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党项人对肉苁蓉的认识与利用(2)

作者:董立顺 更新时间:2013-01-28 20:2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党项人;肉苁蓉;西夏王朝;社会生活
【职称论文摘要】
由于肉苁蓉叶片小并呈麟形,植株体内叶绿素的拥有数量也极为有限,因而不能靠光合作用为生,而是通过它的须根从干旱草原的地表风化壳中吸取有机养料维持生命,因而它是一种典型的寄生性被子植物。在干旱草原上,大


  由于肉苁蓉叶片小并呈麟形,植株体内叶绿素的拥有数量也极为有限,因而不能靠光合作用为生,而是通过它的须根从干旱草原的地表风化壳中吸取有机养料维持生命,因而它是一种典型的寄生性被子植物。在干旱草原上,大型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会被蜣螂等一类昆虫作为食物去加以利用,而且通过伴生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粪便很快成为富含有机养分的腐殖质,并与狂风携带来的泥沙混合形成风化壳覆盖在梭梭林、草地等旱生植物群落地表。肉苁蓉的种子一旦落到风化壳的缝隙中就能吸收水分萌发生长,利用它的须根从风化壳中直接吸取有机养分长成高大的植株。正因为如此,干旱半干旱草原的风化壳一旦受到坏损,肉苁蓉就无法正常生长,因而肉苁蓉成为濒危物种也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悲剧了。
  二、肉苁蓉在西夏境内的分布
  古人对肉苁蓉的记载为数不少,但对它在西夏境内的生长和分布记载却不多,仅宋人文献中有所提及。
  《隆平集》:“……西北少五谷,其民(指党项人)夏食苁蓉苗……”③(宋)曾巩:《隆平集》卷20,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62页。《辽史·西夏外纪》:“西北……土产苁蓉……”[10]
  《宋史》卷87:“……保安军(今陕西省保安县)贡毛段、苁蓉……”[11]《宋史新编》卷22:“……威德军(故址今陕西省保安县北三十里)贡毛段、苁蓉……;……甘泉堡贡绢,苁蓉……”④(明)柯维骐:《宋史新编》卷22《志八》,明嘉靖四十三年杜晴江刻本,第252页。
  《高丽史》卷9:“夏州(今陕西靖边县红墩界乡)(产)肉苁蓉……”⑤(明)郑麟趾:《高丽史》卷9《世家·文宗》,明景泰二年朝鲜活字本,第120页。
  综合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宋代时西夏境内有较多的肉苁蓉产出,而且它的生产范围也十分广阔,以至于当地的党项族居民可以在夏季将它的嫩芽作为蔬菜去食用,因而凭借上述记载应当看到当时的西夏国境内生态环境十分良好,风化壳没有遭逢严重破坏,进而才能出现肉苁蓉随处可见、随处可采的生态景观。就其原因而言,关键在于当时的党项人的主业是畜牧业,从事畜牧生产时从不扰动地表的风化壳,而牲畜的粪便抛洒在风化壳上,降解后可以不断加厚风化壳。肉苁蓉生存所需要的有机养分可以不断得到补充,因而肉苁蓉才有可能随处可见。当然,党项人也从事少量的农事耕作,但主要是仿效宋朝种植湿生的水稻和旱生的粟,其耕作区段主要集中在银川平原上的黄河滩涂地带。不过,这样的滩涂地带由于土壤过于潮湿不是肉苁蓉的生长地区,因而这样的农耕不会影响肉苁蓉的生存和种群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对辽国和宋廷而言,由于不是肉苁蓉的生长带,因而肉苁蓉得之不易,很自然的被视为珍稀灵药。于是,在西夏与辽国、宋廷的朝贡中,肉苁蓉才会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贡品和商品,并为党项人获得巨大的经历收益和政治实惠。
