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的衡量及其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作者:李学彦 更新时间:2010-11-01 09:5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流动性过剩;过度储蓄;收入差距
【职称论文摘要】
在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中,分歧较大的是关于流动性过剩的度量问题。由于学者们所提出的度量标准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也就差别很大。文章提出了新的流动性过剩衡量指标,并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对流动性过剩与收入差距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收入差距过大造成过度储蓄,

自2007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流动性过剩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虽然对什么是流动性有着不同的阐述,但大多数学者将其理解为货币,如文魁、李学彦[1],焦方义、徐建中[2]等,基于此,本文也将流动性理解为货币。
  在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中,分歧较大的是关于流动性过剩的度量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对流动性过剩评判指标的现有成果进行评述,然后提出自己的判断标准,最后对如何化解流动性过剩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一、 流动性过剩衡量指标的选择
  关于如何衡量流动性过剩,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标准。欧洲中央银行(ECB)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并以这种偏离程度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指标。这种方法所反映出的问题与黄达在《金融学》中所称“超额货币现象”,以及李斌(2004)在《经济发展、结构变化与“货币消失”》中所分析的“货币消失”现象是一致的。若以此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标准,虽然看上去要简要明了,但其在均衡货币存量如何界定上,却存在着主观臆断。
  Rasmus Rüffer和Livio Stracca(2006)将流动性过剩解释为货币需求超过当前名义支出的部分,即超额货币部分,将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与名义GDP的比值作为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将金融深化指标作为流动性过剩指标。M2是一个存量,而GDP是个流量,比值只能反映出经济体系中,至当年末货币供应余额数与当年新增产量之间的关系。这一指标的关键是要找出一个合理适度的数值作为参照,但由于影响这一参照值合理性的因素较多,比较理想的数值不易确定。
  余永定(2007)认为,流动性过剩是过剩的流动性资产,是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超额准备金越多,金融体系中的过剩流动性资产就越多。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的调整会严重影响超额准备金,并且商业银行过多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又会倒逼央行被迫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因此,要以此作为判断标准,还应该排除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的影响。
  裴平、黄余送[3]从最优货币供给规则的角度,对适度货币供给增长率进行了测定(m=0.144),将M2增长率与m作对比得出的L值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与否的指标。由于这一指标是以适度货币供给增长率为依托的,因此,对这一指标的测算至关重要。而裴平等对适度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测算是以费雪交易方程式为基础的,并用M2的数据替代M进行研究,这样处理后其所得出的结论的合理性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彭方平、展凯等(2008)通过代入STSVAR模型系统的一阶泰勒展开式中进行线性对非线性检验后认为,金融机构存贷差是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其结论较为合理,但相应的理论分析尚欠缺。
  曾康霖(2007)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是商业银行的运作成本高,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他主张以考察多少资产被占用在低效益的资产上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指标。由于曾康霖的解释是基于“流动性是指市场主体持有的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在市场中的交易状态”,因此其有别于我们的分析框架。
  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指标呢?笔者认为,既然流动性指的是货币,那么流动性过剩指的就只能是货币过剩,只不过这种过剩的衡量标准还有待商榷。我们认为,“过剩”一词是相对于某一相应事物而言的,即流动性过剩是货币相对于什么而言出现了过多。这种过多是一种既存的事实,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测;并且,这种过多是一种可以用“事后”的数据加以衡量的过多。
  基于对货币性质及职能的一般认识,货币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它既是交易媒介也是贮藏手段。交易也好,贮藏也好,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货物和服务,尤其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已经退化为纸币和电子形态,其价值几乎为零,因此,其存在是要以商品为依托的。所以,货币过剩最为可能的解释是货币相对于商品出现了过剩。这是对流动性过剩的一种较好解读。
  也许有人会问,以上说的货币过多不就是通货膨胀吗?通货膨胀不就是货币相对于商品过多吗?其实不然。的确,通货膨胀是由货币过多引起的,但是那只是原因,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现象,是由货币过多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而我们这里的流动性过剩是一种经济运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货币存量过多,但还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相反,这种状态还可能进一步加重经济的不景气,加剧通货紧缩①。因此,我们的这种运行状态其实是一种复合体,是一把“双刃剑”,这也正是中国经济的复杂性所在。中国经济的这一症结导致我们的宏观经济调控经常捉襟见肘,左右为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一过剩呢?笔者认为,应用事后的量来衡量: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也即在通货紧缩或低通胀情况下,金融体系没有核销的巨额呆坏账;而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还应该包括因本外币兑换而投放的本币。
  在前人的经济理论中,虽然很难找到关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论述,但在霍布森和凯恩斯的著作中论述了过度储蓄理论,该理论中就描述了“银行里贮有大批游资寻求有利投资而不可得之”的情况。我们认真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其实是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可贷资金的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如果按照这种分析思路,我们对流动性过剩进行度量的话——这里,我们同样需要一个可以“事后”“核对”的量:即无论微观主体的持币行为和动机怎样,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怎样,也无论经济政策的制定初衷如何,其欲实现的最终目标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事后”的量来认定“事前”可贷资金需求的真实性,那么,作为银行中最能反映出该种状态的指标应该是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上述两个指标虽然能够切中要害,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个指标虽然比较理想,但由于我国在贷款管理过程中,多年以来采取的是贷款四级分类法,直到2002年以后才改为贷款五级分类法,这就影响了数据的连贯性,给实证分析带来了困难。第二个指标则应该是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稳定的情况下才更具说服力,考虑到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经常变动,并且由于我国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息要高于超额准备金,因此存在倒逼央行调整比率的动机与可能。因此,以此作为指标也不很理想。
  基于这种思考,笔者将两个指标结合起来从而得出更有意义的指标:在既定条件下,银行不断增长的巨额存差额。存贷差作为衡量指标比超额存款准备金作为指标有一定的优越性,前者能体现出剥离出的并未被真正消化的呆坏账因素,而超额存款准备金却体现不了这一重要变化。并且,巨额存差已经表明贷款对储蓄的需求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一差额还在不断扩大,则会进一步表明银行业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储蓄没有办法转化为相应的企业贷款,并进而完成经济学上所说的“投资”。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