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应用型高校教师哲学体系的维度和路径(2)

作者:王娇艳 更新时间:2017-09-22 13:5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应用型高校 高校转型 教师发展 哲学体系
【职称论文摘要】
高校转型是文化重建,其途径一是由外向内重构学校文化,即从技术层面,包括政府政策、学校规划、校企合作、媒体舆论等着手,直至达到深层转型,体现的是由外向内的改变;二是由内向外的重构,从深层次改变教师价值

  高校转型是文化重建,其途径一是由外向内重构学校文化,即从技术层面,包括政府政策、学校规划、校企合作、媒体舆论等着手,直至达到深层转型,体现的是由外向内的改变;二是由内向外的重构,从深层次改变教师价值取向。
4.行为选择。教师行为选择是从个体需要出发形成的符合自我认知结构的角色观念体现。个体行为选择是由“本我”和“超我”两种动机双重作用的结果,“本我”动机是个体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我需要或获得一定的利益产生的动机;“超我”动机是个体以“社会”为中心,为实现社会价值,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利益而产生的动机。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取决于内在需要与外在目标的统一,是教师个性需求与职业角色规定和期望相结合的产物。主导高校教师需求的精神性特征表现为在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渴望自身的付出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期望享有较高的社会荣誉,最大限度地体现自我价值。
转型背景下,面对高校职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学科地位的归属矛盾,教师个体需求呈现出多维特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推进,教学过程日趋复杂,教学目标也随之转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效激发高校教师的内驱力,使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一种持久的心理体验和需要尤为重要。
三、转型高校促进教师哲学体系建设的路径
1.树立职业信仰。职业信仰的树立离不开对教师个体和体制的双重审视。首先,教师作为转型高校职业教育的参与者,应充分挖掘职业教育的价值,确立积极的职业认同,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社会发展对专业的需求,明确发展方向,逐步形成职业信念,调整教学行为,符合转型要求。其次,现代教育体制要为教师职业信仰提供一系列制度保证,注重教师内在职业信仰的构建,注重教师对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影响,避免出现教育丧失形而上的精神追求、教育目标狭窄等问题。
2.多层面确立高校教师专业身份。教师身份的形成过程既包括教师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对自己的认知,也包括他人对教师的理解和期待。教师层面,教师在与学生的不断交往中得以确立身份,教师因为有了学生的需要,才形成了自身的尊严。然而,一些地方院校教师日益处于尴尬地位:学生认为学科实用性不强,学而无用,与教师缺乏互动,教师“被需要”缺失,产生身份焦虑,陷入身份困境,自然难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教师要摆脱身份困境,首先应摆脱语言灌输机器的定位,将教学看作有意义的、能體现自身价值的活动,善于组织课堂教学,放权给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满足学生诉求,获得学生认同;其次要在反思中重新把握和理解教师内涵,对学生负责,构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关系。高校层面,地方院校应在政策保障下建设完善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帮助教师在职转型,努力开发教师职业发展的潜能,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教学安排,增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提高教师对自身工作效能感和价值观的认知,帮助教师塑造新的自我。国家层面,应完善关于教师专业性的规章制度,为教师专业身份确立提供框架指导和政策保障,对教师进行转型指导思想和价值观的渗透,达成价值共识,为教师塑造积极自我创造条件。教师身份随着社会进步而动态发展,随着教学改革和高校转型发生变化,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为教师身份转变保驾护航。此外,地方高校面临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转变。广大教师要成功转型为应用型教师,充当的就不仅仅是教师的角色,还应是教材的设计者、行业企业的合作伙伴、学生行为的研究者和评估者。转型为教师身份重构提供了契机,只有制度科学规范,教师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改革,设计符合转型要求的专业发展路径,使社会认同与教师个体认同达成一致,进而完成自我身份的重构。
3.改变教师价值取向,顺应高校转型发展。教师价值取向不仅包括教师自我价值取向,还包括管理层面、学生层面、课堂教学层面的价值取向。地方高校将“转型是学校发展的必要途径”作为提升学校生命力的价值信念,改革创新成为学校教师共享的价值目标。首先,社会和高校应为教师提供应对转型的帮助和长久的安全感,促进教师认同转型。转型凸显的矛盾是观念滞后,如果教师将转型看作上级管理部门安排的任务,而非学校发展的必需,则会极力维护原有的价值取向。教师实践行为是价值取向的外化,管理部门要通过行为反应诊断教师价值取向,保证学校转型顺利进行。其次,应完善教师职后教育培训制度。在社会价值取向主导下,当前的教师职后教育采取国际交流、教学研讨、跨专业合作教学、校企合作等形式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侧重教学知识与技能传递,目的是把教师培养成学科专家,却缺失了对教师生命价值的追求。教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必然要与社会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实现双重价值统一必然要尊重生命价值。职后培训制度应以生命价值为核心,更注重教师如何构建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把教师看作独立个体,让教师在自我发展实践中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进而创造性地处理教学问题。
4.有机结合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激发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选择。针对教师的主导需要和教师行为选择的多元化态势,地方院校应制定符合教师特点的具体考核评价体系和反馈制度。教师个体的利己性特征决定了管理制度要充分尊重和维护教师的本我利益。管理制度规定了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即行为选择的底线。学校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会使教师在自我动机支配下,把个体的行为选择控制在管理制度范围内,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单纯的管理制度难以发挥管理的本质,激发教师的自觉性,使教师产生利于社会的行为,需要导入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通过社会价值观和学校理念影响教师行为,内化职业道德,使教师自觉选择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因此,实施与教师主导需要相匹配的以精神激励为主导的制度创新,利用道德、意识形态、价值信念等文化理念约束教师行为,能使管理制度外在激励转化为内在需要,促进教师的行为选择与应用型高校的基本职能相统一,这也是教师发展本身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