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和语言的困惑(2)

作者:秦旭 更新时间:2010-09-20 10:2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希利斯·米勒;乔治·布莱;意识批评;解构批评;意识;语言
【职称论文摘要】
在《现实的诗人:六位二十世纪作家》一书中,米勒对把20世纪诗歌看作是浪漫主义的延续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作为浪漫主义的后果,许多20世纪的作家或诗人经历了虚无主义(nihilism)的冒险。虚无主义出现在叶芝(w.B.Ye


  在《现实的诗人:六位二十世纪作家》一书中,米勒对把20世纪诗歌看作是浪漫主义的延续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作为浪漫主义的后果,许多20世纪的作家或诗人经历了虚无主义(nihilism)的冒险。虚无主义出现在叶芝(w.B.Yems)、艾略特(T.s.Eliot)、托马斯(Dylan Thomas)、史蒂文斯(WaIlace Stevens)的作品中,由卡洛斯·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发展到了高峰。19世纪中叶的诗人与20世纪初的诗人对主客观关系的认识是不同的,前者的意识是浪漫主义主客观二元论(dualism),后者的意识则是虚无主义。浪漫主义认为,上帝已经从物理世界中隐退,在自然中消失,于是通过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将上帝融合于人的内心、自然、社会及语言之中,这是一种超知觉的意识。虚无主义则来源于两个哲学命题,即尼采的“上帝已死”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人将主观与客观彻底分离,从而杀死了上帝。所以米勒认为,如果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意识是预设了上帝的隐没,而上帝的死亡则成为20世纪诗人和作家的意识起点。当上帝及其万物的创造变成意识的客体,人就变成一个虚无主义者。米勒梳理了19世纪中叶及20世纪初作家们的两类不同的整体意识,从狄更斯到康拉德,从浪漫主义到虚无主义,米勒对主观主义的消极性进行了意识批评的反思。
  
  二
  
  米勒与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相遇,开创了他“人生的一个新时期”。在德里达思想的影响下,米勒于1968年发表的《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的形式》(TheForm。,tqctorianFiction)和1970年发表的《托马斯·哈代:距离与欲望》(Thomas Hardy:D~tance andDesire)是他的批评思想从现象学向解构主义过渡的两本重要的著作。意识和语言是两本书讨论的核心内容,显然,“这时的米勒一只脚已迈出意识批评之门而踏上解构批评之路”。然而,米勒遇到了意识和语言相互关系的巨大困惑。
  在《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的形式》一书中,米勒围绕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的三个关键问题,即时间、人际关系和现实主义,集中讨论了“时间和主体间性”、“形式的本体论基础”、“作为普遍意识的叙述者”以及“自我和社会”等四个问题。米勒认为,阅读小说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形式,小说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就在于小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识不是单一的沉思或察觉,也不仅仅是探索意识自身或探究它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小说本身就是一种意识穿透的结构,这种意识来自于叙述者的所见或者说是叙述者进入了书中人物的意识,这种意识也是书中的人物彼此相识或相知的意识。接着,米勒阐释了涉及小说时间结构的两个关键问题:叙述视点和叙述模式。米勒认为,小说的叙述视点是对别人意识的意识,而维多利亚小说的基本叙述模式既非对话(dialogue),也非内心独自(internal monologue),而是间接话语(indirect discourse)。在这样的语言模式中,一个人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或者人物语言与自己语言的混合体,来体验并记录小说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因此。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是戏剧性独自的一种翻版。米勒选取哈代小说《一双蓝眼睛》(A Pair of BlueEyes)的片段讨论了小说的读者时间、作者时间和叙述者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汇。米勒将小说形式的本体论基础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一是小说由词语组成,因此小说是非真实和想象的;二是小说的词语体现了相互关联的心灵(意识)结构,因此人际关系是小说的基本主题;三是小说是由叙述者和他的人物的心灵运动组成的一种时间性节奏,这种时间是暂时的,因此时间是小说基本的尺度。米勒在意识批评的基础上,采取了解构主义批评的方法阐释了虚构与现实的关系”,认为虚构的作品“复制”(doubling)了真实的世界和作者的生活,他的“复制是小说的基本结构原则”的观点,为他后来集解构批评思想之大成的《小说与重复》(Fiction and Repetition)奠定了基础。当然,米勒在这里所言的“复制”,还停留在“柏拉图式重复”,即同一性重复,而在其后期的解构批评中,他所倾心的则是“尼采式重复”,即差异性重复。米勒关注的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的另一种形式是小说中的“全知的叙述者”(omniscient narrator)。米勒指出,无论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还是萨克雷(w.M.Thackeray),无论是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还是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Trollope),无论是乔治·梅瑞狄斯(George Meredith)还是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他们在小说中都扮演了全知的叙述者角色,米勒视之为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形式的决定性原则之一。在论述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上,米勒认为维多利亚时期小说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爱”的主题上,这个时期小说的基本主题,也就是作家们的整体意识都力图探索在一个无神的世界里寻求把他人尊为神的种种方式和途径。米勒说:“每一位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家的作品都是独特的。尽管如此,仍然可以在这六位最重要的小说家身上发现一种共同的辩证的发展道路,这一点来自于作者孤独的心灵走向叙述者代表的集体的心灵。”米勒仍然把“上帝的消失”这一核心贯穿于维多利亚时期六位小说家的整体意识之中,体现了他意识批评立场和方法的延续,但作者史无前例地关注语言、视角、时间、复制等小说的形式和内容,其批评思想嬗变的轨迹已经初现。
  米勒兼具意识批评和解构批评的双重性特征还体现在《托马斯·哈代:距离与欲望》一书之中,意识和语言孰先孰后、孰本孰末、孰源孰流仍然是他绕不开的一对关系命题。米勒发现了代表哈代所有作品的一个整体意识,即“爱欲”,“爱欲是他的小说和诗歌的突出主题”。米勒认为,距离和欲望是交织贯穿于哈代全部作品的两个主题,距离是欲望的源泉,欲望是在把距离变为紧密的努力背后的动力。米勒对哈代小说中叙述者与叙述时间和叙述空间的关系的阐释说明他已经强调并重视语言在文学批评中的作

用,并为其批评理论的过渡做好了准备。
  
  三
  
  米勒从意识批评转向于解构批评的标志是1970年他关于乔治·布莱的一篇文章:《日内瓦或巴黎:乔治·布莱的“认同批评”》(Geneva DrParis:Georges Poult'sCriticism of Identification)。这篇文章改变了公众对米勒的认识,因为米勒第一次将现象学批评与解构批评划分为尖锐对立的两个阵营。米勒认为,“必须把由德里达所代表的传统与普莱(布莱,本文作者注)所代表的传统相对对立起来,它们是水火不容的非此即彼。一个批评家必须在在场的传统与延异的传统之间做出抉择,因为它们关于语言、关于文学、关于历史和关于意识的假定是不可调和的”。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