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研究(2)

作者:赵清 更新时间:2010-10-15 22:0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高校科技;科技管理;内容创新
【职称论文摘要】
(一)立足国内国际科技前沿 北京高校科技发展应密切关注科技前沿,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结合北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瞄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特色方向,聚积更多的北京科技


  
  (一)立足国内国际科技前沿
  北京高校科技发展应密切关注科技前沿,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结合北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瞄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特色方向,聚积更多的北京科技原始性创新、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力量,争取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实现重大的突破。
  
  (二)以“创新”、“知识”和“智慧财产”管理为主线
  从历史演变来看,研发管理向来是科技管理的重点之一,“创新管理”自然成为科技管理的核心课题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加工、转化、扩散、交汇和再创新,“知识管理”课题成为科技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创新的形成、知识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才能落实财产权的归属和利用,“智慧财产管理”成为科技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里,“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和“智慧财产管理”将成为北京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三大主题,形成科技管理的主线。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北京市教委已经建立了“知识管理基地”,但在全市高校科技管理层面还未实施“知识管理”,未来还有大量的管理基础工作要做。
  
  (三)以科技人力资本为中心
  从资本与劳动要素增长、技术进步、知识发展到人力资本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演绎轨迹,经济学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揭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不少经济学家在这一理论研究过程中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全国科技管理一般模式一致,北京高校以往的科技管理中人本管理深度不足,没有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科研主体的管理上,而是重视细微的科技活动管理。比如,偏重于课题申请管理,重视财、物的管理。今后,北京应把明确“科技人力资本”作为科技管理中的中心工作,应鼓励高校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在高校科技人本管理和组织管理上不断创新,支持这些高校参与全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科技合作计划和人员交流。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进一步探索“产学研结合组织”、“分散式多功能跨领域创新团队”等创新主体及其组织的发展之路。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创建科技管理新模式
  围绕“科技创新管理”的各项领导、规划、组织和控制工作的开展历史由来一久,但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多依赖比较传统的会议、电话、文件(纸面)等工业经济时代的工具,不利于知识积累、转化、扩散和知识的再创新,相比信息化和网络化工具而言成本很高。在此条件下,加上科技体制和机制等因素,我们很多地方在科技管理上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而且希望无论应用开发技术研究还是基础研究都能尽快出成果,许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实施效果实际很差,出现了诸多不适应。不同的科技活动需要不同的管理制度,在传统的管理手段下,保持管理制度的弹性由于信息的缺乏往往很难做到,难以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下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化、精准化的发展要求。目前,北京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在网络化、信息化等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基础,北京高校绝大多数都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但在各高校之间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基础性科技数据库和资源库的开发和共享,以及科技主体之间的互动,高校与科技人员之间的互动还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亟需加大力度,在全市范围内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上下大功夫,以实施信息网络设施与功能的互联共用,满足科技活动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分用户、分地区管理的发展需要。
  
  三、北京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
  
  高校无论是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主体,不仅是创新信息、技术、资源、人才的聚集地,还是城市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不仅是新知识与新实践诞生的摇篮,还是影响创新型城市人文发展的风向标。北京高校科技部门近期需要围绕学科发展、创新平台和知识创新三大主题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一)抓好学科建设
  学科是高校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基础。高校学科是集教学、科研、拔尖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体。纵观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社会各方面的每一进步以及任何一项新兴产业的诞生,都和某一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所以,学科建设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特色和创新的学科,要实现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是不可能的。
  北京市每个高校都应当在自身优势学科上长期、持续地努力。在现有学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一是继续壮大北京各高校重点学科的传统优势,形成结构和布局合理、特色和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体系;二是瞄准北京发展所需的前沿科技,打破高校和部门界限,推动学科群建设;三是发挥北京高校多学科优势,开展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培养新的学科生长点。
  
  (二)搭建创新平台
  在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大步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成为城市创新要素聚集与创新转化的战略枢纽节点。与之相适应,需要构建以“开放共享、激励创新”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创新平台。创造性地推进“科研基地——创新平台”建设。以“壮大优势学科、服务首都发展”为主线,打破北京市高校界限,推动“产学研”发展,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集“科研、教育、转化、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提供高效的社会服务。
  
  (三)促进知识创新
  对科技创新、社科创新,以及创新知识传播、转化和再创新予以系统性的知识管理,将成为推动高校科学技术发展、创新人才培养、高效服务社会的重要突破口。
  以现有的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为依托,未来将以“创新”、“知识”和“知识产权”管理为主线,以科技人力资本及团队发展为中心,以科研、教育资源整合为契机,以科技信息化和网络化为手段,围绕“学科群”做好北京市高校“知识创新”管理,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科技管理的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