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广播“传播中国好声音”科学方法探析(2)

作者:张亚楠 更新时间:2014-11-05 13:1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国际传播;传播中国好声音;与时俱进;创新
【职称论文摘要】
(一)传播内容的与时俱进 在豪萨语广播建立之初,豪萨语广播部的节目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国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中国时事或者国际纵横以及两个专题节目。新闻版块中,国内新闻的比例远远大于国际包括非洲新闻的比例

     (一)传播内容的“与时俱进”
  在豪萨语广播建立之初,豪萨语广播部的节目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国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中国时事或者国际纵横以及两个专题节目。新闻版块中,国内新闻的比例远远大于国际包括非洲新闻的比例,并且国内新闻的选择也倾向于国内媒体统一选择的类型和内容,对内性较强。同时,豪萨语广播部制作的专题节目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卫生与健康”、“中非彩虹”、“学中文”、“中国文化”、“社会生活”、“中国百科”、“经济纵横”、“中国成语故事”、“中国旅游”、“听众信箱”等,从节目标题上就可以看出,专题节目大多冠以“中国”的字样,目的是向广大听众朋友介绍中国社会的最新发展变化。而且制作专题节目的工作人员都为国内工作人员,在选材、制作节目时大多会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角度进行工作。但是如此直接、大量、缺乏贴近性的传播“中国内容”,极大地忽略了受众在收听节目时的感受。
  豪萨语部在与听众及时沟通的基础上,决心对节目内容进行深刻改革。经过内部讨论,外部调研,豪萨语部于2011年对广播节目内容进行改版,新版豪萨语广播节目更加注重选择符合中国立场,能够更好地反映非洲现状的新闻、热点时事和其他资讯,并通过软性谈话类专题和音乐节目,让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除保留《每日汉语》等受欢迎的部分传统节目外,新版豪萨语广播增加了《魅力中国》《Fatimah故事屋》和《妇女儿童》等多档软性节目。同时增加了驻外记者发回的报道,并充分发挥外籍员工的作用,让每一名外籍员工参与节目的策划、采访和制作,努力使节目从内容到形式更加贴近受众的需求。新节目自改版以来,受到听众的极大关注,纷纷来信、致电来表达对新节目的喜爱。
  (二)传播方式的“与时俱进”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传播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在新时期国际传播发展的大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不断迎接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自身的革新。
  围绕国际台“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发展战略,豪萨语广播部也积极投身创新传播方式方法的工作中。由单一的传统广播传播方式,逐步发展为广播与在线同步传播。2004年10月1日,豪萨语网站正式发布。在及时更新新闻资讯的同时,也同时发布广播专题节目的相关内容。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豪萨语也及时更新网站资源,在发布文字稿的同时,也配以图片和音频,以增加网站的丰富性,并且增加了网友留言的版块,及时与在线网友沟通,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同。除了在网站上发掘创新资源,豪萨语广播利用当前最火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地位。2013年国际台豪萨语广播部在facebook上创建了账号,创建后仅一周,粉丝就突破了一千。受众都愿意用这种快速、简洁、直接的方式与豪萨语部及时沟通,大大提升了国际台豪萨语广播在受众地区的影响力。
  (三)本土化传播的“与时俱进”
  本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和特征,是当今世界媒体集团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之一。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需求,传媒业在全球化扩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本土化道路[4]。在笔者看来,本土化传播不仅仅是研究如何提高传播贴近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受众的思维方式来接受传播的内容,消除由于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
  豪萨语广播在这50年的发展中,也着重以“本土化”传播为发展方向,力求以受众更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传播内容的选择上,以贴近受众的民族文化和习惯为基础,要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使得受众更愿意来倾听来自其他国家的声音。提高外籍员工的数量,有利于缩小语言语境上的障碍,把握文化上的细小差异,更易于了解本土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程度。同时建立海外记者站,直接、迅速地熟悉和了解受众国家和地区的人文环境,再加上聘请海外报道员,使得豪萨语部的本土化传播得到快速的发展,受众对其的认同度也逐步提高。
  四、未来如何在对非广播中“传播中国好声音”
  (一)加强主流媒体内容建设
  主流媒体应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保证新闻报道的即时性、独家性、权威性和无遗漏性,尽量做到世界大事发生时首发有我,第一时间、现场、独家报道重大突发事件,全天候及时报道国际新闻,做到突发事件的“先声夺人”。广播是我国对非洲地区主要的媒体传播窗口,应该一直坚持“新闻立台”,增加国际和非洲新闻的首发率,对国际热点和突发事件尽量做到先发、快发,并及时把中国的观点和立场传播出去,使我们的声音在国际舆论中占据有利地位,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二)传统传播手段与现代新型传播手段相结合
  在当前新媒体飞速发展的环境下,除了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传播能力,更要重视加大运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新型传播媒体手段,做到传统传播手段与新型媒体手段相结合的全媒体综合传播。即在对非广播中保持传统广播手段传播的同时,应积极开拓创新思路,加强数字广播、网站宣传、博客分享等现代新媒体传播能力,吸引受众参与互动,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同时加大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力度,发挥传统媒体长期积累的内容、品牌等优势,运用新型媒体手段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共同发展。
  (三)创新传播策略和方式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应突破陈旧的对外宣传模式,不应局限于传播中国事务,应强调用中国价值审视国际事务,通过全球的报道传递中国价值。国际台豪萨语部在信息传播的同时,应创新传播策略,运用合适的传播方式来传播中国声音。应改变“以我为主”和“盲目灌输”的表达方式,充分考虑受众的需要,采用受众更易接受的方式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价值观念等融入国际传播的内容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如2013年国际台豪萨语部与影视译制中心合作,译制了中国首部豪萨语版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豪萨语版《北京爱情故事》于2013年9月18日起在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豪萨语频道播出。这是对非传播创新传播策略和方式的一次大胆尝试。节目播出以来引发当地收视热潮,观众对这部反映当代中国青年情感与奋斗经历的电视剧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剧中所展现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非洲观众大开眼界。在非洲观众的一致赞誉声中,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也悄然建立在非洲人民心中。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