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形势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思考与探究

作者:陈妍 王爱武 更新时间:2014-04-24 13:5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培养,究,法律,学,形势,当今,
【职称论文摘要】
法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而“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作为承载祖国未来的人才资源,加强其法律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求,而且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公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05-1.5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依法治校”决定了校园法制氛围
在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依法治校”应运而生。所谓“依法治校”的“法”就是学校的根本大法——学校章程。作为大学之“宪法”的章程,它不仅是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组织法”,更是高校师生的“权利保障书”。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大学生可以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大学章程主张权利。在这种特殊的教育法律关系调整下,大学生应明确自己具有哪些权利义务,高校在哪些领域拥有管理权,根据学校的章程可以自由处分自己的权利,这也是大学生应具有的相应的法律素养。
(二)部分学生行为多有侵权违法之嫌
现代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复杂性和交叉性,使得大学生之间的纠纷往往会涉及法律问题,加之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淡漠,面对纠纷或侵权行为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不冷静的处理方式,这种“暴力不合作”的处理方式多有违法之嫌。例如,群体性的暴力事件、网络不良言论的散播、侵占他人财产、卷入传销组织等新型的大学生思想问题屡见不鲜。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无视法律教育重要性的现象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法律基础与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校的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此课程设计基于法律知识及政治理论的普及而设置,除法科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多将视其为缺少专业知识的公共课,由于和专业联系不紧密,大多数同学并不重视,敷衍了事。原本以普及法律知识为目的而设置的基础课程,就在实践中失去了其原本意义。一些学生愿意将时间用在对专业知识的提炼与强化上,而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
(二)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规则意识淡漠的现象
高校学生要形成一种对学校章程的尊重和遵守的规则意识。但是现实中,一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规则意识淡漠,随意破坏学校制度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社会中出现的权力与法治的博弈事件,使得大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都呈现出一种不太正确的发展趋势。
三、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教育过于笼统而宽泛
高等学校的法律教育普及性高,但缺乏专门性和针对性,教授课程内容宽泛,实用性不强。法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明确法律制度的重要性,知晓所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以及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日常问题。如就业中的法律问题、人身及财产安全、侵权纠纷的处理等问题,这些属于大学生常见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一些学生往往不知所措,甚至采取偏激手段解决问题,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法律教育形式过于陈旧和单一
我国高校的法律教育多为课堂讲授,书本学习,缺乏实践内容,缺少对社会的观察,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往往也只停留在课堂的理性认识,缺少对客观事实的感性理解。教学方式单一死板,使得法律教育变得简单枯燥。由此可见,我国的法律普及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三)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要求学生主观上认同法律价值,将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作为一种习惯,通过不断地自我价值认同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法律习气的影响,以及“法律虚无主义”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使得大学生从内心无法形成对法律的信仰之情。
四、完善健全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途径
(一)完善法律教育学科内容,拓展法律教育途径
要深化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在涵盖我国现行法律内容的同时,适当增加案例的运用,减少大量的法律条文及专业术语,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此外,还可以适时开展法学基础知识的延伸课程与交叉学科。如法理学,增强大学生运用法理对实际案例释义的能力。增加法学选修课的开设门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展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校园普法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当代大学生。
(二)依照“大学章程治校”,营造法律学习氛围
高校在“行政法治”理念下,其行使的公共管理权以及在“大学自治”观念中享有的自主管理权,应该是合宪的、合法的,通过制度实现正义,明确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界限与范围以及师生权利义务的维度与广度。在此制度下,高校学生享有宪法、法律、法规以及章程所赋予的权利,并且可以通过有效正当的程序,实现自己的权利。在这样一个公平、正义、透明的高校法律氛围中,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三)健全法律运行机制,营造法治社会氛围
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积极活跃,对社会法治持向上态度,期望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民主、法治;他们勇于参与政治,积极投身国家法治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就需要立法、执法、司法部门的相互协作,做到立法科学化、执法程序化、监督规范化、守法自觉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合理、透明、公正地运用社会媒体和舆论宣传工具,进行生动的普法宣传,树立先进的典型事迹,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法治氛围,这些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一项需要日积月累的伟大工程,它需要高校与社会的配合协作共同完成。特别是在我国法治建设依然年轻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这部分精英群体的法律素质培养,对有效促进我国依法治国的早日实现,全面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作者简介】陈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王爱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