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真相比说真话更重要(4)

作者:罗兰 更新时间:2011-02-26 16:1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更,重要,真话,相比,真,发掘,
【职称论文摘要】
陈:因实际的需要,为读者考虑。 在百多年间,物价起伏不定,货币购买力(CPP)和生活费指数(COLI)差别时高时低涨落很大。那么在时间(年代)轴上,我们就必须选定较为平稳的参照系,找出几个坐标点作为对比的标


  陈:因实际的需要,为读者考虑。
  在百多年间,物价起伏不定,货币购买力(CPP)和生活费指数(COLI)差别时高时低涨落很大。那么在时间(年代)轴上,我们就必须选定较为平稳的参照系,找出几个坐标点作为对比的标准。
  画出这百多年间的消费价格指数曲线,可以看到:整个20世纪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有四个时段(短区间)比较平稳,就是(A)1911-1913年银圆—袁大洋时期,(B)1933-1935年银圆时期,(C)1955-1957年新人民币时期,(D)1997-2000年人民币时期。
  40年代特别是1946-1948年爆发严重的法币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导致国民党政府经济崩溃;接下来1949-1952年发生老人民币的通货膨胀,到1954年人民政府顺利地度过了危机。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直到最近几年,又出现了通货膨胀,几乎以九年多(或十年左右)为一个周期(1986-1995-2005)。但这是表面现象,必须做深层分析。
  20世纪我国货币制度有两次重大的改革,就是(1)1935年11月4日将银圆改为法币,规定当日1法币=1银圆=0.295美金;(2)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币制改革,将老人民币改为新人民币。
  我们取(B)1933-1935年银圆时期的1银圆作为“标准银圆”,取(C)1955-1957年新人民币时期的1元作为“标准人民币”。于是得到货币购买力的基本比值:
  标准银圆1圆=标准人民币3元
  就是说,1935年11月1银圆(即合当日1元法币)的购买力,等于1955年3月新人民币3元(老人民币3万元)。其他时期的货币购买力,都可以折算成这两个基本时段的“标准银圆”或“标准人民币”。
  比如说,1898年银圆1圆的购买力,相当于1935年“标准银圆”1.5圆,相当于“标准人民币” 4.5元,相当于如今人民币112.5元;
  1955年“标准人民币”1元的购买力相当于1995年10元,或1997年12.5元,或2010年25元,等等。
  我在最新修订版的《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和《知识分子与人民币》等书中,都附录了各个时期的货币购买力对照表。读者按照这个对照表,就可以自行计算并比较各个时期的物价和生活费数值,这样就形成了贴近生活的、具体的感性认识。
  记者:那么您怎样计算得出百多年来各个年代的货币(银圆、法币、人民币)购买力呢?
  陈:有必要先在这里解释几个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货币购买力 CPP(Currency purchasing power)”跟两种物价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 CPI(Consumer Price Index)”以及“生活费指数COLI(Cost-of-LivingIndex)”是相关的,三者数字不应该相互矛盾。
  货币购买力变动的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例如:当物价指数上升25/100,货币购买力相应就下降,下降幅度为1-100 /125 =20 %)
  一般人们最关心的,还是“货币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实际购买力”——口袋里的钱,价值如何?它最贴近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娱”切身利益。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包括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两部分。编制CPI时,要对消费品和服务项目分类,并选择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代表,分别统计各项物价,然后综合地求出计权平均值。CPI消费品和服务分为八类:(1)食品类;(2)衣着类;(3)居住类;(4)家庭设备及用品类;(5)交通和通信工具类;(6)医疗保健类;(7)文化教育娱乐用品类;(8)服务类。
  21世纪初期以来,我们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文教专业委员会组织了这方面的社会调查和资料研究。当时我担任这个协会的常务副秘书长,专门负责这些科研项目,做出了相关的调研报告。例如:由我带领几个专业会计和市场调查员做的《鲁迅日记和书信所载的鲁迅收支核算》《近10年来大学生费用调查报告》《近20年来餐饮业价格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价格的变化》《历年来市场价格的统计结果》,由田海英、楚玉兰做的《高教学费问题》《60年来的教育费用》等等。
  
  统计数字要经得住反复检验
  
  记者:在您的著述中,有些统计数字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不一致。而事后反复核验证明,您当时发表的统计数字是正确的。例如:关于1985-1987年物价高涨的问题,当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您在1987年11月著文论证了自己的看法。事后表明,您的意见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这场风波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如今可以平心静气地反思一下了。请您回顾当时这场讨论的情况好吗?
  陈:好的。当年这次讨论的记录,已经收入2006年的《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文汇出版社)一书中。现在把有关内容摘录于下:
  
  1985-1987年公众对于物价高涨的不满情绪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呈现了数十年未有的物价上涨势头,困扰着政府和企业,困扰着整个经济建设。一大批企业因原材料涨价而叫苦不迭,反过来又大喊他们的产品应该涨价。
  从前在“指令计划经济”或称“产品经济”之下,基本物价都是由政府及有关部门指定、凭票供应的,如火柴2分钱一盒,大饼3分钱一个,近30年固定不变。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9年以来,物价也连续上涨了9年,老百姓皱眉头了。人人拥护“改革、开放”,但不赞成物价老是上涨。虽不是样样东西成倍地涨,也已是收入赶不上涨价,家家户户对此感到头疼。职工的工资虽在改革中,牵涉面太大、进度迟缓,不适应“商品经济”机器已经开动的现状。当时不能在工资的问题上按照“生活指数”如实计算而及时调整办法,使人们总感到物价涨了而工资没有涨。据一项抽样统计资料表明,1986年因涨价而收入下降的城镇居民户占1/5,因物价上涨而入不敷出的城镇居民占到15%左右。1985-1987年物价高涨的实际感受
  然而当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公报说:1985年中国零售物价水平仅比1984年上升8.8%,1986年仅上升6%,而1987年上半年仅比去年同期上升6.3%;同时,又宣布职工平均工资1984-1985年增长17.9%,1986年增长16%,因此宣布“职工生活水平大为提高”。显然,这些统计数字跟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相反。民意测验普遍认为:“1985-1986年物价上涨比工资增长快得多。”“工资提高的速度赶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于是,老百姓禁不住要质问:“国家宣布的物价指数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统计数字是否偏低?为什么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有很大差距?”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不满情绪,溢于言表。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