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浅见

作者:赵力遥 更新时间:2014-12-09 13:3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职称论文摘要】
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对民族教育发展给予支持;在教育投入体制、投入方式、投入渠道、投入比例等方面采用特殊政策,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以中小学校安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主线,以扶贫助学和控辍保学为切入点,以规范办学行为为突破口,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落脚点,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度和优质水平。

       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地教育部门全面落实《教育法》,调整学校布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教师培训交流机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强化教育内部管理,闯出了一条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来看,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把工作重心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全面健康成长上来,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地方教育的快速、健康、协调、均衡发展。本文就如何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与大家商讨。
  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困难
  少数民族贫困县义务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办学条件艰难。一是县级财政无法保证教育投入。贫困县财政收入微薄,除保障教师工资外能投入到教育上的资金相当有限,教育投入总量严重不足。二是学校办学条件艰难。其宿舍、专用教学用房紧缺,配套设施不完善,教师周转房严重不足等问题凸显。三是教育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教学专业设备配备不齐全,仪器设备陈旧老化,而且乡镇中心完小以下的学校几乎没有运动场地。四是生均公用经费入不敷出,无法满足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均衡发展之间存在矛盾,这使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一是政府在配置教育资源时首先考虑的是城镇学校,这导致了城镇学校教育资源充足,偏远山区的学校教育资源短缺。二是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学校很难留住优秀教师,从而使学校教学质量低下,形成薄弱学校。三是由于边远山区学校教学质量不高,进而造成一部分家长把子女送进城镇学校就读,形成城镇学校生源逐年增加,薄弱学校学生逐年减少,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中小学布局调整隐藏着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所要承担的额外教育成本,如交通费、伙食费等,加大了贫困家庭的负担。二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不够完善,相关生活教师、校医、保安都无法配备,学校后勤配套设施难以到位,寄宿生生活补助没有改变,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从而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二是寄宿生陡增,又都是低龄儿童,他们洗衣、吃饭、生活、生病都要教师帮忙,这使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加重了负担。四是交通安全和接送学生难度大。调整后,山区学校无通勤车,孩子上学翻山越岭,远的要走上十几公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五是学生寄宿造成家庭教育缺失,过小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很不适应,过早失去亲情关怀使他们在情感、心理上易出现问题。六是学校撤并后的学校机构不复存在,校舍无人管理,逐渐破损,校舍资产被乱用,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七是通过前几年部分试点学校布局调整前后学生人数对比看,都不同程度存在学生减少现象。
  师资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生活质量偏低。一是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如乡村优秀教师流动到乡镇学校、乡镇学校优秀教师流动到县城学校,这加剧了中小学教师的区域性失衡。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培训需求不断增长,加之大部分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培训督导力度不大,也没有建立起培训过程的跟踪机制,导致教师培训实效不大。三是由于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低,致使教帅队伍不稳定。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存在一定困难。一是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寄宿生逐年增加,部分学校食堂、餐厅无法满足寄宿学生的就餐需要。二是寄宿制学校没有医疗设备和校医,没有能力应对突发疾病和各种传染病。三是学生宿舍用火炉取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四是寄宿制学校校医、门卫、保安等人员空缺,必要的安全措施无法保证。
  二、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对民族教育发展给予支持,尤其是教育投入尽可能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对少数民族贫困县的教育投入体制、投入方式、投入渠道、投入比例等方面采用特殊政策,有效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县义务教育的发展。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一是鉴于少数民族贫困县财政收入少,上级部门应考虑其自筹资金难以落实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县级自筹比例。二是提高寄宿生生活补助。为了使更多的农民家庭和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享受更充分的生活补助,保障学生在校生活所需最低生活标准,可以参照西北地区的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县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补员力度,保持“进退”平衡。按照学科结构,在分配“特岗”教师时予以照顾,同时适量增加每年县里公开招聘的新教师名额。二是以人为本,改善条件,稳定山区教师。提高边远山区教师津贴,用足够的经济待遇作保障,在稳定农村边远山区原有教师的基础上吸引新教师。改善山区学校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用环境留人。三是培养双语教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担任教学工作,并有少数民族背景和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的教师,应视为紧缺、重要的教师资源,并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这些教师发挥其重要作用。

       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建立乡镇教育园区。全面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力争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一是对全县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再做慎重考虑,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规划,不能大撤大并。二是稳步实施,充分考虑个别乡镇管辖面积大、交通不便等地域因素和民族、民情等问题,不搞“一刀切”,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三是要按照集中办高中、规模办完中、大力办职中、全力办中心的原则,保留相对集中的完小,留足留好教学点、合理布局教学点,调整好学校布局。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