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压缩语段备考训练策略例谈

作者:周华章 更新时间:2019-09-23 15:2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压缩语段;思维训练;复习;策略
【职称论文摘要】
就题论题式的题海战术往往事倍功半。本文以压缩语段类试题的复习为例,针对复习备考中存在的种种缺憾,遵循解题的思维路径,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角度提出了正确地思考、一段多题型、内行地评析、及时地反思等矫治对策。

       自2018年起,压缩语段类试题出现于广东省中考试卷基础部分的压轴位置。近两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该题平均得分率在40%左右徘徊。除了这类题的难度偏大之外,一些教师在备考训练策略方面的缺憾是毋庸讳言的主因。或者企图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刷题”渐渐自悟解题经验;或者反复灌输一些所谓的“答题套路”,让学生在照搬答题“模板”的过程中得些分数;或者引导学生仔细剖析一道道例题的参考答案,奢望从中发现所谓的“答题秘诀”……凡此种种,都难以确保学生真正把握压缩语段类试题的思维规律,因而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备考效果不佳。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摸索和实践,笔者发现,只有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压缩语段类试题的本质特征,掌握各种题型的背景性知识并能活学活用,真正帮助学生实现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才能有效提高此类试题的备考成效。
一、正确地思考
(一)运用圈点勾画法读懂语段
压缩语段如同在池塘里捞鱼。池塘里既有大鱼这样的关键信息,也有小鱼这样的次要信息,还有水草、泥沙、石头、水这样的无关信息。压缩语段就是要通过读懂语段,辨析清楚蕴含于其中的各种信息;然后忽略无关信息,“捞”出关键信息和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有用的信息重新组合。如2019年广东省中考压缩语段題需要压缩的语段为: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散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纵观选文,总共5句话,有4句话都在谈论“来自广东的扇子”“风靡欧美”“畅销世界”的“历史”。如果能“捞”出这些关键信息,那么第1小题“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就不难概括为“广东的扇子曾经畅销世界”。
由于试卷不用上交,完全可以训练考生们用平时阅读教学时就已经熟练掌握的圈点勾画等方法筛选出语段中的有用信息。在这个意义上说,“压缩语段策略千万条,读懂第一条”。
(二)充分理解掌握背景性知识
其实,每道试题都有关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等问题的丰富的背景性知识。如2018年广东省中考题“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和“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前者“一句话”就蕴含着潜在的要求,即答案只能有一个陈述对象,只能有一种句末符号——句号、感叹号或问号,且符合“陈述对象+陈述内容”的句式要求;后者“修辞手法”就应当包括修辞手法的种类、内涵和运用等知识。再如2019年压缩语段第2小题“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无处、随时、不清风、动来、举起、消酷暑”,其中“对联常识”就隐含着“上下联字数一样,相对应的短语结构一致,上下联仄起平收”等要求。备考期间,应当将压缩语段类试题的每一种题型及其背景性知识透彻地弄清楚,才能准确地解题。
(三)根据相关知识熟练地思考
众所周知,高超的棋艺不仅需要牢固掌握必要的下棋规则和战术,更要在千百局的实战中逐渐领悟直至随机应变。掌握相关背景性知识如同掌握了下棋规则和战术,高超的解题技能必须在一定量的解题训练中才能逐渐形成。如2019年广东省考试大纲例题:
根据下面材料,给“搭棚的”下个定义。
拿建筑行当里专搭脚手架的架子工来说,这在北京可是出名的行当。那时候干这一行的叫“搭棚的”。办红白喜事要搭。那可真是真本事!拉来几车杉篙、几车绳子和席,把式们上去用不了半天工夫,四合院就覆盖上了。
根据下定义的背景性知识,不难理解需要定义的概念(或称“种概念”)是“搭棚的”,正确的思路是先找到这个概念的上位概念(或称“属概念”),然后再确定“种差”——种概念的若干特点。圈点勾画之后,不难发现“属概念”是“架子工”;“种差”则包括“北京”“那时候”“办红白喜事”“杉篙、绳子和席”等关键信息。最后,按照“种概念+是+种差+属概念”或“种差+属概念,叫做+种概念”的句式组合起来即可。如果有字数限制,还得进一步删去次要信息和可有可无的字词。
二、一段多题型
很多教师在备考训练时,机械地使用现成的教辅资料,往往练完一道题又开始了新的一道题,在读懂语段上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明确了训练目的在于透彻地掌握考情,并灵活地学以致用,就应该采用“一材多用”的策略,实现“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典型例题的作用。
(一)同一语段多套题
要真正读懂一个语段,需要花不少时间。如果就利用同一个语段,围绕近几年常考的题型设计不同习题,实现“考情全覆盖”,往往能收到较好的备考效果。如针对如下语段: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节目将传统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出现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歌曲,其中也不乏经典的面孔和声音,比如陈力在87版红楼梦中的《枉凝眉》和杨洪基老师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都是老歌曲,但是他们一张口就能把观众带回那个桃花底下读《西厢》的红楼梦中,又或者是群雄并起吞吐天下的三国纷争中。

      我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试题: 

  1.(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18字。(2分)(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这期节目做宣传。(2分)儿女情长、英雄气壮、如花美眷、干云霄、似虹豪气、劳牵挂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