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视角下学科有效教学的思考(2)

作者:巢洪政 更新时间:2016-10-13 16:0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学习理论;学习类型;智育心理;有效教学
【职称论文摘要】
由于中小学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认知领域的学习,体育、音乐和美术中的少部分内容也属于这一领域的学习。显然,学好用好智育心理理论,对促进认知领域学习类型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动作技能有效教学问题简述

       由于中小学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认知领域的学习,体育、音乐和美术中的少部分内容也属于这一领域的学习。显然,学好用好智育心理理论,对促进认知领域学习类型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动作技能有效教学问题简述
“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能力,可以通过诸如顺利地写字、跑步、跳操、驾驶汽车、操作生产工具、打字等借助骨骼、肌肉及相应的神经过程实现的活动而表现出来。”[2]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有关动作技能学习最典型的课是体育课。应该看到,动作技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却是当今学校教育的薄弱点之一,应该引起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
费茨和波斯纳将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在学习一种新的动作技能初期,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别人的动作示范,或从标志每一个局部动作的外部线索中,试图理解任务及其要求。二是联系形成阶段。练习者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开始将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但是各个动作结合得还不够紧密。三是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一长串的动作系列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顺畅自如。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动作技能习得的过程来安排动作技能的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考虑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进行言语指导和示范。言语指导对重要的信息有定向效应。示范能使学习者直接观察到动作的成分。示范具有榜样作用,通过这些观察学习使学习者习得运动策略。在示范中要用好“缓慢”和“快速”的策略,让学习者从正确和错误的表现中又好又快地学到更多的动作技能。二是练习。这是影响动作技能学习最重要的因素。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者练习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随机练习和区组练习、身体练习和心理练习、部分练习和整体练习的关系,注意适度的过度练习并充分发挥反馈的作用”[3],才能不断促进动作技能学习的有效教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过度练习的“度”的问题,由于“50%的过度练习组与100%、200%的过度练习组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4],所以,动作技能的过度练习只要到达50%就行了,这一点对前述智慧技能的练习也有参考价值,并为教学实践中基本技能的有效训练乃至“减负”找到了心理理论依据。
3.态度学习有效教学简述
我国教育学称情感领域的学习为品德学习,学习心理学里则称为态度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5]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因素所构成的”[6]。其中情感因素是态度的核心因素。态度和品德两者所涉及的范围和价值的内化程度十分接近,但又有所区别。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较好地回答了个体态度和品德形成的机制。它通过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来解释态度形成的心理机制。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认知来实现。此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学习:一是观察学习。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态度和行为方式,属于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经历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等四个环节。二是亲历学习。个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结果而获得的学习称为亲历学习。亲历学习也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其中行为结果主要是作为居先的而不是后继的决定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态度与品德的改变过程经历顺从、认同和内化等三个阶段。认知失调、智力和受教育水平以及道德认知水平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心理条件。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教师主要通过说服、利用群体规定、角色扮演、价值辨析、小组道德讨论、奖励与惩罚等方法进行”[7]。
由态度和品德形成和改变的过程看出,有效的态度培养是较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应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课堂教学的较短时间内的重点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中小学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主要处于“前习俗道德期和习俗道德期”,其行为具有明显的“模仿”和“他律”的倾向,外部环境有时对他们的行为能够产生重要作用,因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注意用榜样引领和恰当的“规范”要求和约束学生,就能帮助他们较顺利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且,学生良好态度的形成还要和学校的团班队的德育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紧密结合、协同作用才能形成有效的德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智育心理理论认为,品德和情感领域内的表现性教学目标,因其不可能在短期内生成、测定和评价,故具体某节课一般不作专门陈述,而是在单元和学期教学目标中反映。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每节课设定学生应达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显然有点“贴标签”的感觉。尽管“教学具有教育性”,但课堂教学中品德教育所该做的主要工作是结合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缺乏必要的道德认识,就会阻碍学生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即道德认识(知识)对道德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而学生态度形成的有效性,主要应该在以后出现的相应情景中表现出来。如: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为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助人为乐”的道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指导。如果要说明学生已具有这种品德,就需依据以后在切合的具体情境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判断。所以,无须对学科课堂教学提出过高的态度形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知识分类教学下的科学评价分析

  教学评价对有效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科学进行评价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当今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犹如世界大国间核军备竞赛般的疯狂攀比分数、无限制拔高教学要求带来的学生过重学业负担问题,解决此问题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加强督促和指导。(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