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创新性研究

作者:杨建军 更新时间:2013-01-07 23:3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究,新,教,背景,效,
【职称论文摘要】
为积极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打造“三名”工程,提高全区教育质量,安定区教体局在学习山西太古、山东杜郎口、洋思中学等名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区开展“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2012年春季启动构建高效课堂建设工作,贵在交流经验,

  一、创新型教研的基本类型
  (一)教学型教研
  教学型教研以教为着眼点,研究直接服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溶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
  1.课例研究的分类
  (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
  专业研究工作者研究课堂,目的在于从理论上阐释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而揭示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形成和发展教学理论。为了提高和增强教学理论的生命力、亲和力、解释力、指导力,专业研究工作者必须确立“实践第一”的理念,以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田野”,到实际的课堂中从事研究,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归纳、建构理论。
  中小学教师也研究课堂,但其目的却不是指向新理论的生成和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与专业研究工作者不同,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他们研究的也正是这一节节具体的课,这种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课例研究。课例显然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如果说,课堂研究是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那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教学案例则又是教学课例的特殊化,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完整,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来源于课例,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但同时又高于课堂教学生活,相对而言,课例研究重在于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而案例研究则重在于案例的搜集和开发。从课堂到课例到案例,这是校本研究实践的基本环节。
  (2)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想。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创新和研究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就无所谓设计了。
  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文字或录像再现。教学实录不同教学设计,在于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的翻版,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教学活动则具有生成性。
  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则是“评价”,它包括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3)说课、听课、评课
  说课、听课、评课是课例研究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者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那么说课则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备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化活动;对于上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活动。
  听课,是教师同行或专家领导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摩、观察、调研。听课,对上课教师而言,是展现自己教学观念、教学个性、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的平台;对听课教师而言,是学习、借鉴同行教师经验和教训的机会。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听课,不仅要注重“听”,而且还要注重“看”,所以不少专家建议把听课改为“观课”。
  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业务的进一步交流和研讨。评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反馈与矫正的系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作为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评课要致力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使评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
  2.课例研究的模式
  (1)一人同课多轮
  这里的“课”既可以是指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时间维度),也可以指一篇课文或一个课题(内容维度)。顾名思义,一人同课多轮就是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行为不断改进。具体流程一般为:由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独立备课、上课,备课组或教研组听了教师独立课之后,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献计献策,通过集思广益,上课教师形成新的方案,第二次上课;上课教师和同伴对第一轮课和第二轮课进行对比,明确进步的方面,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方案,第三次上课。如此循环,上课教师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教学课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培养年青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显著。
  (2)多人同课循环
  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第一个教师上完课,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三次课,每次上课方案都是同伴集体共同参与研制的。多人同课循环活动能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的魅力和意义,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不断追求。 (3)同课异构
  同一课,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其流程一般为:教研组或备课组商定出相同的教学(教研)主题(内容),由二个以上的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实施这一模式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第一教师教学经验背景不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差异明显,对所教内容确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第二所选教学主题(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易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创造性。多元性是新课程、新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善于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