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3)

作者:陈家喜 刘玉裔 更新时间:2012-10-13 19:2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农村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农村社区建设;政策革新
【职称论文摘要】
1.继续把农业生产放在战略地位 农业的重要性对于我国不言而喻,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足以证明这一问题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面对农村人口空心化、农民荒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党和政府除了继续坚持把农业置于战略基


  1.继续把农业生产放在战略地位
  农业的重要性对于我国不言而喻,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足以证明这一问题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面对农村人口空心化、“农民荒”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党和政府除了继续坚持把农业置于战略基础地位之外,还应寻找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生产发展的新路径。首先,应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服务的社会化。通过培育和扶持一些农业生产的种粮大户和龙头企业,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覆盖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困境。其次,鼓励和推动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与特色化。可以针对农村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现状,依据地域特点发展特色农业,如发展养殖业、种植蔬菜果木、发展农家乐与乡村旅游等。最后,继续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产品的价格应能够确保农民收入和进城务工收入相差不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广东佛山从2010年开始每年划拨2个亿,按每亩200—500元的标准补贴农民,而补贴标准根据全市财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这一做法值得许多地方提倡和借鉴。
  2.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范围和质量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应当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受性别、年龄、出生、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基于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提升农村公共服务,首先应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立场出发,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和投入。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城乡之间在公共教育、医疗条件、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不能就此任由这一差距继续扩大。当前,应加大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地域分布和人口积聚状况,扩充敬老院、卫生所、图书室、村民学校等农村社区服务机构。建立政府“一站式”公共服务网络,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向农民开展以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文教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其次,从当下农村人口结构出发,农村公共服务的着力点是加强面向农村留守人群,特别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定向服务。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投入体制,不断完善农村老人在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提高补贴和保障的标准。采取政府出资、社会志愿以及邻里互助等方式,建立面向农村老人和儿童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或者服务站点,向农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情感慰藉、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使留守儿童能够在老师的呵护下在同龄群体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业化的社工队伍开展看护陪伴、课程辅导、纪律宣传、行为纠正、生活照顾、心理评估、心理辅导等活动,也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3.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方式
  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农村干部的能力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在农村民主参与主体流失的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创新。一方面,政府应当规范村委会的选举流程,将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时间安排在农民工返乡高峰的春节期间,确保选举的投票率。在允许亲属委托投票行为的同时,加强投票全程的监督力度。加强对村级领导班子的日常监督,对于村级财务和村级重大事项,如村容村貌规划整治、集体土地发包与转让,村级公共设施兴建等,应广泛发动村民予以监督,同时基层政府也应定期进行监督和巡查,将村干部的腐败渎职行为降低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坚持民主选举与政府嵌入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村级领导人。在继续坚持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领导人的前提下,基层政府应考虑选拔能力突出的村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向村庄下派文化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村官”,使他们担负起农村经济发展、基层民主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任。
  4.重视农村社会心理的扶助
  与其他农村空心化的治理相比,社会心理的抚慰与扶助需要更多的关注。当下较为迫切的是重视农村留守群体的心理辅导。应通过建立专业的社工队伍以及心理咨询热线的形式,引导留守妇女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婚恋观,宣传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家庭美德;引导妇女提高处理家庭矛盾的技巧,以宽容的态度解决矛盾,构建互敬互爱、互相理解的家庭关系。此外,积极推动“文化下乡”,加强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不断完善乡村两级农村公共文化的场所设施与服务网络,为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力与物力保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产品充实农民的业余生活。从根本上看,农村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消除城乡二元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不均衡格局,消除农民进城所面临的户籍、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流动的羁绊,使农民工能够举家外出务工。在农民工输出较多的中西部省份,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农民工在当地就业。同时,应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优化地方发展环境,出台优惠的扶持政策,建立回乡创业园和创业扶持资金,使外出人员回来能够安心创业。
  注释
  ①刘彦随等:《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5页。②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人口研究》2008年第2期。③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④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年农民工监测报告》,《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outline.jsp?page=1&channelid=33728.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2—14页。⑥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第67页。⑦郭少峰:《土地出让收入农民获利太少》,《新京报》2011年10月31日。⑧邢成举:《新土地抛荒现象值得关注》,《中国老区建设》2011年第6期。⑨全国老龄办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全国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查》,《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第5期。⑩李佳、党波涛:《湖北农村空巢老人仅半数获子女补贴》,《长江日报》2011年11月1日。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妇运》2008年第6期。《农村空心化逐渐加剧,留守问题日益突出》,山东三农网,http://www.shandongsannong.com/content-275375601980-2.htm.2012年1月20日。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Benjamin Barber.Strong Demo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B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ia Press,1984,p.261.余红举:《村主任不在村里,公章留给父母保管使用》,《江西日报》2011年9月26日。贺建冬、龚再蓉:《“谁”动摇了农村婚姻家庭稳定之“基”》,《中国社会报》2010年12月16日。(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