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建设的再生与增值的个案研究

作者:刘松柏 更新时间:2014-10-13 16:5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 学术性高中 课程资源 再生、增值
【职称论文摘要】
江苏省震泽中学作为江苏省内第一批重点中学、四星级高中,一直领跑吴江地区高中教育。在十二五期间确立创建学术性普通高中的发展目标。在创建学术性普通高中过程中,学术性课程资源建设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江苏省震泽中学“晓庵天文”系列课程资源建设为例,探讨在实践中如何实现课程资源的再生与增值。

      一、概念界定
  1.学术性高中
  “学术性高中”概念源于欧美国家,是相对于综合高中而言的。在美国,大部分高中是综合高中,其毕业生可以升学也可以直接就业。少数为学术性高中,这些学校入学竞争激烈,学术水平很高,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因此经常被称作“大学预备学校”、“选拔性学校”或“精英高中”。 学术性高中和一般综合高中相比,规模较小,教学上重视通识博雅教育,人文和科学并重;要求学生进行广泛和深度的阅读;目标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
  2.课程资源
  关于什么是课程资源,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探讨。顾明远认为课程资源即教育资源,指“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合。”[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Z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799]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吴刚平在其研究中更倾向于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即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吴刚平. 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 教育研究, 2001(9), 59-63, 71]
  3.再生、增值
  “再生”原是生物学领域的概念,是指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本文中具体是指随着学术性普通高中研究与建设的推进,课程资源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能适合学术性普通高中建设的新需要。“增值”原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指资产价值增加。这里是指课程资源随着学术性普通高中课程资源的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加它的利用价值。
  二、“晓庵天文”成为江苏省震泽中学创建学术性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建设的缘起
  “晓庵”即王锡阐(1628—1682),字寅旭,号晓庵,江苏吴江震泽人,明末清初著名天文历算学家。十七岁那年,时值清军南下,南明弘光政权覆灭,江南各地纷起抗清,他以投河自尽表示尽忠明朝。遇救之后,他又绝食七日,后来虽因父母强迫,不得已而复食,但从此放弃科举,隐居乡间,以教书为业。王锡阐学贯中西,他在天文学历算领域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刻苦钻研西方历法,积极接受西方科学知识。所著《晓庵新法》、《历说》和《五星行度解》等,为中国近代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晚清时期,曾任苏州巡抚的林则徐筹款为王锡阐营建墓地,墓前立了题刻“高士王晓庵先生之墓”的碑石,墓东建造了“王贤祠”,设有王晓庵纪念馆。
  民国时期,震泽教育界借“王贤祠”兴办第五高等小学。1922年秋,震泽教育界同仁倡议将“王贤祠”内第五高等小学改设震属初级中学。1923年春,近代著名银行家施肇曾与其胞弟中国第一任驻美公使施肇基先生“敬恭桑梓,斥资兴学”,于民国十二年四月,呈准江苏省教育厅正式设立吴江县私立震属初级中学,此即为江苏省震泽中学前身。在此期间,陈立夫、叶楚伧等政界、学界名人曾为学校题词,爱国诗人柳亚子为学校撰写校歌,勉励师生学习先哲王晓庵,勤学苦读,乐育英才。“学究中西,承先贤遗教;门栽桃李,培后起英才”,王锡阐对天文研究的执着精神也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自此,江苏省震泽中学与“晓庵”结下不解之缘。
  1977年恢复高考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迎来了新时期的大发展。在创建特色文化校园上,学校以弘扬王晓庵矢志于学,学究中西的科学精神,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立了“晓庵天文小组”,并在较为简陋的条件下建造了“晓庵天文台”,后又相继配套修建了地磁房、气象站。在天文为特色的科普氛围下,一批批学子带着浓浓的科学精神考入高校深造,很多在天文领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空间自动控制专家、航天工程学家、两院院士杨嘉墀,美国莱斯大学地球物理系终身教授、世界著名地震预测专家钮凤林,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明德等。至上个世纪90年代,江苏省震泽中学“晓庵天文”发展特色,已经成为苏州中学教育的一大亮点,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名片。
  进入21世纪,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在国家课程资源基础上,教育部大力提倡地方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建设。 “晓庵天文”为主题的课程资源成为其中的主体,也成为震泽中学最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震泽中学确立创建学术性普通高中的发展目标,“晓庵天文”为主题的课程资源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彰显个性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而成为学术性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目标确立后,江苏省震泽中学根据校内校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环境以及教育教学、过程和特点等,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并建设课程资源,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资源,促进课程资源的再生与增值,以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三、江苏省震泽中学“晓庵天文”系列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再生与增值实践
  1.以研究性学习为抓手,依托“晓庵天文”传统积淀,不断挖掘、拓展校本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再生与增值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虽然是国家课程版块一部分,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一般以乡土、校本课程资源为依托展开。江苏省震泽中学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晓庵天文”几十年传统积淀为基础,围绕天文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不断挖掘、拓展校本资源。

    近年来“晓庵天文”相关研究性学习一览表:
  课题名称 课题组长 指导老师
  王晓庵天文成就的世界地位研究 翟寒霞、许良 刘松柏(历史)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及其成就探微 周晓峰、叶文杰 刘松柏(历史)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