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2)

作者:谢迪 更新时间:2010-12-06 10:5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中国农村农村工业化 第二产业资金投入金融支持
【职称论文摘要】
二、引导国家涉农资金重点扶持农村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家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向农村的资金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凡是各级


  
  二、引导国家涉农资金重点扶持农村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家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向农村的资金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凡是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名义投入到农村的资金,我们都可以将其称为涉农资金。根据2010年国家预算安排,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8183.4亿元,同比上年增加930.3亿元,增长12.8%。目前,这类资金的种类繁多,用途也较为复杂,产生了一定积极效应。然而,从整体上来看,这些资金未能在根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将资金用在改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真正用于支持农村工业化的资金,并没有占到应有的比重。
  无工不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农村工业化。因此,国家涉农资金的最大发挥效益点应该是在支持农村各类企业的开办和经营上。
  整合分散的涉农资金的来源。国家涉农资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单笔资金数量少,而且投放对象分散,如国家粮食种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只有几十元或者几百元,分散在不同的农民户头上。这种分散的资金,在使用效益上很难体现出整体性与规模性。诚然,涉农资金的相当部分是用于农民消费性支出的,如社会保障与救济类扶贫资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农民作为生活性支出消费了,在金融机构停留时间很短,也就很难作为信贷资金被农村金融机构使用,更不用说用于农村工业化这些周期较长的信贷资金上。但是,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或者农村集体也会作为一种储备金存入金融机构,有的本身就是以一种基金的形式(如医疗保障、开发性扶贫等)存在的。不管怎样,会有相当一部分涉农资金,会在农村金融机构以不同的方式沉淀长短不同的时间。这种沉淀的资金,也就当然可以变成不同形式信贷资金,转化成为对农村工业化进行支持的金融产品。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分散、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的涉农资金,整合成一个规模较大、管理规范而使用方便的整体。根据货币运行的一般的原理,整合成一个整体之后,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资金的提取率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些分散但整体数额巨大的资金中,肯定会有一笔稳定的资金数量可以作为信贷资金长期使用。这就可以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较为长期而又稳定的资金来源。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重新思考与安排农村金融体系与国家涉农资金的管理问题,可以探索试行由国家授权将所有由政府财政拨付(不管是那个政府部门)的资金,由一家特许的金融机构来经营和管理。拨付部门只提供资金使用的原则规定,具体的资金运作(支付与存取)由受款对象和特许金融机构按照金融市场的一般原则来进行。这就可能将原来分散的涉农资金,集中成为一笔较大的信贷头寸,转化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化金融支持的资金来源。
  归口管理涉农资金的用途,鼓励涉农资金投向农村工业企业。如前所述,由于特许经营与管理而形成的涉农资金集约化而形成的大额信贷资产,并不一定就天然地成为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金融支持资金。因为这些规模资金。很有可能流入城市,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这部分资金的流向与用途,国家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管。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特许金融机构的资金规定经营范围。因为是由于特许才获得的这部分资金,必须在农村(县域经济范围)里使用,严格控制其资金的流出。一方面是对涉农资金形成的信贷头寸流动与使用范围进行规范与限制,另一方面则要对其流向进行引导和鼓励。引导就是要让特许经营管理涉农资金的金融机构,对涉农资金沉淀形成的信贷头寸最大限度地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对这些资金进入农村工业化的信贷循环过程,则要予以政策上的鼓励,通过政府贴息、担保及其他的方式,引导涉农资金投向农村工业企业之中去。这在一些处于农村工业化初期的地区来讲,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这些资金投入到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去,一是不可能产生优势的比较效应,农村工业化初期的企业利润与效益不可能很高,所能承受的利率负担也是非常有限的;二是投入到农村企业中的信贷资金可能带来较高的风险。因为农村工业化进程初期的企业规模不可能很大,抵御市场和自身经营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投入到工业化进程中的资金也必然存在着较高的风险。这也极大地制约了金融机构将涉农资金投入到农村工业企业的经济动力。因此,各级政府为了增强金融机构投向农村企业投放资金的动力,必须从经济上为其风险进行补偿。补偿的形式与力度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考虑由省级政府制定相关补偿政策,由地市一级政府实际操作。在全国范围里来看,可以推行的就是由各级财政拨付,金融机构和农村企业参与,建立农村工业化信贷风险基金,为金融机构提供利息补贴与坏果账的核销补偿。
  
  三、引导城市资金投入农村工业化进程
  
  农村工业化的金融支持仅仅依靠农村自有资金和国家涉农资金两个方面的来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两方面的资金能够真正长期进入资本市场的比重并不是很大。最终相当大规模的资金还是以消费与保障的形式直接进入了产品与服务市场。所以,不可能为农村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的资本支持。最根本的方向还是要向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也就是说,要从城市资本市场中,通过经济杠杆引导一部分资金进入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来。
  国家应通过宏观产业政策的制定来扩大农村工业企业融资的渠道和途径。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产业政策的制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新型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务院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渡过金融危机难关和宏观经济复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国家没有对农村工业化发展提出系统的战略产业规划,没有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去重视农村工业化这一涉及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由于没有长远的产业规划,城市资本对于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方向缺乏准确的把握,对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前途没有准确的心理预期。一个成熟的投资主体一般是不会将资金投放到一个没有准确心理预期的产业或部门去的。因为投资主体对投资风险系数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这是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化没有强有力资金注入支持的重要原 因。正是基于此,国家必须对农村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与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农村工业化的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在避免与城市工业化简单同质的前提下,制定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中长期产业规划,特别是对于农村工业化进程中有发展前途以及农村社会发展必需的农村工业产业,做出明确的界定,并根据这些产业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规划,提出国家发展这些产业的思路和政策支持要点。在中央政府总的农村工业化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国家规划的原则与要求,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农村工业化特点,提出适合本地区农村工业化的产业规划。这样就形成了各级政府的农村工业化产业发展规划体系,为城市资金进入这些行业经营提供了准确具体的风险评估依据,从而为城市资金进人农村工业企业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