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吸纳外来词的异同

作者:陈嘉怡 更新时间:2017-04-18 13:0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两岸三地;外来词;翻译;人名;地名
【职称论文摘要】
本文将从生活中的语言实例出发,在明确外来词翻译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人名、地名、日常用语、翻译角度四大类别,来探究两岸三地在翻译外来词中的异同。在分析大量生活鲜活语言素材的基础上,条理清晰地整理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在翻译外来词中的表层区别和深度规律。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例子,2005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的时候,说夫人对自己的支持让自己感到很“窝心”,使得在场不少大陆人士面面相觑。但熟悉台湾词语的记者马上反应过来,表示这个词在大陆是“贴心”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翻译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指的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译者,起翻译意识和观念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结合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两岸三地,即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一方面同处于汉字文化圈,在外来语吸收、翻译层面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另一方面,由于殖民的影响、地理距离的疏离以及缺乏正式有力的中文官方规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词两译的现象。
本文将在外来词翻译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试图从一些生活的例子中寻找到两岸三地在翻译外来词中的一些差异及其规律。
首先,我们要明确外来词翻译的基本规律,其可以大致归为五条。
①:音译,直接按照原语言词汇的发音转换成汉语词汇。如“沙发”(Sofa)。
②:音译+类名,如芭蕾舞(ballet)。
③:音译+意译,如马克思主义(Marxism)。
④:汉语意译词,如“电视”或日制汉语,如“电话”。
⑤:直接使用缩写英文字母,如CPI、WTO。
如上的这些规律基本上都会在两岸三地的外来词翻译中出现,但是在具体词汇的翻译中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下面我将分领域来总结两岸三地翻译的异同:
①:人名
大陆在翻译外来人名时,习惯用中国人姓名中不常用的字词来音译,译法更看重中外之分,体现“名从主人”的原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从客观上减少同名异译的原则。
而臺湾则不同,他们会经常在翻译中更多遵循中国人的起名习惯,多半以中国的姓氏开头。比如说,
Obama大陆翻译为奥巴马,而台湾则会翻译成欧巴马。
Edison大陆译为爱迪生,而台湾会翻译成艾迪生。
另外,台湾在人名翻译中还会比较多的寻求音节简化的原则,例如David Beckham大陆译为贝克汉姆,而台湾则译为贝克汉。
语言现象背后一般都有着各种因素作用所形成的深层原因,想了一下,有关于人名领域,其可能是因为相较于大陆,台湾的开放时间较早,所以对于中外人名的区分也不那么在意,而大陆人民对于外国名字还是比较生疏,所以需要用比较生僻的字来加以区分。
②:地名
在地名翻译时,两岸没什么特定的规律,比较散乱,如Sydney大陆翻译为悉尼,更接近于传统音节的发音;而台湾会翻译成“雪梨”,受粤语发音的影响比较大。
还有不少地名,虽然两岸采取的都是直接音译的方式,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发音用字都有一些差别,如Nigeria大陆为尼日利亚,而台湾为奈及利亚。
另外,在人名与地名的翻译差别中,对于同音不同字的部分,我们在交流中还可以比较容易地去磨合适应,然而对于“里根”——“雷根”,“悉尼”——“雪梨”这样的差别,我们就只能借助于进一步的翻译和提前的知识准备了。
③:日常用语
越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越传播得快,应用面也越广。从食品、交通工具等生活用语方面,我们也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两岸三地翻译的异同。
像“生鱼片”、“表演”、“奶酪”、“电动机”、“幼儿园”、等,大陆多采用意译。
香港由于处于边缘地带,受外来词冲击最大,吸收快,所以多采用音译,如“的士”、“菲林”、“芝士”、“哥尔夫球”等。
台湾在地缘上接近香港,所以有的外来词在传入时同时由港台借入,故音译词多有相同之处,如“迷你裙”等。值得一提的是,台湾一直坚持国语教育,以国语作为官方正式用语,因此在外来词的引进上更倾向于意译。与大陆相同的就有“奶油”、“卡片”、“邮票”、“高尔夫球”、“沙发”等。
总之,大陆与台湾在汉语拼音发音的倾向上也是基本相同的,但是香港一定程度上受了粤语音译的影响,所以翻译出来的词在大陆看来有些莫名其妙,对于这一类词的理解我们也通常不能够简单的望文生义。
④:翻译角度的不同
如missile,大陆译作“导弹”,而台湾倾向于依照其飞行的高度来翻译,译为“飞弹”。
有些大陆的译名更抓住事物的特征,而香港、台湾则还隐约透露外来血统,带些洋味,比如“大白菜”与“椰菜”、“绿菜花”与“西兰花”,“月季/蔷薇”与“玫瑰”。
大陆的“出租汽车”则完全从功用来考虑,台湾的翻译“计程车”则体现了计价原理,各有其道理。另外,个人觉得台湾在“脚踏车”的翻译上较大陆的“自行车”更为直观形象。
P.S.除了在外来词引进方面的异同之外,随着两岸三地之间交流的深入,近些年来,两岸三地本土的一些词汇的交流也显得较为频繁。
大陆近年诞生的不少网络用语,如“给力”、“萌”、“剩女”等潮语,随着网络进入台湾和港澳,使得当地网民一不小心就会脱口而出;而台湾流行的“机车”、“白目”、“愿景”,香港的“山寨”、“港女”等词,大陆人也常常在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岸三地潮语互通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就像文章一开始提到的“窝心”,虽然在台湾和大陆有着完全相反的意思,但是现如今,许多大陆娱乐节目也会用“窝心”来代表“暖心”。
其实,两岸三地对于外来词翻译的异同不仅仅可以反映不同地域地理社会环境的异同,从更深的层面来说,这一切的词语形式还是汉语强大的生命力的表现。
相信未来在人们对于汉语的不断选择吸收中,两岸三地的经贸文化交流将会更加频繁而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