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绘画中苦难现实类作品稀少的原因

作者:邵珠春 更新时间:2014-03-04 19:2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古代绘画 苦难 思想观念 现实
【职称论文摘要】
通过对比中国古代绘画和现代绘画,笔者发现,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很少有关苦难现实的描绘,尤其是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而在今天的艺术作品里却是相当的普遍。笔者试着从绘画的历史与功能、画家的思想观念与群体构成以及时代选择和审美意象等几个角度做简要的论述,并试图找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宗教绘画和文人绘画,无论是哪种绘画形式,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各成体系,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吸收和渗透。虽然形式各异,但在题材的选择上都无一例外地极少描绘苦难的现实,这既是美术在历史中功能的体现,也由其服务对象所决定;既是时代的选择,也和艺术家的群体构成紧密相连,是以上几种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
  一、绘画的历史功能 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从原始社会的岩画,直到元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绘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经济社会状况、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差异,绘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其功能和作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先后经历了从先民时期的实用功能向礼教、宗教和怡情等几种功能的变化。
  古代绘画主要是借助形象彩画,使人知礼数,其功能在于助政治、固君权,其用意大体不出“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孔子所提出的在艺术中要达到“美”与“善”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以实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标准。“美”与“善”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应该是美的,而内容应该是善的,因此,为了使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就必须要对艺术本身进行规范,以使艺术情感合乎“礼”的要求,其内容合乎“仁”的要求,也就必须要包含道德的内容。在后期的画论中无不体现出这种思想的影响,如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论述:“图画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此话影响之深,波及至后世久远。唐代朱景玄在《名画录引》曾说:“画者圣也,该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明之不照……其力也,西子不能掩其狎,其正也。嫫母不能易其丑。故台阁表功臣之烈,宫殿彰贞节之名,妙将入神,灵则通圣,岂止开厨而或失,挂壁则飞去而已。”进一步肯定了绘画的教化作用和巩固君权的道德规范作用;而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则既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作用,又重视“指事绘形,可验时代”的认知作用,并提出“怡情悦性”的审美怡情的作用。以至于唐以后直至元、明、清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文人画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而绘画的功能也因文人参与绘画创作的过程也越来越趋于“怡情”说。
  与传统绘画不同的是,在传统文学表现中却有着大量苦难现实的描绘,如白居易的《卖炭翁》、郑板桥的《逃荒行》《还家行》等。因此,总结来说,中国古代绘画在儒家统治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把艺术和政治教化紧密联系在一体的传统,在本质上实现了统治阶级宣扬忠君和统治人民思想的工具;而另一方面,由于同时受到道家和禅宗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怡情”作用也得到了发展,在陶冶心性、提高品位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正因为中国绘画在历史中的这些功能,中国古代绘画中才很少有苦难现实的描绘。当然,如果非要找出有关苦难的描绘,那恐怕是一些反映历史上外族入侵,又因为汉族政权统治者无能使人民遭受痛苦的历史故事画,如《文姬归汉图》《明妃出塞图》等,这些描绘的内容也仅限于王公贵族相逢或分别的场景,并没有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二、画家的思想观念与群体构成 古人在绘画作品中描绘的大多是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即便同样是对山村野夫的描绘,在古人眼中其形象也会化为隐居山林的高士,不仅如此,古人同时也会将自我幻化成隐居山林的高士之一,所以,在这一点来讲,古人是生活在精神层面上的,或者说古人更追求精神生活的完美,正如刘禹锡名篇《陋室铭》中描述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理想生活状态。也正因此,在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我们很难看到古代画家对于苦难现实的描绘,反而超越这层物质的贫乏而迈向深层的哲学与精神的满足,进而把绘画当作隐居时“吟咏情性”的工具。这也与白居易等论诗既重视现实,又不蔑弃“吟玩情性”“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相呼应。同时,中国人本性向善的人格修养和理想主义的生存状态决定了古人有意回避对于苦难现实的描绘。
  而今天的人们对古人的推崇也往往来自古人的诗词和绘画所描绘的意境,倘若今天的人们真的回到过去,那面对的将会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生活,习惯了电脑、手机等现代化生活便利的人们是无法想象古人那种幽暗、封闭的生活状态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古人的诗词和绘画也是对于现实的一种逃避。也必定是这个原因导致古代的文人在绘画中不会去现实地反映当时那个社会的现状,因为古人认为那样的现状不是理想的状态,只有“竹林七贤”似的生活状态才是理想和洒脱的,因此也就不会去如实地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另一个原因,如果我们将古今的艺术家做一下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古代从事绘画创作的大都是一流的文人,而今天从事绘画的人则多种多样,更多的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古人是无法比拟的,也因此造成了今天社会的人们无法再有古代文人的那种心境与追求。如果说古人是逃避现实追求隐的生活,那么今天的人们则是放大现实而追求显的生活;古人追求的是意境深远、空谷幽兰的理想生存状态,今天则是对现实不满的直接体现。因为今人活的现实,注重物质的享受,因而缺乏精神性的追求,这一切也导致了今天的某些人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多画一些媚俗与欺世之作,或为博得喝彩而表现的一些社会变态类的无病呻吟。因此,两者相较,今天的人类虽然生活在信息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却远比古人的精神世界痛苦。
  因此,如果说古人和今人的艺术都是一种再现的话,那么古人再现的往往是“心”,是“理想的状态”,而今人再现的则是“物”,是“现实的非我状态”。
  三、时代选择与意象审美 “在一个自由而多元化的环境中,受众可以按照个人意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什么是与己有关的,什么是有趣的,而无须理会哪些令自己不快和不确定的内容。”在对待绘画的题材选择上,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一个审美标准,从题材选择、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一个内在的尺度;同样,每一个个体艺术家也都会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审美尺度相适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是所有的判断都是有关美的判断,这种过程也许只是一个比较的过程,而并不能将某个时代的艺术归结正确或错误的判断,这种时代赋予的特征仅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样式和偏好。如何判断即能清晰地明了中国古代绘画为何没有苦难现实的描绘,缘在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性与写意性,中国古代绘画从一开始就缺乏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气。其次,从古今绘画服务的对象来看,古人的艺术是形而上的,是对自我的精神观照,绘画的服务对象多是上层社会的文人士大夫,绘画也多为宫廷服务,或者干脆“聊以自娱”、“借物抒怀”,以寄托个人的精神节操,今人则往往是形而下的,是为生存、为大众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导向上,古人的绘画将人引向单纯、崇高、淳朴和高尚,今人则将人引入对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