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之马克思的独特视角及其哲学变革

作者:侯海中 更新时间:2010-11-11 10:0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马克思 异化 独特视觉 哲学变革
【职称论文摘要】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马克思站在非同于前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角度对异化概念及其理论做了详细的阐述与概括。为我们从价值评价和历史评价双层角度全面、准确的把握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以及它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马克思之前,霍布斯、卢梭、爱尔维修、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都曾研究过异化,但深入研究并建立自己的体系和理论的,在严格意义上而言除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及马克思以外别无他人。只不过在马克思以前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和使用都是唯心主义的,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不可避免的先天的弱点:一者,它们都仅是单向度思维,只关注主体自身活动的结果与主体自身的疏离,造成和主体相对立的异己力量,说的是一切从主体出发,但其结果总是与主体的愿望、利益相比照,这样做难免会对异化泛化,把不符合人类一切活动的预期结果和目的的失败、挫折都说成是异化,由此这一概念就失去了它自身所特有的意蕴,实际上已经在异化和对立化指间划出了等号。再者,马克思之前异化概念的范围所指代的内容都是非常狭窄的,大多研究者所针对的都是局部现象片面领域而不是我们常说的普遍行为与现象,就拿霍布斯和卢梭的异化概念来说,他们异化概念的主体就是国家,爱尔维修把异化归结为人的感觉和判断上的失误,费希特把“自我”与“非我”说成是一种异化关系,唯心性的精神上的异化是黑格尔的思想,他认为绝对观念为异化之源,即所谓的绝对理念在运动中异化或外化出自然界。费尔巴哈则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体系,用“人”代替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以“人”为中心建立起自己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神和上帝都是人的自我异化在观念上的产物,尽管他拥有非同于前人的众多独到见解和思想建树,但费尔巴哈只承认宗教上的异化,对其他的异化却避而少谈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马克思巨大的思想解放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思想领域发展的曙光,在历史的长河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异化概念作了唯物的、科学的说明,第一次真正的对异化及其相关的范畴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分析。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到底是什么?它与以前哲学家们所谈的异化相比,有哪些新的提升与发展?
  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简称为异化理论,指的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站在劳动、生产实践这个历史和现实的基点上,对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的劳动所发生的异化现象进行的分析和阐述,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主体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又变成了外在于自身的异己的力量,并反过来控制主体本身,也就是说人最终受制于自身所创造的外在的物。这一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和孕育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尖锐武器,包括四个主要的方面:
  (一)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
  就是“劳动者把自己外化在他的产品中,这不仅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并成为与他相对立的独立力量同时也意味着他灌注到对象中去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抗。” 一般来说,这段话被看作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基本概括。
  (二)劳动者和劳动行为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这一活动中,人的智力和体力都集中体现在劳动产品上,此外,通过这种活动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劳动者还感到了幸福和愉悦。但是,在异化劳动中,劳动的性质则完全改变了:“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劳动者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爽然若失。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 “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它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 劳动已经发生了异化,已经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已不是宽松愉悦的活动,已不是属于我们的幸福,相反它却成为了我们的包袱,成为了要想生活下去必须的和无法丢弃的沉重包袱。
  (三)劳动者和人的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是指人能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肉体和精神,是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去认识和改造外界的”的能力;“自觉”则是指在摆脱了最初的本能冲动和肉体初级需要的状态之后,能自由的在理性的基础和基点上自愿进行活动和处理事情的一种状态,可是异化劳动却把这种类和个体的关系给完全颠倒了,它使人把类生活及人的本质变成了维持个人生活和自己生存的手段,把人那里所存在的类生活本质给剥夺了,而且,与此同时,又把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贬低为生存、生活的手段,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从而人的类本质 ……不得不变成了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了维持他的肉体生存的手段。结果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就完全丧失了,变成了类似于动物一样的生存生活。
  (四)人与人的异化。
  在《手稿》中马克思没有多谈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但综合马克思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是这样的思想,人与自己所生产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与人的异化。也就是说,人与人的异化是产品、劳动及人的本性的异化的必然结果。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就必然的与他人相对立。对于这种异化,马克思把它称之为“人的自我异化”。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提升与发展
  针对马克思以前的异化概念所存在的缺陷,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概念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造、改变和提升。他从社会发展、人的价值追求及历史进步的多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人作为具有聪明智慧进行创造能力的高等动物,劳动可以说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能体现人的本质的创造性活动。创造了人,只是劳动的初始效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同样是劳动的巨大功绩,也正是生产实践中的劳动,在改变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所能支配的力量、适应人更好的生存的同时也在自然的改变着人本身---按照美的尺度塑造自己,劳动是人们满足需要、自由发展的源泉,是社会进步和发展成果的动力,社会的发展应充分体现和高度赞扬人的价值。然而,历史所展现的并不是我们按常理所设想的,是另一番图景:社会进步并不与人的福祉和质量成正相关关系,相反,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常伴之的是人的价值的贬损,以人的价值的贬损、降低和沦丧为前提:历史的进步我们不可避免的说是分工,但它带给人的却是压迫、强制和束缚;生产力的提高我们也却是得归于机器的发明,但悲剧却从此开始上演,使人变成了机器本身的一部件;私有制的发现在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方面确实起到了巨大的历史的作用,但同时阶级、剥削式的历史惨剧却一直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至此历史发展的巅峰---开放又创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比起封闭而固执的封建制度真真确确是历史的进步,但也产生了新的雇佣奴隶——工人。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资本论》中也可以看到马克思就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与人的价值的背道而驰作过相关的论述。他说:“资本来到世间,从来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暴力是每个孕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归社会的助产婆。它本身也是一种经济力” 。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伴之以人的价值贬损作了经典式地概括。他说:“难道资产阶级做过更多的事情吗?难道它不使个人和整个民族遭受流血与污秽、蒙受苦难与屈辱就实现不了什么进步吗?”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于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不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宗教、思想领域中到处可见,而所有的这些马克思最后把它们归结为劳动的异化,用“异化劳动”这个惊诧性的概念,表征了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贬损的同行并存的惊人事实。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