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组群大学生问题比照及对策探析(3)

作者:朱震杰 更新时间:2010-12-17 21:3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高校贫困生问题;贫富组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职称论文摘要】
第四,对父母包办学习、就业前景的漠视。调查表明:你的择业问题谁做主,富裕生选择家长、没考 虑的占39.53%,高于贫困生25.45个百分点。富裕使部分大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入学准备、入学报到全部由家长代理,到校生活衣


  第四,对父母包办学习、就业前景的漠视。调查表明:“你的择业问题谁做主”,富裕生选择“家长、没考

虑”的占39.53%,高于贫困生25.45个百分点。富裕使部分大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入学准备、入学报到全部由家长代理,到校生活衣服不会洗,被褥不会叠,卫生不会清理,甚至连碗筷都懒得洗。在就业问题上,少数家长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已经为他们的将来做出详尽而周密的规划,绘制了人生的蓝图。“混个文凭”是这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最高要求。
  
  (二)富裕大学生组群异常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条件优越是产生富裕大学生异常心理的直接原因。很多家长整天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引导和性格塑造的责任,多以物质、金钱维系与孩子之间的亲情,造成家庭关系的物质化、金钱化。
  其次,社会环境影响是酿成富裕学生心理异常的重要成因。“金钱万能”诱使并术完全成年的大学生,好奇心驱使他们对社会糟粕中的黄、赌、毒、虚幻网络世界的迷恋等。有62.8%的富裕学生选择业余时间淡恋爱、上网、逛街、泡吧,足以表明富裕带来的副作用不能小看。
  再次,是媒体和社会太多或对贫困学生过分关注而很少去关注富裕学,的心理问题。如调查显示:对“衡量对人对事”持“是非对错”标准的占76.74%,低于贫困生5,57个百分点;持“事不关己,回避”的学生占16.28%,高于贫困生7.62个百分点。
  2.主观个人因素
  一些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从小就乘坐高级轿车,常与家人出入高档酒店享尽山珍海味,出门在外有家长或保姆侍奉,全然过着贵族生活,他们与父母沟通少,关系冷漠。到上大学的时候,除了要钱之外,再也没有与父母对话的缘由。这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和主客观现实认知的偏差和局限,影响着他们对社会整体的识别能力和判断是非标准。
  
  三、贫富组群大学生问题的应对策略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多因素组合的复杂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大学生各组群的不同情况加以系统化引导。
  
  (一)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积极为贫困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全人格是解决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异常问题的核心任务。
  1.解决经济困难,缓解因物质生活困窘而形成的心理压力
  高校应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奖、贷、勤、减、助”的不同措施,提高贫困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物质生活水平,解除他们的生活压力。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贫困生励志奖”和“生活困难补助基金”;设立和开发校内外不同的勤工助学岗位;成立并健全“校友协会”、“大学生互助自强协会”等组织,鼓励校友帮扶困难中的学弟学妹并提供日后可能的就业岗位。
  2.给予精神关怀,提高贫困生心理自助能力
  高校贫困生除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外,同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如期望受到尊重、渴望实现自我、盼望拥有爱情等。物质的短缺很容易使某些同学并发“精神贫困”。高校应注重扶贫与扶志的辩证把握,要采取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双管齐下的策略激发其上进心,要让贫困生明白“人穷志不短”的道理。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助、自信”的生活理念,养成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自强不息的品质。
  3.强化心理训练,提高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健康是贫困生克难制胜的根本保证。高校应结合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学术讲座、团队和班级活动等方式使贫困生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和途径,认知现实自我并建构崭新自我;通过典型事迹报告、先进人物宣传、励志成才征文等形式引发贫困生心灵深处的思考;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让贫困生了解社会和他人的帮扶和救助是扶弱济困,是不图回报的道义行为,贫困生应感恩图强、培养自己回报社会的能力。
  
  (二)家境富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部分家境富裕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危机虽不同于贫困生,但同样具有明显的“精神贫困”特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其心理异常问题的关键环节。
  1.用正反教材进行人生观教育,培育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国古代先贤孑L子曾要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北宋名相司马光以俭养德,率先垂范,深深影响着他身边的人。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在社会调查中发现,富翁罗斯-柴德把身后所有的财产留给儿子拉斐尔,但儿子在继承财富的第二年,就因过度吸食毒品死于纽约一处人行道上,年仅23岁。先辈赐予的“金饭碗”,只能享乐一时,不能享用终生。
  2.进行道德操守教育,增强抵御物欲诱惑能力
  高校必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道德规范教育,有针对性的利用现代媒体进行警示教育,聘请政法专业人士结合社会和身边的现实范例进行法制教育,解析道德失范对人生命运结果的必然影响,组织和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案例分析会、研讨会、辩论会”等道德操守综合教育,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上对大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使富裕学生从社会映像中反思自己,自觉检点自身的行为与习惯,步人健康成长之路。
  3.施行理性消费引导,弘扬爱心奉献精神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提倡节俭消费。其次,鼓励学生参与“爱心救助、扶危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真情奉献如同“道德储蓄”,往往会使助人者与受助者终生受益。再次,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大德育综合教育网络”的功能,多与大学生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包括消费道德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教育。从而形成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还应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训练身体力行的劳动意识。
  总之,高校大学生群体是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其数量数以千万计,其范围涉及城乡千家万户、社会各个阶层,其重要性关乎国家发展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从大学生群体中既具典型意义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人手,在对贫富组群大学生问题的比照中探索发现不同组群生存特征和问题归因、分析研究问题的类别和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对策,构筑积极健康的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大环境,使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追求的永恒总体目标。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