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思考

作者:陈要立 更新时间:2013-03-14 00:55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
【职称论文摘要】
摘 要: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是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经济管理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现实的困难是:在课时受限和学生自身专业主干课程压力较大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潜在需求,再受学习方法和理论基础薄弱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社会越来越需要既懂专业技术又具备经济管理素质的高级人才。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和教育资源紧缺的双重压力下,在不干扰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前提下,如何把专业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当今高等教育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现在许多高校将管理类课程作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必选课或选修课,寄希望于该类课程的开设让非经济管理类学生了解管理、成本、质量、市场、效益等方面的知识,学会用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为促进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顺利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一、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
  1.绝大多数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潜在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实需求是指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潜在需求是指消费者虽然有明确的欲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明确地显示出来的需求。潜在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大部分需求是由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引起的。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但要着眼于现实需求,更应捕捉市场的潜在需求,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开发措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具有一定商业意识头脑的非经济管理类学生对管理类课程具有巨大的渴望和需求,所以接受这门课程较为容易。然而非经济管理类的大多数学生由于知识面不够广和接触社会较少,且受专业视角限制,从潜意识中认为只有本专业才是他们未来就业发展的方向,认为大学期间管理类课程与自己毫无干系。
  2.专业课程和外语功课的过大压力势必排挤管理类课程
  在大学期间,学生除了要完成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还有大量的实验课程,为了顺利毕业和较好就业,还要努力学习外语,同时还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大部分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管理类课程相当排斥,具体表现在许多学生逃课、旷课,在课堂上研读外语和专业课等。
  学生不愿意把精力放在管理类课程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受传统认识的影响,除了与过去我们许多部门对科学管理缺乏重视有关,还源于历届学生的偏见、浅见,其中对管理课的轻视就是一种片面的、表面的认识,实际上是用感性认识代替理性认识。其次,这种传统的片面认识,既缘于对专业缺乏全面了解,同时也缘于对各门课程的真正地位缺乏基本了解。入学时,专业教育不足,学生难以准确把握专业,有时只凭直觉,认为本专业与管理工作是两个不相干的范畴。
  3.课时较短使得教师难以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
  为了体现专业课程的主干体系,管理类课程作为边缘性的课程,在学生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出该课程的意义,与其他课程脱离,且一般限定在20~40学时,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把企业管理的各个章节进行充分讲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样反而让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课程,与本专业关系不密切,因而也就应付了事,不是设法真正掌握,而是走过场。这样,便影响了教学效果。
  4.学习方法和风格错位
  文科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即人生的目的、意义、归宿,从哲学、宗教、艺术到心理学、社会学等,无不是为人生活的目的作出解释,解决人本身的问题,文科更注重精神层次,而人生的走向是需要精神去引导的。与之相对应,理科解决的则是形而下的问题,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工具。管理类的学科之于文科和理科在学习方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说作为一名理科的学生,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辨能力的获得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那么作为一名文科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思辨的能力。知识的学习,是观念的更新、能力的获得、智慧的升华的一种途径和工具。这种巨大反差带来的学生学习方法和风格的调整难度极大,而学习方法的不得当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对该课程的兴趣。
  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堂教学的建议
  1.利用情景模拟或管理难题测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之所以对管理类课程不感兴趣,不进行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关键因素是学生的需求处于潜在的甚至是排斥的状态下,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成为首要任务。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和许多担任此课教学的高校教师的探讨发现,在开始正式讲解相关管理学内容的前期,需要利用情景模拟或管理难题测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情景模拟或管理案例,让学生在较为现实的管理中先对自己的管理水平进行测验,由于情景模拟和案例情节简单易懂省时,而学生都以能够解决这些管理问题而自豪,所以能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提示诱导(千万不要进行批判),从中找到学生管理的弊端,并进行最终的案例和情景点评,从而让学生有种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这时,回答好的学生有种无比的优越感,回答存在问题的学生也意识到自身管理水平的缺陷,无论如何,大家都会在这种情景下逐步对管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要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类课程教学进行合理定位
  学生对管理类课程不重视的总体原因还是对该课程的定位认识存在偏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确不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不应存在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内,但这不应被视为对管理类课程不重视,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管理类课程体系及内容。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是利于摆正课程地位的一个方面。  其次,应加强专业宣传教育环节,这也是把各门课程的地位包括管理类课程正确置于专业整体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职业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掌握一门专业。因此,从学生入学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不断宣传和介绍专业,介绍本课程与专业的关系,把这一环节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把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各个教学环节给予恰当的定位,以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避免因片面的、表面的认识而造成偏废。这不仅对学生是必要的,对教师也是必要的,而且教师应该首先把握专业对课程的要求,指给学生以正确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如何使课程为专业服务,也应该是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