  总之,在西夏时期,对肉苁蓉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有效的利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本土知识在于,他们能够准确的掌握肉苁蓉的生物属性,知道在开花前及时采摘供作食用或阴干做药用,因为一旦结实,肉苁蓉就会干空枯萎了。文献中提到他们仅是采食肉苁蓉的苗,这一记载十分关键。上文已经提及肉苁蓉地下茎的基部着生不定根的位置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只要不触及这个部位,无论对地上部分做什么样的采摘和利用,这株肉苁蓉明年都可以再生,因而仅采食苗乃是对其生物属性有认知之后而采取的明智手段。此外,肉苁蓉在干旱草原上的分布也有其特异性,它必然集中分布在梭梭林、灌丛草地较为茂密的地表风化壳上,也就是牲畜经常停留觅食的地区,因为这样的区段地表有机养分丰富、风化壳较厚,肉苁蓉可以生长得茂盛和粗大,采摘也容易。一株巨大的肉苁蓉可供数日菜肴食用。至于提供做贡品和商品食用的肉苁蓉则是利用当地极其干旱的生活环境,将肉苁蓉苗采摘后,置于阴干处任其自然阴干。总之,当时的党项人由于天天与肉苁蓉打交道,他们对肉苁蓉生物属性的理解十分精准,对它的利用也能恰到好处,既能获利,又不会破坏它的再生。这是当前我们从事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生态建设值得吸取的智慧。
  三、肉苁蓉在西夏国内外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西夏时期党项人经常遭逢战争的威胁,西夏政权的辖地又经常遭逢旱灾、水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袭击[12],以至于不知内情的人往往误判党项人的生活肯定极为艰苦,西夏立国的根基极为脆弱。然而,实情并不如此简单。党项族居民由于长期适应了他们的生存环境,拥有了应对各种灾害的知识和技能,因而他们的生活并不像外人想像的那样艰苦,西夏的国力也较为牢靠,否则的话西夏政权就不可能延续数百年,甚至北宋灭国之后,它还能够继续存在就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了。这里单就党项族对肉苁蓉的利用去加以说明。
  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所限,“西北少五谷,军兴粮馈,多用大麦、荜豆、青麻子之类。其民春食豉子蔓、醎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席鸡子、地黄叶、登厢草;冬则畜沙葱、野韭、柜霜、莜子、白蒿、醎松子,以爲岁计。时绥、银久旱,灵、夏禾麦不登,民大飢”。①(宋)曾巩:《隆平集》卷20,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62页。这一记载堪称准确、完备,但要认真读懂这一记载困难却不少,原因在于这是宋朝人针对与西夏的战争而做出的生存方式说明,因而这段记载的立足点是宋军的给养,而不是立足于西夏的实情下结论。不明辨这一背景,文中的很多内容就很难获得正确的理解。 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是一个以畜牧为主业的民族,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牲畜的奶和肉。由于这类食品富含蛋白质与脂肪,但却缺少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因而如果不配食植物食品会因此而染上营养病,如酮尿症、维生素C缺乏等。因此,文中所说的其民春夏秋冬的配食而做出的说明,都不是他们的主食,而是调节食物的菜肴。与此同时,文中所说的大麦、荜豆、青麻子之类则是针对宋军的给养而做的说明。北宋汉族居民多是以大米为主食,对旱地作物不是很看重,而且认为它们是低等的粮食。可是,宋朝要对西夏用兵,战场却位于干旱的陕北和宁夏地区。在这一地区的数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根本无法种植水稻,要把大米运送到这一地区都得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无力。结果当时的北宋军队只能仰仗大麦和豆类为主食,甚至被迫用麻类植物的种子弥补粮食的不足。总之,缺粮对宋军的威胁很大,但对西夏人而言威胁并不严重,故下文提及的“时绥、银久旱,灵、夏禾麦不登,民大飢”是针对宋和夏用兵之际,是针对宋军的紧急军情而言,文中的“民”是指当地的汉族居民,而他们缺粮。因此,文中称为“大飢”。“飢”在古汉语中单只缺粮,而不指缺菜。蔬菜缺乏在古汉语中称为“馑”。相比之下,党项人是靠肉苁蓉等作为菜肴,而这样的植物极为耐寒,无论碰上什么样的干旱年份都不会大规模减产,因而上文表达的含义在于,党项人即使碰上了干旱的年会也不会“大馑”,当然也不会“大飢”,因为他们的军粮不是农作物果实,而是风干的肉制品或奶酪。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