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从严治党历史经验探析(2)

作者:杨宏伟 更新时间:2016-04-19 15:0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西柏坡;从严治党;历史经验
【职称论文摘要】
健全党委会制度。由于各根据地、解放区长期处于被分割包围和相对自治状态,个人包办和个人决定重大事项的习气甚为浓厚,而且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中央的政策和指示得不到很好贯彻执行,不仅影响了中央的权威,而且严

        健全党委会制度。由于各根据地、解放区长期处于被分割包围和相对自治状态,个人包办和个人决定重大事项的习气甚为浓厚,而且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中央的政策和指示得不到很好贯彻执行,不仅影响了中央的权威,而且严重制约着革命的发展进程。为解决以上问题,党中央于1948年9月印发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都必须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高级领导机关的部、委、校、室,也要召开有领导分子参加的集体会议来讨论决定重要问题。并规定在此决策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同时,党中央注意到有了正确的规章制度,还不等于是真正健全了党委制,如果在工作方法上疏忽了,还是要发生问题的。为此,在1949年3月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总结报告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理论观点,系统阐述了党委会12种工作方法。健全党委制和党委会的12种工作法成为我们党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重要制度,科学具体地阐明了党委会在集体领导的原则下如何做好工作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领导集体与领导者个人、民主与集中等方面的问题,成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法宝。 

  实行党代会制度。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实现和扩大党内民主生活是一个重要方面。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00多万党员的大党,对于这样一个即将走上执政地位的大党,加强纪律性极端重要,是保障革命胜利的重要一环。而加强纪律性与发展党内民主又是相连的,如何保障广大党员参加民主政治生活的问题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为此,在党的九月会议上,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建立和扩大党内的正常民主生活的办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制度。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决议》下发后,各级党委按照党章定期召开本级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召开,使党内的民主生活更加活跃,进一步扩大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范围。更加有利于统一全党思想,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推动各地工作的开展。
严肃新闻宣传纪律。新闻宣传是党的喉舌,是党的政策的风向标。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西柏坡时期,有些地方的新闻媒体在舆论宣传中,由于态度不认真、没有好好研究中央政策、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立场,不请示、不报告,擅自宣传,出现了许多错误观点和言论。比如说有的通讯社和报纸,不加选择、不加分析、不进行严格把关,宣传报道土改中许多包含“左”倾错误的做法。诸如此类不正确的通讯或文章,影响着各级机关和群众对中央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和执行。为此,党中央下发了一系列指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舆论宣传纪律。1948年6月和8月,党中央专门发出了《必须以严肃科学态度对待宣传工作》和《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规定各地党报必须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并不得在宣传中将中央和受中央委托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任务的机关(即各中央局、分局、军委分会和前委会)处于平列的地位。相反的,必须公开向党内外声明:各受中央委托的机关,是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任务的。党中央还专门制定了关于舆论宣传工作的请示与报告制度,其中具体规定了宣传内容有不同于中央现行政策和指示的,均应事前将意见和理由报告中央批准的制度。党中央反复强调各中央局、区党委要切实加强报社、通讯社等重要宣传媒体的领导,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宣传工作。对于自己发行的报纸,必须于每天出版之前,由一名懂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志看大样,进行严格把关,改正错误观点后出版,坚决杜绝把错误观点和做法作为好经验在党报党刊上进行宣传的现象。
经验之三:开展整党整军运动,纯洁党的队伍
西柏坡时期,党中央高度关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党对象则是规模更大的基层组织,这些农村基层组织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到,能够监督到的,也因此这种整党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决定中国革命的向背,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西柏坡时期,为什么要整顿农村党组织?这显然与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息息相关。众所周知,1948年7—9月份,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掀起了彻底废除中国几千年封建剥削制度、变革中国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汹涌浪潮。进行土地革命,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问题,着力贯彻执行党内土地革命政策就是这些生活在老百姓身边的农村基层党员、党的干部。如果这个基层组织队伍不纯洁、作风不正,直接影响到土改工作的进程。
在全国土地会议召开之前,全国仍有三分之一的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已进行土改的地方也有夹生饭,不彻底。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党的地方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组织不纯问题。除混入党内的投机分子外,有些地主、富农出身的党员干部在抗战时表现很好,现在却跟不上形势,惊呼革命革到了自己头上,很难迈过土改这一关,成为半截革命者。他们阳奉阴违地阻扰土地改革,往往出现包庇地主、富农的现象。二是思想不纯问题。有些党员干部阶级意识模糊,执行土改政策不坚决,甚至袒护地主、富农。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跟上。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受战争影响,对基层党员尤其是新党员的学习教育抓得不够系统严格。不少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党性修养不高,突出表现为对党的群众路线缺乏认识、有个人主义倾向、容易滋长官僚主义作风和骄傲自满情绪、工作中忽“左”忽右。三是作风不纯问题。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村支书、村长等,严重脱离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搞家长制、一言堂,习惯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甚至欺压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私心膨胀,有多拿多占甚至贪污现象。

  因此,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讨论的另一个中心议题便是整党。同年10月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正式颁布后,整党与平分土地的工作同时在各解放区铺开。按照中央部署,各解放区纷纷开始进行。随着工作的开展,党中央及时总结并推广新鲜经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被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视为整党成功典型的“平山经验”。

         平山整党的主要做法是:首先,公开党的支部,在广大群众帮助下进行整党,把党的会议与群众大会合起来开;其次,就是从乡到县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赋予相应权力。这在当时被称为“开门整党”,这种做法也是在一次次关门整党,尤其是在整顿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过去农村党支部开会具有很强的神秘性,这样很容易被坏分子利用,隔离党与群众的联系,不利于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不利于广大群众的监督。把门打开,吸收具有一定觉悟的非党贫农、中农参加,使整党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由于有了群众的监督和对证,使得每个党员的阶级思想作风行为是否存在问题,很快得以查清。问题查清后,由党支部和群众提出处理好坏党员的意见,该奖励的奖励、该处罚的处罚,改造坏分子、瓦解小宗派。农村党的公开,并接受群众意见改造、教育党员,党支部不再包庇自己的党员,畅通了党的领导者与群众的联系,使得广大群众再没有任何顾虑地和党站在了一起。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