087-04
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应用数量很少
有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属于为用而用的被动状态,没有了解有什么样的资源,也没有根据教学内容考虑能用什么样的资源,更没有准备相应的资源,多数仅仅是为了满足学校管理或教研活动、教学竞赛的要求才应用资源。
2.资源应用类型单一
有的教师虽然花了时间和精力制作PPT课件,但仅仅是简单重复教材内容或将教师语言用文字一一呈现,并不能改善教学效果。这些教师没有正确把握不同类型资源的特征和作用,忽略了其他类型资源的应用。
3.资源应用目的不清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过多类型和数量的资源大量呈现,没有很好地将资源应用纳入教学设计,根据各个教学环节的需求合理选择应用资源,整堂课大屏幕上眼花缭乱,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正确把握资源特征
1.视频
视频能够以活动的图像呈现正在变化的过程,采用接近实物的形态,逼真地表现事物。不是所有与教学相关的实物都能够拿到课堂上来,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就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对于学生不熟悉的事物,视频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成为了辅助教学的有效工具。
例如,在小学语文《北京亮起来了》一课中,教师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教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大部分没有到过北京的特点,适当借助了视频资源,将遥远的北京夜色的美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通过视频短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北京风光的美,从而让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导入新课。
2.图片
图片以静止的方式反映事物的瞬息特征,利于抓住典型瞬间,并便于观察。图片可以记录真实场景,它虽然没有实物立体、真实,也不像视频能够反映活动和变化,但是清晰、操作方便、便于观察的特点,使其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用时要注意图片的大小,如果一屏中用一张图片,图片可较大,这样利于观察结构特征;而将两张相近的图片放在一起,则能够突出比较他们的异同,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类比。图片还可和文字、语言有机结合,这种情况常常是通过图片提出问题,然后用文字聚焦问题、强化问题。师生的语言始终伴随着图片和文字进行描述、分析、概括。
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看平面图》一课中,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动物园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动物园的平面图,围绕展示的平面图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再进行分析、概括。
出示资源:动物园平面图。
交流:“动物园里有些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平面图。
“動物园里有狮子、老虎、大象、猴子……”
交流:“这张平面图上,除了有很多动物,还有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有餐厅、岗亭、厕所。”“有绿地、道路、人工湖。”……
交流:“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根据图上的标记。”
“这些标记叫什么呢?”(板书:图例)“图例是平面图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能帮助我们快速读懂平面图。”“图的左上角还有一个带箭头的标记,这个小图标又叫什么呢?”(板书:方向标)“方向标,也叫指向标,它的箭头所指的方向始终是北面。”
小组商量,选出最想去的一个动物馆,看清楚它在动物园的什么方向,该怎样走?商量后,学生上台交流。
3.动画
动画具有模拟意义,动画可以模拟运动过程、变化过程,可以模拟外部世界的变化。因此,动画往往会用在具有一定情境和过程内容的学习中,也常会用在学习后的再现和总结中。动画的优势是感知或者归纳的过程,教学中往往需要辅以其他的静止的、片段的、放大的模型、图片等才能综合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小学数学《直线、射线和线段》一课中,教师利用动画,让学生理解线的定义和特征,感知线的有限和无限,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感知线:(展示动画)“一个红点,如果我们把它按一定的轨道滑动一下,我们会看到什么呢?”(动画演示点的移动轨迹)
概括:“点的移动可以形成线。”
……
“刚才同学们看到点的移动可以成线,大家能把这样的线画下来吗?”
(动画展示几条线:直线、曲线等)
“想一想,这个点还可以怎样移动,形成怎样的线?请自己创造几条新的线,把它画下来。”
……
(展示动画)“大家来看屏幕上这个点,仔细看,看到了什么?”(点向左右笔直地延长)
(动画演示持续延长)“能再延长下去吗?”
“让我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一下,假如这条线一直笔直地向左右延长,再延长,可以延长出我们的屏幕吗?还能再延长吗?它可以一直延长到哪里去呢?”
反馈:“可以穿过大山。”“可以穿过大海。”“可以到达太空。”……帮助学生理解直线没有端点、无限延长的定义和特点。
概括:“这条线可以笔直地穿过大山、穿过地球、到达宇宙,那么这条线到底有多长呢?”(板书:无限延长)“有没有终点?”(板书:没有终点)“像这样一条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的直的线,我们就称它为直线。”
4.音频
音频往往伴随视频、动画同时出现,此时它是视频、动画的辅助,它可能是视频内容表现的渲染,也可能是视频内容的解说。但音频单独应用有时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例如,在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教师紧紧围绕“声音”这个主题,巧妙设计,在导课时只应用声音资源便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一开始,教师用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的几句话做铺垫,顺势展示课件,和学生做起了“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了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待课件播放完后,教师让学生说出他们听到的声音,教师所选的声音片段都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所以全班的回答整齐而统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也唤醒了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接着,教师又出示了几件常见的玩具,和学生交流使玩具发出声音的各种办法,并进行演示。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测,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
上一篇: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实施过程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