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声唱法对中国的影响及发展

作者:唐亚平 更新时间:2011-03-13 14:1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影响,发展,中国,唱法,美声,浅谈,
【职称论文摘要】
二十年代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从而使中国声乐艺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由此引发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 “土洋之争”。由于“土洋之争”旷日持久,严重影响了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我国的声乐水平始终

 美声唱法作为西方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殖民文化向世界扩张的总趋势下向中国输出,中国的文化精英作为改变旧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认为学习西方、以西方文化为楷模是正确的途径,主动接纳引进西方文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435页)指出:“西方音乐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其渠道一是通过外国传教士等带来的宗教音乐及教会学校的音乐课,二是清代末年中国留学生从日本传入。”认为“改造音乐必须输进欧乐以为师资”(437页)。”,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极大的不足,概念不清,不重视科学求证,只讲究空疏中庸,知识不系统。中国传统唱法不科学,应以西洋唱法取以代之”。“若不用新法子来分门研究音乐”,不“利用西洋音乐科学方法”来辅助改进中国旧乐,永远也达不到“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预期目标,其结果只是“万事不如人”。对于接受过西方音乐文化教育的他们来说,中国音乐显然不是“新”;唯独西方音乐才是他们心中的“新”。
  美声唱法作为西洋音乐的组成部分,系统进入中国后对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萌生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国歌坛的一种主流声乐式样。特别在知识界的观念上,已确立了它的主导地位。但从占中国总人口80﹪以上的工农大众的社会音乐生活来看,美声唱法影响力却又非常有限,至今西洋唱法的艺术情趣与广大群众审美情趣之间,仍有很大隔膜与疏离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洋唱法融入我国文化的进程是缓慢的,它似乎还是一位尚未正式“落户”的外来客。在歌唱形式和歌唱方法上深受西洋音乐美声唱法影响的中国近现代歌唱艺术,在唱法上同样显得缺乏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理性层面文化底蕴也欠深厚。从根源上来分析,这一切的成因,均在于远离本土文化土壤。我们知道,成功的植物移植,须培育新的种苗使他处之物能适应本处之土壤。更何况西洋唱法进入中国乃是一种“文化的移植”,根植于我国文化土壤是生长的根本途径。纵观西洋唱法进入中国的百年历史,其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游离于中国土壤之上。
  20世纪30年代美声唱法融合于抗日救亡歌咏,是一种巨大的政治文化的驱动,唱法的调整是一种潜意识的“适应”,缺乏理性的自觉。
  建国后的向民间学习,其主导动机是了解民间的乐风,在风格上增添某些中国色彩,在学习方式上不是研讨是“熏染”。表面上看注入民族特色是发展了自己的音乐文化,心中的理想标准却自觉不自觉的倾向于西方文化.而另一方希望改进自己文化的雄心,似乎也是存在着一种狭隘民族主义心态在起作用.这种情形的产生,有历史和民族情感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来自对自己传统文化历史内涵的无知和偏见。
  当代的民族唱法的实践,实质上是运用美声歌唱之法变革中国传统的民间歌唱。是近百年来“以西为师”观念的延续。在民族唱法的问题上,有人主张发声的“科学性”;也有人主张全盘西化,唯意大利声乐学派是正统,还有人主张固守民族的传统,拒绝向外国学习等等。例如,有人认为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因其科学性为世界所公认,成为世界各国声乐家竞相学习、研究的科学唱法。不论你是哪个国家,什么民族,只有你掌握了美声唱法后,声音才能尽善尽美,才能尽善尽美演唱好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的古今声乐作品。我不同意上述种种观点,我认为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来说,任何只强调某一方面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我认为,我国民族声乐唱法本身便具有符合、适应我国歌唱语言、民族风格的科学性,我们要吸纳国外与我们的民族唱法不同类型的唱法中的科学性,但必须重视民族传统的咬字、吐字、润腔、呼吸应用等与美声唱法不相同的独特规律。民族声乐应具有民族的风格、民族的语言特色、民族的审美观念、民族的情感,它既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又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人民的生活情感,引起听众的内心共鸣。为西洋唱法的中国化提供有益的参照。
  原生态唱法的出现,是否能引起美声唱法中国化的思考,尚有待观察、实践。所谓“原生态民歌”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传唱的、较少受影响的、风格纯正且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保留下来的作品。生活化是原生态民歌首要的、同时也是最为本质的特点。生活本体的一部分,它是附着在某种特定的生活状态里面的,甚至还没有从中抽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因此也不会有专职的创作、演绎和教学人员,这就决定了原生态民歌只能是集体创作、口头传承;原生态民歌有鲜明的乡土性,这是由习俗、方言、地理等人文生态和自热生态等地域生活的差异所致,是一方水土滋养了一方原生态性的民歌。有学者把原生态民歌的本质归结为乡土性、集体性和口头性。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积淀了各民族最精炼的文化信息,其中透显着各民族人民的生存智慧,它是本土文明得以延续和生长最基本的精神要素。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态民歌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这就是原生态民歌的主要文化价值所在。
  这一切都深刻地表明,建设中国声乐学派文化根基的问题,以谁为主的问题有待我们做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 夏艳洲《“改造国民性”:黎锦晖的音乐理想与创作实践》《交响》西安音乐学院2003年第1期.
  [2] 李月红著《关于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张权》—选自莫纪岚、莫燕编《张权纪念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202页.
  [3] 《忆张权》,《中国音乐》,2001年第二期,第48页.
  [4] 《民族民间音乐散论》,李焕之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5] 《声乐艺术》余笃刚.
  [6] 李文军,三种唱法的特征及其融合初探.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