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赫尔巴特对心理学的补充

作者:张杨 更新时间:2015-05-11 14:0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科学;统觉团;观念;工具
【职称论文摘要】
赫尔巴特将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但是与科学心理学思想明显不同,他主张的是通过数学等方法论研究特定的对象,他的心理学思想更多地关注于观念和经验,而不是将人作为工具,这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补充。

       西方心理学史中这样写道:“赫尔巴特在由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的纯思辨的哲学心理学向费希特、冯特、赫尔姆霍茨等反形而上学的实验心理学的过渡中,起了中介作用。”[1]实际上,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他的心理学思想。赫尔巴特同时代的生物、物理研究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和在对于人心理的分析上,在赫尔巴特得到了一定的体现的主要是
  数学。
  一、理论架构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中学时代深受沃尔夫和康德的影响。18岁进入耶拿大学受到费希特(J. G. Fichte, 1762-1841) 哲学思想的影响。后来在不来梅大学研究教育三年,结识了裴斯泰洛齐(J. H. Pestalozzi.1746-1827) 。1802-1809年又到哥廷根大学学习七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1809年接受格尼斯堡大学的任命,继任康德的哲学讲座达24年之久。此时,他还讲授心理学、教育学,并创办实验学校,试验他的教育学说。1833年回到哥廷根大学任哲学教授至去世。[2]赫尔巴特的思想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于它的稳固的“三大支柱”以及他思想的严密性:自成体系,互为补充。他认为“思想的建立、论证和建构,是一项哲学的任务,并且是最高级也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不能以纯哲学的基础为前提,这原本是我建立理论的应有基础,且主要是心理学和伦理学”。[3]因此,赫尔巴特的思辨哲学观是他建立教育思想的重要支柱。“假如热情的心将感动伟大的、平静的对象,这对象不是特别的、有限的,但却是完全实在的,那么我们必须使一系列过去、现在和不久的将来为我们接触到的人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获得不间断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他们将懂得道德判断的应用,激发对宗教的兴趣,而不使其他审美能力、观察与思辨能力丧失甚至倒退。”[4]因此,在整个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来看,哲学是赫尔巴特建立理论大厦的方式,心理学是工具和材料,而伦理学(实践哲学)是图纸、是目标。三者致力于赫尔巴特对于人的研究和探讨,奠定了其坚实的理论之基。
  二、统觉心理学——人的心理机制
  对于人心理的研究,赫尔巴特主张从生理学和逻辑学出发,研究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数量关系来阐释心理活动。改变了旧的心理学由官能来说明心理取而代之以观念的运动形成统觉来进行。首先,由观念到多个观念的共同运动,从而在运动中本身具有矛盾,即力,包括静力和动力,在运动的过程中,这些力推动了观念的复合与融合,组成了观念团以及多个观念团,从而以此上升产生了统觉。对于观念的特点,赫尔巴特认为每个人的观念由无限多、无限小且互不相等的基本观点组成,依赖于观念的强度、对象及其联系,在知觉过程中的不同时刻一步步产生。表现是能屈能伸,不被消除,“观念的非削弱部分”即它所表现出来的强度,“继续是观念特有的。当观念成为特定的认识,它们就存在了,直到最高年龄阶段,而感觉与追求交替着,不断减弱。”[5]观念的削弱程度不断变化代表它的不断运动直到达到阈限之上,在精神活动中产生变化。
  另一方面,赫尔巴特认为在观念的复合与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全力”,依据动力和静力原则起作用,使“意识阈限也发生变化”[6]且“一个观念越在结合点下面,另一个观念的帮助性就越有效。”[7]“某一观念通过各种帮助被呼唤出来。因为每个帮助有各自的有效时间范围,因此帮助虽然得到了加强,但是没有得到加速。”[8]那些在力运动的过程中的观念团会不断地互相作用,偏弱的观念团会被强的观念团所统觉,而“这正在统觉的观念团又可以被其他的观念团统觉。”[9]这样“运行的系列受到干扰或处于运动之中,引起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情态。”[10]“如果伴随着心灵的身体状况变化比需要的更快或更强烈,以便对精神运动不造成障碍,这样就产生了生理反响。”[11]比如压力、共鸣和行动。观念作为心理情态支持,有精神与情绪之分。后者“大部分是可以转换的观念状态”。[12]可见赫尔巴特是将人的心理机制看作是人特有的观念,其统觉思想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与他对于人类心理与实践开放性与无限性所相联系的,他认为人类实践总是具有不完善性和不可精确性,人是开放的、发展的意义,既有对于已有经验的继承又有对于未来经验的开拓。因此,这种生长观不仅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精神生活的特点:“所有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时间性事件、一种持续的变化、一个生命体上各种不同使命的体现,最后是一种关于我与非我的意识,所有这一切属于不可想象的经验形式。”[13]
  三、重要补充
  (一)心理学科学与人
  赫尔巴特提出心理学要独立成为一门科学,是很有见地的,而他也看到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他看到了科学的重要性,不如说它也看到了科学的局限性。他更加尊重人,从而不允许拿人当工具,这是他对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科学如何划界?科学的工具性意义不是“眼镜”而是“眼睛”,是“与世界的接触点”。赫尔巴特指出一些思想家的弊病:“为了达到科学的统一性,思想家常常人为地误将许多就其性质来说相近的事物勉强包含在一起,推论出相互关系来,甚至陷入这样的错误境地:从知识的统一性中推导出事物的统一性来,而且以前者的统一性来假定后者的统一性。[14]”实际上,赫尔巴特清醒地看到:“学派本身也是时代的一种游戏,在他们得势的时候早就霸占了一切高雅的领域,而他们迄今几乎对于那种看起来似乎卑微的儿童世界不去触动”[15];可见关注儿童与学科自治这就是心理学学科独立的意义。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支柱科学,因为它“首先记述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16],在这个意义上,赫尔巴特看到了心理机制的自我控制性,认为那种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自我控制是心理机制的理想,从而将经验心理学发挥到了伦理学的高度,“因为这种理想包括了各种观念的耦合和观念的隶属关系”。[17]而且这些观念的和目的的结合能拥有所增加的外部印象。赫尔巴特对于心理学的地位和意义给出了明晰的鉴定:“心理学不应让人感到奇怪,而应该作出解释;它不是猎奇,而是要让人在总体上了解人的本来面貌;既不要把人捧上天堂,也不要把它的精神蒙上擦不掉的灰尘,而是在于开辟阻塞的实验途径。”[18]赫尔巴特认为成为科学的可能性或者说他独立的充分条件是只有“当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并与邻近学科一样有力地说明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它们之间才能产生取长补短的交流”。它“自己的方式”欢迎“其他科学审慎地接受它”。作为教育学的辅助学科,表现在其将高等数学用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他主张高等数学对于心理学的发展,但是与经验物理不同,不能利用人为工具进行实验和计算,“心理学不允许拿人当实验品,它没有人为工具”。[19]然而心理学也具有局限性,所以对于儿童个性的观察仍然不可替代,人的个性只有通过观察被发现,而不能由心理学来推论。赫尔巴特更看重的是人的无限性意义上的观念和经验,更加注重人的无限性,他深知科学的重要性,但也看到了人的重要性,对于人的尊重,正是科学心理学为了达到他们所宣称的那种精确性所抛弃的。但是,后来科学心理学遭到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也正源于此,所以赫尔巴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看到的这一点是很有见地的。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