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脂精炼工艺的调整

作者:艾苏龙 更新时间:2010-09-21 10:3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油脂精练;工艺调整;工序配合;辅助作用
【职称论文摘要】
油脂精炼总的要求是:在保证油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成品油的得率,降低生产成本。合理选择油脂精炼工艺,充分利用各工序的辅助作用,便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油脂精炼的任务是将一定质量的待精炼油加工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油,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将待精炼油中的非中性油(甘三酯)成份去除,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成品油,也就是中性油提纯的过程。为此,对油脂精炼总的要求是:在保证油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成品油的得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工业生产中对效果不理想的油脂精炼工艺的调整也应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
  
  一、保证油品质量方面的调整
  
  精炼植物油品的质量须符合三方面的要求,即特征指标、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对于特征指标,只要待精炼油本身和在精炼过程中没有掺混现象,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对于质量指标,根据油品等级不同,有透明度、气味、滋味、色泽、水份及挥发物、杂质、280℃加热试验、酸价、含皂量、过氧化值、冷冻试验、不皂化物和烟点等指标;至于卫生指标,除砷、汞含量取决于待精炼油本身外,其它指标在高档油的精炼过程中,只要符合质量指标,一般都能满足要求,而在低档油品精炼中,有下列卫生指标应引起注意: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黄曲霉毒素、游离棉酚等。为使精炼成品油达到这些指标,根据待精炼油脂和所需成品油的不同情况,要相应采取过滤、脱胶、脱酸、脱水、脱色、脱臭(溶)、脱脂(蜡)等精炼手段。当一批精炼油脂的某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时,根据各精炼工序的主要作用,可参考下表的方式进行回炼处理。
  
  上表所列的只是精炼成品油因某项指标不合格,而需要回炼时可考虑的主要精炼手段,并不代表是回炼的唯一方法。在实际生产中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法,更不能反过来倒推产生这种质量指标不合格的唯一原因就是某一精炼工序。因为从衡量油品质量的指标体系来看,它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指标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如含皂量与滋味之间,酸价、过氧化值与烟点之间就存在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油脂精炼各工序之间也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一个整体,当某一工序操作不当时,其它工序的操作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加强后面工序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弥补上道工序不足的作用。因此,在考虑工艺调整时,须对引起成品油指标不合格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出导致油品不合格的真正原因,制定出最佳的工艺调整方案。关于各工序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工艺调整方法,在相关资料中都有论述,这里就几个有关工序间配合的一些问题作如下叙述。
  (一)成品油色泽达不到要求的工艺调整
  1.导致成品油色泽达不到要求的原因
  导致成品油色泽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待脱色油在脱色前经过不适当的高温产生色素固定;(2)脱色前脱胶效果不好,待脱色油含胶质多或碱炼后水洗未将皂去除完全;(3)脱色效果不理想,脱色工艺、设备及操作不当;(4)脱臭过程中产生了色素;(5)在某些生产一般要求的油品时,对色泽要求本身就不高,而毛油质量还可以的情况下,只通过碱炼来降低色泽时,碱炼操作不当等。
  2.工艺调整办法
  相应的工艺调整办法有:
  (1)改进脱色工艺操作,提高脱色效果;(2)加强脱胶或碱炼后的水洗操作,降低待脱色油中胶质或皂的含量;(3)修改脱色前的油脂制取和加工工艺,避免油脂中的色素固定现象;(4)调整脱臭操作温度、真空度、操作时间等参数,检查待脱臭油脂中各种杂质的含量;(5)提高碱炼时的碱液浓度,增加超碱量,降低碱炼温度,调整升温速度等措施,增强皂脚吸附色素的能力。
  (二)成品油烟点达不到要求的工艺调整
  烟点是指油脂在与空气接触的情况下受热时,肉眼能看见样品的热分解物或杂质连续挥发的最低温度。纯净甘三酯(即中性油)本身是不易挥发的,可见引起油脂起烟的原因是油脂中存在受热后本身易挥发的成份、易发生热分解而生成易挥发物质的成份或能促使油脂产生热分解的成份。一般认为在油脂中本身易挥发的成份可能是游离脂肪酸和低碳链的醛、酮;易发生热分解而生成易挥发物质的成份是磷脂、粘液、糖类、甘一酯和甘二酯等;能促使油脂产生热分解的成份是铜、铁等微量金属促氧化剂。
  1.造成油脂烟点达不到要求的原因
  造成油脂烟点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脱臭操作效果不好,没有将易挥发成份脱除干净,并使油脂发生水解或氧化;(2)脱胶过程不彻底,油中有磷脂等胶质存在;(3)脱酸效果不好,使待脱臭油脂游离脂肪酸含量偏高;(4)脱色过滤不干净,使待脱臭油中含有少量白土及其吸附物;(5)设备中有铜、铁溶入油脂中。
  2.工艺调整方法
  相应的工艺调整办法为:
  (1)加强脱臭操作,保证脱臭用直接蒸汽中不带氧化;
  (2)在脱胶过程中用磷酸脱胶,以减少油中的磷脂含量;
  (3)改进脱酸操作,降低碱炼后油脂的酸价;
  (4)检查脱色过滤设备及操作,特别是安全过滤的设备状况和操作;
  (5)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铜、铁等微量金属溶入油脂中,并在脱臭前后加入柠檬酸等钝化金属活性的添加剂,以减少微量金属的促氧化作用。
  
  二、成品油得率不高的工艺调整
  
  精炼成品油得率的高低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油脂精炼的每一工序都会存在油脂损耗,其损耗的大小决定着成品油得率的高低。精炼过程中的油脂损耗可分为不可避免损耗和可避免损耗,对于具体工序而言,又可分为由工艺方法决定的损耗和操作不当引起的损耗。当成品油得率不高时,应从生产方法、工艺路线和操作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
  在生产方法上,用特定油脂原料生产一定质量要求的成品油时,当既可以采用化学精炼,也可以采用物理精炼时,应先采用精炼得率高的物理精炼;在工艺路线上,需分析原料情况,合理地调整工序及其顺序,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各工序所能起到的主要作用,还要考虑其能起到的辅助作用,同时考虑该工序辅助作用的效果及所造成的油脂损耗,如碱炼的主要作用是脱酸,同时也能起到脱杂、脱胶及脱除一部分色素的作用,如果原工艺是将只使用了碱炼工序,而未采用脱杂、脱胶和脱色工序,当毛油含杂较多、色泽较深时,势必要使用较多的超量碱,使得较多的中性油皂化而影响得率,此时就应该调整工艺路线,增加过滤来脱除固体杂质,增加脱色工序以脱除色素,这样虽然工序增加了,但由于可以减少碱炼过程的中性油皂化损失,从而可提高精炼得率;在操作上,除要加强操作,尽量降低下脚中的油脂含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外,还应分析所加工原料的特点及成品油质量的要求,在保证成品油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各中间产品的质量指标,如在大豆高烹油的精炼中,可根据脱臭过程中所能脱除色泽的情况,降低对脱色后油脂的色泽标准的要求,这样可减少白土的用量,从而提高得率。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