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的能源合作与中国的能源安全(2)

作者:李葆珍 更新时间:2010-10-15 23:0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安全;中国能源战略;多边合作
【职称论文摘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大踏步地进入国际能源市场进行投资开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企业中率先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已在世界各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大踏步地进入国际能源市场进行投资开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企业中率先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已在世界各地投资开发了数十个重大项目。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亚和西伯利亚在中国海外能源发展战略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基于全球能源分布情况和能源来源的安全因素考虑,21世纪初,中国应把握与俄罗斯和中亚的合作机遇,兼顾中东、非洲、南美和东南亚,争取能源进口多渠道,采取海上运输和陆地管道输送并重,以减小供应风险,提高中国能源安全系数。
  
  二、上海合作组织探索能源合作的新道路
  
  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的能源合作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展开较容易取得进展。2004年9月,上合组织总理会议通过了包括贸易和投资、海关、质检、交通、能源、电信等11个领域127个项目的《关于(上合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多边能源合作逐步被上合组织成员国视为务实合作最应优先发展、优势明显、前景广阔的领域之一。这种共识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第一,成员国间的要素互补性对开展区域能源合作有着强大的内在需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是资源密集型,轻纺及食品工业相对薄弱;中国的产业结构特点是产业比较齐全,发展比较均衡,轻纺工业具有发展优势和竞争力,总体特征是劳动密集型。多年来,中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俄、哈等国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一直是双方贸易的主流。要素的明显互补性,构成了在该地区开展多边能源合作的基础。中亚地区被称为“冷战时期封存的资源宝库”,油气资源相当丰富,且尚待开发。因此,经济相对落后的中亚国家迫切希望拓展外部能源市场以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而中国正是一个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巨大市场,这一供求的互补性为中国与中亚能源开发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中亚和西伯利亚能源开发最需要资金和技术,而中国1996年拥有10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截至2008年12月拥有19460.3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型能源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已具备较为先进的能源开发和加工技术,1997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击败美国等大型石油公司,成功获得了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和乌津两大油田的开采权,这是中国大型企业进入中亚能源开发市场的重要标志。
  第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及其观察员国都是彼此陆地接壤的邻国,交通便利,边境地区相对安全。俄罗斯、中亚等国的油气资源无须经过海洋,可经陆地直接到达中国。从而避开了海上运输的风险,又能降低贸易成本,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能源安全战略意义。同时,在国际能源格局加速调整的大背景下,俄、哈等能源生产国都在积极实行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俄罗斯的大部分油田分布在距离中国较近的地区,原油的输送不论是通过管道还是铁路都比较便利;哈萨克斯坦的油田虽然多位于西部和里海地区,但其原油输往中国要比越过里海西送便捷得多。俄、哈向中国供油,不仅可以增加出口通道,扩大市场,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物流速度,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
  伊拉克战争后,新一轮世界能源争夺愈演愈烈,各国都在迅速调整自己的能源战略和策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都把能源开发与出口视为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经济振兴的主要拉动力,都以发展资源产业为中心制定了“能源兴国”战略。从能源安全角度看,只有油气出口途径多样化才能有稳定的国际能源市场,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所产生的稳定可靠的巨大能源需求恰好符合供应方油气出口途径多样化战略。因此,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推进多边能源合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各国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优势互补,以维护本地区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便成了各成员国共同的政治意愿。
  在历次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上,成员国领导人都反复强调以能源合作促进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在几次上海合作组织的总理会晤上,能源合作也是讨论的重点。2005年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在莫斯科召开,在会上,各国总理特别强调了油气开发合作和油气管道建设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责成经贸部长会议在成员国有关部委及上合组织秘书处的参与下,研究尽快建立燃料——能源综合体专业工作组问题。2005年11月10—11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与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欧亚经济论坛,论坛框架内的能源会议特别就维护欧亚能源安全、协调本地区各国能源政策、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所发表的联合公报也指出,“各方同意将能源、信息技术和交通作为优先方向。上述领域的合作已进入实施具体示范性项目的阶段,这对加强本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具有特殊意义。”2009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所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更强调:“本组织成员国认为,能源对于经济发展和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决心在平等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该领域的互利合作,以保障经济、稳定、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
  
  三、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评析
  
  目前,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开展的双边与多边能源合作的进程已经起步,且发展势头良好。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稳定可靠的油气大市场,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及多边能源合作正在逐一有序地展开,在推进与俄罗斯和中亚的合作时,中国坚持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以及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原则,赢得了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信赖,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间的能源合作。
  从2004年开始,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数量开始迅速增长。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2005年俄应向中国出口1000万吨石油,2006年对华石油出口量应增至1500万吨。据俄方统计,2005年,俄对华实际石油出口量为760万吨,虽然比2004年增长30%以上,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原因是俄目前主要通过铁路向中国出口石油,但铁路运输能力有限且运输成本较高,制约着两国石油贸易量的大幅增长。2006年俄罗斯通过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对华石油出口口岸的改造,铁路石油运输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出口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全年达到了1596万吨。不过,俄罗斯要想增加对华石油出口,并带动相关地区的发展,还是要建设输送量大、成本低又相对安全的输油管道。正如时任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2007年3月份在俄联邦萨哈共和国考察远东输油(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