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的衡量及其与收入差距的关系(3)

作者:李学彦 更新时间:2010-11-01 09:5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流动性过剩;过度储蓄;收入差距
【职称论文摘要】
由于过度储蓄的存在,凯恩斯认为,治疗之道在于采取大胆果断的步骤,即以收入再分配和其他办法来刺激消费倾向[5](P333),使维持一定水平的就业量所需要的现行投资量具有较小的数值[5](P336)。正因如此,罗宾逊夫人认为凯


  由于过度储蓄的存在,凯恩斯认为,治疗之道在于“采取大胆果断的步骤,即以收入再分配和其他办法来刺激消费倾向”[5](P333),“使维持一定水平的就业量所需要的现行投资量具有较小的数值”[5](P336)。正因如此,罗宾逊夫人认为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收入分配问题。因此,凯恩斯认为过度储蓄原因在于收入差距非常巨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收入再分配进行修正。
  收入差距与流动性过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机理。首先是收入差距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机理。通过对霍布森和凯恩斯关于过度储蓄与收入差距关系理论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过度储蓄与收入差距密切相关,并且霍布森和凯恩斯都把造成过度储蓄的原因归结为过大的收入差距。
  这样,我们就可以递推出收入差距对流动性过剩的传导机理:收入差距引起过度储蓄,而过度储蓄是流动性过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因而收入差距与流动性过剩密切相关,是引起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收入差距缩小甚至不存在,则依据霍布森和凯恩斯的观点,过度储蓄问题也就不存在,进而以此为依托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就会自然解体。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过度储蓄只是产生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条件,如果流动性过剩的另一条件——国家的过度干预——仍然存在的话,是不是也仍然会造成流动性过剩呢?我们认为,在这一单一条件下,流动性过剩很难出现。因为在只有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的情况下,其提供的过多的流动性只能转化为高数字符号下所对应的物价水平。如果通货膨胀上去了,就不会存在流动性过剩,这时呈现的只是以货币符号衡量的很高的物价。根据弗里德曼的研究结果,如果国家增发货币,向市场注入过多的流动性,其结果必然要以通货膨胀表现出来,虽然这存在一定的时滞,但这种时滞不会很久。因此,在这种没有过度储蓄的情况下,很难出现较长时间的流动性过剩。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将流动性过剩的前提条件进行逐步“瓦解”的方式来化解流动性过剩,这其实也就为我们从根本上化解流动性过剩提供了可能。
  其次是流动性过剩对收入差距的反作用。如果对流动性过剩不加治理,任由其发展下去,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造成两极分化。
  流动性过剩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是这样的:过剩的流动性必然会被人们以各种形式持有,尤其为富有阶层所拥有。而这些流动性又会以存款利息、入股分红、炒股赢利、房屋租金、房地产炒作获利等形式进一步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并且其增长速度又要远快于劳动收入的增长,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3—2007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超过10%,但是中国最贫穷的10%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不仅没有跟上这个10%,而且他们的总体收入还下降了2.4%,而富人的收入增长速度则远高于此。因此,单纯从货币政策入手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是事与愿违的。
  三、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了人们的过度储蓄,而过度储蓄作为流动性过剩的一个前提条件使其存在成为可能;如果消除人们的过度储蓄,在国家的过度干预的存在,则只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这充分说明,我国为了化解流动性过剩,应该从降低收入差距入手。
  由于初次分配容易形成贫富差距,而再次分配又缺乏力度,三次分配尚未形成风气,因而造成贫富差距拉大,流动性过剩凸显的局面。在政策调整上,我们认为,应该在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以及三次分配上都作进一步的改善。
  初次分配上,要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协调统一,增加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据统计,1997—2007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已从53.4%降至39.74%,而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其比重从21.23%升至31.29%。诚然,合理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人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贫富差距过大,尤其是不合理的收入所引起的过大差距,则会造成有消费需求的群体没有消费能力,而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却没有消费需求的窘境。这样就必然要形成产能过剩的不利局面,造成社会效率的极大浪费和社会生产力的无法释放。我们应该看到,平均主义大锅饭会极大地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但贫富差距悬殊同样会束缚生产力,并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因此,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提升低收入就业群体收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措施(虽然这一政策尚存较大争议)。
  再次分配上应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力度,加大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收入的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仅对个人的所得征税,而不考虑财产、遗产等因素,已经很难对贫富差距进行有效调节。即便是征收个人所得税,其税收来源主体也只是广大工薪阶层,很难对富人的真实收入起到调节作用。因此,应增加我国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个人所得税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所得税并不是建立在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所得。目前其征收依据还主要是工资,而并非全部所得。因此,我们应该将个人的所有各项收入都纳入一个帐户进行管理,如果其有未经过该帐户的其他所得,则视为收入来源不明,予以严惩。这样,每个人的所有收入情况才能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来,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税法才更有针对性,其税收调节作用才能更为有效。而通过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则可以有效降低因治理流动性过剩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
  三次分配上要通过大力推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来健全第三次分配机制。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发展慈善事业,通过高收入阶层的自愿捐献,对改善贫困社会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凝聚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营造一个真诚、高尚、充满爱心的大环境,让更多的人主动捐赠财富,使过剩的流动性发挥出其最终的效用。
  
  参 考 文 献
  [1]文魁,李学彦. 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理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08,(4).
  [2]焦方义,徐建中.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宏观调控策略[J]. 求是学刊,2008,(1).
  [3]裴平,黄余送.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与实证[J]. 经济学家,2008,(5).
  [4]霍布森. 帝国主义[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5]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