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制约及对策(2)

作者:王雍欣 更新时间:2010-09-19 10:5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教学质量; 瓶颈制约; 对策
【职称论文摘要】
要想达到《规划纲要》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要具有相配套的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紧贴实际的教学内容。但是在这些方面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均存在不足,成为教学质量的瓶颈制约。 (一) 教育体制部分环节存


  
  要想达到《规划纲要》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要具有相配套的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紧贴实际的教学内容。但是在这些方面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均存在不足,成为教学质量的瓶颈制约。
   (一) 教育体制部分环节存在缺陷,建议完善相应制度安排
  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虽然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人人觉得有道理,应该这样做,但是由于体制缺陷的原因,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最终被迫停止或者流于形式地执行。
1. 学生评价形式单一,忽视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的主要评价还是单一的理论学习成绩,还不能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评价还不完善或流于形式。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以应试和死记硬背为主。现在社会选择毕业生时,看到的成绩单一般也只是专业理论课程成绩单,很难看到反映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凭据。这不利于社会选择用人,也不利于促进学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教学水平。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核心能力,必须按照培养目标来反映毕业生的成绩。这样社会在选择毕业生时才能有一个透明且可供参考的标准,同时也能反过来促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重视这些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建议按培养要求,从多方面丰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评价形式。
  2. 严进宽出,滋生学生懒散思想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严进宽出,正好与西方相反。这种模式会使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主观能动性,不思进取,学习与生活懒散,实际上是在混毕业证,严重败坏学风。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最后达不到毕业标准,但是任课教师和学校出于同情或者人情,会降低标准,准予毕业。因此,建议必须严格控制学生毕业的门槛。
  3. 教学和科研错位,学校评价失衡,重教师,轻学生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何改善教学,通过什么样的政策能够激励老师和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中去,让他们有持久的动力和活力,事关《规划纲要》执行的成效以及改革的成败。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个教师岗位要经过非常激烈的竞争,教学效果不好则要走人。在我国,由于体制问题,则很少会由于教学质量的问题而被迫辞掉工作的。尽管我国这种相对稳定的用人体制有利于教师安心工作,但是也要看到会滋生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和懒散糊弄的思想。
  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教学和科研可以相辅相承,互相促进。但在目前高等教育教师职称的晋升标准和教师考核中,科研比重要求过多,而教学质量要求基本没有或者流于形式。这无形中导致无论什么类型的学校和教师都把论文、课题、项目等科研工作当成第一要务,对教学工作则敷衍应付,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教学和科研处理不当,教学和科研的错位,科研中的恶性竞争还诱发学术腐败,也阻碍了科研质量的提高。2009年我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总体质量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还存在重教师、轻学生的思想。在评价高等院校时,应该首先评价其培养的学生的水平和素质如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社会及有关部门在评价一所高校的时候,更多看重的是有多少院士、教授、副教授、博士等。但是在不少院校中,他们主要从事科研,并不是教学的主力军,甚至在从事行政管理,根本不上课。在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他们评价学校更看重的是学校培养出了多少成功的学生。
  目前,不少专家认为职称评定体制具有负面作用,应该取消。笔者认为,职称评定在促进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方面有其积极性的一面,完全一刀切地取消也未必合适。笔者建议,教师职称的评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科研型的职称,科研成果要求得多一些,教学成果要求得少一些;另一类是教学型的职称,教学成果要求得多一些,科研成果要求得少一些。而且无论是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都要侧重于质量,而不是数量。不仅如此,教学成果的评价标准要围绕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制定。这样才能使学校和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或多或少地进行科研,有利于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活力。
   (二)创新型、实用型师资匮乏,建议多渠道建设师资队伍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这样的老师。然而目前我国现有高校师资队伍与这一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还是传统的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经验,严重和实践相脱离,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目前的师资队伍中还存在不称职、不能为以及虽然有能力为,但是不去为的教师。我国高等院校是事业单位,即使不符合条件的老师或者不履行教师应有职责的,也不会马上走人。
  一直以来,高校新教师招聘重学历,轻能力,重科研水平,轻教学水平,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虑的较少。因此,培养创新型、实用型教师还存在比较大的困难。近几年,随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高等院校有了较多的选择用人的机会。高等院校中,学历层次显著提高。但是这不代表就是建立了创新型师资队伍,反而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提高学历了。
  笔者认为,要创新不但要系统掌握相关理论,还必须做到理论和实际紧密相结合。尽管这些年提倡产学研相结合,但是学校和企业的联系还不够。如果能让企业具有一定资历和条件的人才到学校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让学校的一部分教师到企业中参与一部分实际工作,应该对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今后进一步培养创新型学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思想严重,建议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倡导多年,但应试教育始终是遏制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不只是教育内部的问题,实际上和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关。我国有几千年的制度以功名为本,学习是为了谋求功名,学习就是以分数为本,所以整个学习就围绕着这种思维模式,同时也有轻视技能型人才,轻能力、重学历的倾向。
  如果体制理顺了,师资队伍达到相应要求了,接下来才是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是完全不一样的。老师在教学方式上怎么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发学生去思考,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要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在教学方法上绝不是灌输式的,而是如何发展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西方发达国家多是通过社会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是简单在课堂当中学习。他们非常注重如何让学生发展自己探究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这正是我国高等课堂教学中所缺乏的。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