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2)

作者:八度论文中心 更新时间:2010-09-26 08:1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工会;路径选择
【职称论文摘要】
经济全球化还使全球劳动者世界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本在无国界地扩张、流动和联合的同时,劳动者世界却陷入矛盾、纷争和分裂。在资本的威胁下,发达国家工会指责发展中国家工人,压低了他们的就业条件,加


  经济全球化还使全球劳动者世界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本在无国界地扩张、流动和联合的同时,劳动者世界却陷入矛盾、纷争和分裂。在资本的威胁下,发达国家工会指责发展中国家工人,压低了他们的就业条件,加剧了他们本国工人的失业状况。因此,出现了在劳工标准问题上发达国家工会与本国政府同持一种观点的奇异现象。当阶级利益和民族国家的利益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各国工会的维权就不仅仅是一国工会自身的事情了。
  国际资本的强势地位和发展中国家劳动的弱势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国工会必须要以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各国工会的国际间合作,以更有效的方式缓解劳资冲突,维护职工权益。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关系的新变化,2006年中国工会鲜明提出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维权观,表明中国工会直面资本挑战。展现出以更加鲜明的姿态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中国工会坚持“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对外工作方针,抓住国际工运格局变化的契机,坚持以我为主,在独立、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物的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发展相互尊重、友好合作、民主和谐的国际工会关系。2004年-2008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与世界工联、非工统、阿拉伯工联、拉美工人中央工会等部分国际和区域友好工会组织成功举办了四届“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论坛围绕国际工运和国际劳工领域中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同时,中国工会与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大国工会的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不断扩大的交流,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与周边国家工会、亚非拉友好工会以及未建交国家工会的交往也取得了新进展。
  
  三、面对用工制度改革对劳动者的冲击。中国工会明确以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为其基本职能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劳动者的影响首先是透过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发生的。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难进行的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这是由于当时国有企业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的地位,非国有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几乎为零。为此,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一推再推,直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才从农村转向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此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纵观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可以说改革对劳动者利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职工身份的变化。70年代末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放松政府管制、促进私营部门发展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直到90年代后期,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仍然与20年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即职工基本上不能被解雇、职工工资基本上不能根据市场行情进行调整、管理人员基本上不能被免职或降职。这就是国有企业的“三铁”。国有企业的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更增加了职工身份的复杂性。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职工的待遇有两个特点,一是低工资、全福利,二是享有企业保障而非社会保障。为了尽量不触动国有企业职工的利益,这方面的改革也是一拖再拖。
  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置换,哪怕实行彻底的非国有化,改制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仍然面临重大阻碍,这个阻碍就是国有,企业冗员较多、机构臃肿,企业必然要缩机构、精简人员,而这就会遇到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的强烈抵制,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永久就业地位是政府赋予的、国家干部身份是政府批准的,如果要生硬地剥夺他们的这种身份,其抵制的强烈程度足以导致国企改制失败。企业明白,必须要在产权置换的同时,对职工进行身份转换,必须把职工身份置换与企业产权置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当然,必须要对转换身份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才能勉强让职工同意进行身份置换。由于转换身份所获得的补偿是以工龄为基础的,所以职工转换身份也被称为“买断工龄”。
  “买断工龄”从2000年前后一经推出。转换职工身份的做法便在地方上迅速蔓延。通过国有企业改制使职工由“企业人”变成“社会人”。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工身份置换或身份转换,又被称为理顺职工劳动关系,或者被称为解除职工与原国有企业的具有永久就业性质的劳动关系。
  非国有经济中劳动者和农民工的身份尽管没有经历这样的转变,但是,当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也面临着一个自身利益如何维护的问题。
  对劳动者而言,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就是其身份转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的广大劳动者是经济体制转轨成本的承担者及利益受损者。劳动关系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受益者和受损者实际上就是国际经济中的强资本、弱劳动的具体反映。
  总之,经济全球化和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发生转换,其利益需求也从原来的政治利益为主,转向经济利益为核心的需求上,例如,自由择业、平等待遇、工作安全、自我实现等,与此同时,劳动关系的确立采取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等契约手段。随着收入分配市场化,劳动者收入问题逐渐成为劳动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与之相联系的劳动就业问题则是关系到劳动者能否保证其基本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关系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活能否稳定的问题。
  劳动者身份转变带来的劳动关系的变化,给中国工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工会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关键就看能否适应新形势下这种复杂多样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工会也是在这种倒逼机制的作用下走上了一条适应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道路。这种变化在客观上要求工会要改变自己的身份及职能,因为工会是特定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具体地说,是特定劳动关系的产物。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工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也是工会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主要手段,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因此,直面企业改革过程中劳动关系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我国工会明确将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尤其在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用工制度和劳动者身份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工会进一步强化了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的力度。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