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建设的再生与增值的个案研究(3)

作者:刘松柏 更新时间:2014-10-13 16:5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 学术性高中 课程资源 再生、增值
【职称论文摘要】
三、学术性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建设再生与增值的几点反思与启示 1.立足于校本,又要超越校本 校本就是立足于学校自身特色文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因此,课程资源建设及课程资源的再生要以校本为


  三、学术性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建设再生与增值的几点反思与启示
  1.立足于“校本”,又要超越“校本”
  “校本”就是立足于学校自身特色文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因此,课程资源建设及课程资源的再生要以“校本”为基础,立足于本校的传统特点、学生状况、教师特长及办学理念等,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形成独特的统领性的课程资源建设原则与基本体系,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校本”研究,也才能达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境界。同时,学校的课程资源建设又要超越“校本”。所谓超越“校本”,是指学校要善于借鉴和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尤其是依托本地区特有的乡土资源及相关的外围资源,如公共教育设施、媒体资源、外部专家资源等。江苏省震泽中学地处吴江地区,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江南水乡,有同里古镇的江南私家园林,有盛泽繁盛的丝绸文化,有震泽的师俭堂等文化古迹,又有柳亚子、费孝通、汪集旸、程开甲、杨家墀等学界、政界和科学界名人。这些也都可以作为校外地区性的课程资源。以此为基础,教师和学生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研究成果组成相应的课程资源,然后在纵深维度进一步挖掘,使相关课程资源不断发展和丰富,实现课程资源的再生与增值,实现学术性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超越“校本”更深层的含义在于课程资源建设要有国际视野,有远大目标,如,我校与美国安生进行国际合作办学,培养以留学为目的的普通高中人才,瞄准国际上教育条件和水平较高的国家的重点大学。立足“校本”是课程资源建设的根本;超越“校本”则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校本,没有超越就很难立足,更难以发展。立足于“校本”,又要超越“校本”才能实现课程资源的不断再生与增值。
  2.基于传统特色文化,不断传承创新
  每所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基因与生命密码,积淀并传承着独特的教育精神、教育理念、教育智慧以及某些约定俗成的惯例。这就是学校教育传统或者说是文化特色。传统是历史的凝聚和沉淀,是现代的起点;现代是传统的延续。因此,学校应继承和发展本校传统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内容。校教育传统应成为课程资源建设的起点,换言之,学校课程资源建设应基于传统,立足于传统。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校教育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既继承着传统又构建着传统,也就是说,学校在继承教育传统的同时,还要根据面临的实际情况,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进行加工改造与创生,赋予其时代的内涵。因此,高中学校的课程资源建设应基于传统,同时又要超越传统。但不管如何超越传统,人本主义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3.基于“模式”与超越“模式”
  为有效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以及实现课程资源再生与增值,我校把握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质,制定统领性的,有效的指导原则,以科学的理念建立健全基本体系,建立基本的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建立课程资源建设的起码规范,使学校在课程资源建设中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明确如何合理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再生与增值。例如,“晓庵天文”课程资源建设是依次按: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校本课程教材——微课程的模式不断发展,实现其再生与增值的。在没有现成经验借鉴基础上,这一大致的模式思路有效地指引了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向。学校在基于“模式”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的同时,又不能被“模式”框住;在遵守基本“模式”的同时,还要跳出“模式”,根据学校资源状况,学生需要与教师特点,创造性地建设课程资源。基于“模式”是基础,超越“模式”则为飞跃。课程资源建设在初期应基于“模式”,在其成熟阶段应超越“模式”。下一阶段,江苏省震泽中学课程资源建设该如何超越“模式”,进一步创新也值得思考。
  (注:本文是教育部“十二.五”教育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子课题《学术性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建设的再生与增值研究》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