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的衡量及其与收入差距的关系(2)

作者:李学彦 更新时间:2010-11-01 09:5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流动性过剩;过度储蓄;收入差距
【职称论文摘要】
从金融机构存差构成来看,主要是来自于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的存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可动用或较难动用的部分。一是财政存款,该项资金不能用于商业银行贷款。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这是整个经济系统为维持金融稳定和经


从金融机构存差构成来看,主要是来自于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的存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可动用或较难动用的部分。一是财政存款,该项资金不能用于商业银行贷款。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这是整个经济系统为维持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必须付出的成本。三是二级准备金。虽然非法人金融机构无需交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但必须按照其总行要求上缴总行统筹调度的资金,统称二级准备金,一方面用于弥补由总行统一缴存其总行所在地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另一方面由总行统一调度用于系统内头寸调剂或购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有价证券。四是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必须持有为满足客户提取现金需要的库存现金,而这部分资金会随着商业银行业务扩张而有所增加。五是超额存款准备金,这也是所有商业银行普遍持有的,只是数额多寡而已,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结算和维持流动性的需要。超额存款准备是低息资产,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是不付息的,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会尽量较少这种资产。商业银行会先运用超额准备金发放贷款,赚取存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若贷款风险太大,就会购买国债、归还央行贷款、拆借或存放在其他银行等。我国出于商业银行经营的考虑,一直对准备金存款计付利息。商业银行在宏观经济不景气、贷款风险增加或负债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主动将大量信贷资金上存央行套利,从而削弱了信贷资金对实际经济部门的支持力度。除此之外不排除商业银行在贷款有效需求不足时将资金转存人民银行获取低风险收益的可能。六是不良贷款剥离,这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剥离不良贷款,从而统计上造成在存款余额不变的同时贷款余额虚降,这部分只是统计数据,并不是真实可用的资金。
  因此,巨额存差反映出的问题更为深刻,它不仅包括超额准备金和库存现金,而且包括呆坏账因素,它兼顾了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因素。鉴于此,在目前状况下,我们以存贷差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指标。
  二、 流动性过剩与收入差距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文魁、李学彦(2008)的研究成果表明,流动性过剩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过度储蓄;二是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这为我们探究流动性过剩与收入差距的相关性供了有益的思路。
  既然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过度储蓄,那么,如果过度储蓄不存在,即便有国家的过度干预,也很难出现流动性过剩。因此,我们可以从分析过度储蓄入手,寻找流动性过剩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霍布森在他的《帝国主义》中,详细分析了过度储蓄的形成机理。他认为,储蓄过度是与财富分配密切相关的,是社会的分配不公平所形成的贫富差距造成的。
  霍布森的分析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条件,即:一个社会无论生产多少,或能够生产多少,那么这个社会就应该能消费多少。应该说,这一假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产品分配所表现的地租、利润或工资是构成社会成员的实际收入的组成部分,每个人可以消费这些消费品,也可以同其他需要这种消费品的人来交换其他消费品。每一种东西生产出来,也就有消费的力量跟着产生。霍布森认为:“如果说因为产品不能得到消费,所以一些资本和劳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则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的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有消费能力的人不对商品提出有效需求。”[4](P66)
  霍布森认为,由于现代机器生产的快速发展,使得产品数量得以极大提高。这些产品的消费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把产品输送给工人消费;另一条渠道是把产品输送给富人。由于竞争的工资制度阻碍了工资按效率增长的比例而相应得到提高,因此工人的这条渠道就如同在石砌的堤岸之间,不能得到扩大。而雇主则不同,雇主得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全部收益。霍布森认为,输送商品给富人的这条渠道又分成两条水流:一条水流输送富人本身所消耗的必需品和奢侈品;另一条水流则只是输送给他们储蓄的“泛滥”的水流。输送消耗品的水道,虽然多少可以扩大一些,但由于够得上肆意挥霍的富人毕竟是少数,因此这条渠道也绝不能扩充得很大,而且这同储蓄这条渠道相比,无论如何只占很小的比例,因而过度储蓄就在所难免了。霍布森进一步指出,富人绝不会机敏到将其消费提高到足以阻止生产过剩的程度,而同时富人输送储蓄的那条支流却在不断扩大和加深。储蓄“泛滥”的水流当然不是完全取决于富人的剩余收入,职业界和工业界的中产阶级,以至于少数工人也都有份。但是,“洪流”主要是发源于富人剩余收入的自动储蓄。
  那么,“洪流”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在霍布森看来,是由于消费力的分配不当而阻碍了一国对商品及资本的消化和吸收。他认为,这些收入同生产努力毫无自然联系,同消费的满足也不相一致,这些过剩财富渐渐积累就会成为过剩储蓄。他指出,由于人类的需要是无限的,如果收入或消费力的分配符合于需要的这种倾向而发生作用的话,显然消费将随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因而不可能有储蓄过剩。但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需要对分配并无固定性的关系,“有些人分配到的消费力大大超过需要或可能的用途,而其他人分配到的消费力甚至不足以满足体力的全部需要,事情就完全不同了”[4](P67),从而产生了过剩储蓄。
  霍布森指出,把不能转化为新资本的大部分国民收入储蓄起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储蓄者的愚蠢,而是一般收入的分配使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太少,雇佣阶级和占有阶级所占的份额太多,而储蓄过度正是由后者所造成的。
  在凯恩斯的分析框架中,虽然其着重分析的是过度储蓄导致了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从而加强了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最终产生了社会失业问题。但他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阐述,同样为我们揭示出过度储蓄的根源是收入差距过大。
  凯恩斯曾指出,决定储蓄与投资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他认为,从行为来看,储蓄者与投资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储蓄是为了保存财富价值以便未来享受,若能使被储蓄的财富价值升值当然更好。而投资却完全不同,投资者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财产增值,资本的边际效率是决定投资行为的关键因素。而投资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而其所以崩溃,又在于人们的过度储蓄。“满足人们及家庭的现行的基本生活需要通常要比积累具有较强的动机。只有在达到一定的舒适程度以后,积累的动机才会转变为较强。由于这些原因,当实际收入增加时,人们通常会储蓄掉其收入中的较大比例”[5](P102)。因此,凯恩斯认为正是今天消费的减少,才产生了第二天的衰退。而第二天的衰退,又加深了人们对第三天衰退程度的预期。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