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静态社会治理经验与现代启示

作者:涂小雨 更新时间:2017-11-23 11:1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静态社会;动态社会;现代启示
【职称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以郡县制为基础的静态社会治理模式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但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下,静态社会治理模式越来越呈现出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已经进入流动社会,治理主体和治理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汲取传统社会治理的经验和智慧,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价值。

        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从秦始皇开始,逐渐形成了大一统的王朝格局,也可以称为帝制时代。真正的封建社会是在欧洲社会,而在中国来讲,从周王朝覆灭,到春秋战国时期后的秦王朝一统天下,中国的社会治理进入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圆融自洽的时代,整体上讲就是在静态社会下的中央集权治理模式。
一、静态社会的治理需求
所谓静态社会是相对于当代的流动性社会而言。在静态社会,稳固的中央政权是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制度基石。历史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央政权的权威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英明的皇帝能够得到整个社会的真实心理认同,社会治理就呈现出勃勃生机,就会出现或持续太平盛世。说到底,公共事业的完成,军队的训练,边患的治理,官僚系统的整肃,人民安居乐业,甚至包括开疆拓土的功业,无不依赖于中央政权的稳定。“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要害在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性质发生了完全不同于农业社会的转变。我们在农业社会历史阶段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整套治理体系、意识形态、制度规范都面临着失效的危机。中国农业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郡县制 + 六部制’。”[1]因此,无论是称秦朝以来为封建时代、帝制时代或者专制时代,对于中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社会来说,都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自秦始皇开始的中国‘郡县国家’一直持续到1965年在大陆彻底完成,前后持续两千余年。毛泽东曾言‘百代皆行秦政制’,‘秦政制’的核心就在于郡县制,此言不虚,确实是把握住了历史的脉络。”[2]静态社会治理的基本需求,一是粮食安全,二是官僚体系稳定清廉,三是边患的防范与化解。
从粮食安全来讲,由于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吃饭问题就成为历代统治者关注的头等大事。因为很明显,没饭吃就会饿死人,同时没饭吃的人肯定要造反,同样会死人,直至推翻政权。在封建时代,中国的社会阶层排序“士农工商”是有道理的。士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团队,到今天依然如此,也可以称为是社会的精英分子。其次是农,就是农业、粮食、吃饭,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能够吃饱饭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大问题,粮食产量如果没有重大技术突破很难有大幅度增产,同时政府的财政也基本依赖农业,养活庞大的官僚队伍,养兵打仗,治理自然灾害等,都需要从农业中找钱,这也决定了农业的特殊重要地位。王朝更替、农民战争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粮食不够吃,导致饥民暴动,而粮食不够吃可能是重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水平低下,而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财富分配不均,特别是王朝末期的土地兼并、两极分化。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忍无可忍,最后不得不揭竿而起,推翻政权。古代都要举行一个皇帝亲耕仪式,皇帝亲自扶犁耕作,以作天下百姓表率,教导老百姓要勤勉劳动,除了养家糊口,还要为政府交纳赋税。这是因为“民以食为天”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安危,皇帝才会这么重视。
古代社会的官僚体系并非直接来自人民群众,主要是来自知识分子,当然是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这部分人有能力(包括经济能力)学习文化,而人民群众则大多数没有条件学习文化,基本是文盲。有不少知识分子因为要参加科举考试,能用尽全部积蓄进京赶考,甚至有人因为缺少盘缠而病饿至极,死在赶考途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家底恐怕就与读书、做官无缘了。因此,中国的官僚系统基本上是知识分子组成的,是这个社会上见识多、头脑运转快的先进分子,政权运转要依赖这个群体。但是权力的腐蚀性对读书人也是一樣的,与帝国的兴衰相适应,官僚队伍一般也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官员清正廉洁,能力突出,朝气蓬勃,社会生态相应比较健康;第二个阶段,官员能力突出,但是出现大量的贪污腐化现象,整个社会表面上蒸蒸日上,但其实在政治体的内部已经开始腐烂,但还没有发展到致命的危险。第三个阶段,官员能力低下,腐败蔓延,真正有能力的人都被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逆淘汰”,除非和整个官僚体系同流合污,否则就不可能进入这个圈子。这也就意味着王朝的统治进入了末期,整个官僚体系已经整体僵化,并且结合成为一个密不透风的既得利益团伙,与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直接对抗,并且往往能够战胜公共利益,最高统治者也无能为力。官僚系统已经失去了自净能力,整体烂掉。“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他们为了自己这个集团的利益,是不管国家安危的。只要你触犯了我这个集团的利益,不管你多么的战功赫赫、定国安邦,都要坚决换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如果利益集团尾大不掉、失去控制,甚至反过来被利益集团所控制,那么它就很危险了,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向覆灭。”[3]腐败乃政治之癌症,按照中医的理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越是病症太重就越要养好精气神,再慢慢治,越是刚刚发现病患越要快速治疗,以防其蔓延。人的免疫力与人的心情关系很大,病由心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如果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免疫力提升,也许能够避免恶性肿瘤的发生。如果本来身体基础很好,但是心情郁结,生活没有规律,免疫力不断下降,也会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所谓“壮士断腕”用在治理官员腐败上,是指要及时斩断腐败蔓延的根源,切除最危险的病灶。帝国时代凡是对官员严厉的王朝,一般都会保持较为旺盛的生命力和健康的社会生态。
帝国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边患的解除。治理国家,军队是第一要务。我们说军国大事,军事在国事之前,皇帝如果兵事不能成功,军事难以抵御外族入侵,基本上也就等于政权可能会随时垮台。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的是军事实际上拼的是财力物力。在冷兵器时代,主要指兵员、粮食、战马、刀弓等战略物资。因此,整军备战、充实武库就成了帝国的头等大事。

        二、静态社会的治理主体 

  在延安時期,黄炎培与毛泽东的“窑洞对”提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存在的“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周期率问题,黄炎培非常担心共产党执政也会重蹈历史覆辙。毛泽东提到了“人民民主”的命题,即人民群众只要掌握了话语权,就会改变历史周期更替的传统轨迹。这同时也指明了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完全无视人民群众的声音和利益诉求,使得政权逐渐脱离人民,越出了历史规律的正确轨道。人民群众本应是国家治理的参与主体,对政府的治理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是在皇权专制背景下,即使贵为皇亲国戚、宰相大臣,都不可能有根本上的话语权,遑论一般老百姓。因为国家治理在当时完全是皇帝和为皇帝直接服务的所谓精英分子——包括官僚系统和知识分子的职责,与民众无关。当然,皇权意志如果和人民的意志能够契合,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也会实现长治久安,但这种契合很多时候靠的是“巧合”,概率不定,前景不明,随机性较大,主要取决于皇帝的英明程度和当时社会矛盾的现状,人民群众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被动地接受。人民群众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似乎是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规律性存在,但从长远来看,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力量。皇权的强大仍然是建基于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上,一旦和人民利益发生严重冲突,就会被无情推翻。但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