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治理研究述评(2)

作者:王国红 更新时间:2010-12-29 11:3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县域治理;政府创新;公共财政:协同治理
【职称论文摘要】
暴景升的《当代中国县政改革研究》是从县财政改革的切入点论述当代中国县政改革的专著。他认为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单纯的政治体制改革,或者经济体制改革无法解决县级政府所面临的挑战。近年来县级政府所面临的财政


  暴景升的《当代中国县政改革研究》是从县财政改革的切入点论述当代中国县政改革的专著。他认为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单纯的政治体制改革,或者经济体制改革无法解决县级政府所面临的挑战。近年来县级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困境、政治腐败、领导体制上的个人专断问题,都集中反映在财政上。因此,通过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是解决县级问题的根本出路。王敬尧在《县级治理能力的制度基础;一个分析框架的尝试》一文中试图建立一个从财政能力人手分析政府治理能力的框架。他认为“县级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主要表现是服务能力,服务能力以财政能力为基础”。治理能力由其财政结构决定。通过分析县级政府财政来源、支出结构、财政能力、服务能力及其管理和应急反应能力,可以评价县级政府的治理能力。
  
  4.以民主化为取向开展县政改革研究
  如果说扩权强县的行政改革,是从纵向关系上合理配置省、市与县之间的行政权力,完善县级政府的功能,那么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单纯的行政分权在加强县级政府自主权的同时也增加了权力滥用和公共利益被损害的风险。只有完善横向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建设有利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县域上层建筑,即县域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这便是县政民主和县域自治研究的逻辑起点。县政民主的倡导者所关注的主要不是如何提升县域治理能力,而是把县政民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平台和制度轴心,由此构建国家政治和县政两级治理结构。县政自治的焦点则是在现有政府治理结构下通过地方自治的制度创新,提升县域治理能力。主要思路是县级人大实行直选,专职化,切实履行立法和监督职能:在全县范围内由民众直选县长,以地方之人才治理地方之事,建立真正意义的责任政府;在强化县级政权自治性的同时,加强司法权力的中央化和垂直管理化,通过强化司法制衡来制约地方的政治行为,以保证国家政治统一的有效性,维护公共利益的制度底线。
  
  二、关于地方治理研究
  
  县作为地方层级,在地方治理研究中也经常会被涉及。有论者将我国已经展开的与地方治理相关的研究概括为五个方面的主题:以邓正来、何增科等为代表的对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理论的研究;以谢庆奎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研究;以徐勇、范瑜、贺雪峰等为代表的对村民自治的研究;以俞可平、杨雪冬等为代表的对治理理论和善治、多层治理结构的研究:以薄贵利、王绍光、林尚立等为代表的对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间关系的研究。具体而言,国内目前直接针对地方治理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地方治理中的地方政府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关系。除了较阜的林尚立教授、谢庆奎教授对此有简单涉及外,陈瑞莲教授亦在一些文章中将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问题纳入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体系之中。二是地方政府竞争及其后果。如周业安的论文《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构建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和政策分析》以及冯兴元的论文《中国的市场整合与地方政府竞争——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对于目前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尤其是恶性竞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此外,张紧跟在其专著《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中用交易费用理论及组织网络理论,通过比较研究、案例实证研究、文献研究等,对我国地方政府横向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治理思路、现有机制的治理绩效、新型治理之道进行经验研究基础上的规范研究,是目前为止对地方治理中政府间横向关系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陈家刚将地方政府创新与治理变迁结合进行研究,提出中国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推动了地方治理变迁。
  
  2.公民参与、公民社会与合作网络
  对于促进公民参与,促进公民社会、合作网络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从西方视角出发,对西方相关公民参与的状况、较为成熟的机制进行翻译、介绍、论述。除了孙柏瑛教授的专著《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研究》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译丛分国别介绍了西方国家地方治理的内涵、方式、特点以及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途径、网络和作用等,为中国学者对公民参与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作者深入实践调研目前中国不断发展着的乡村治理和社区治理状况,从中获得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材料。如林尚立教授主编的社区治理案例研究就是通过调查发现,社区精英的有效治理与普通民众参与对社区自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总结出社区内权力的多重组织网络通过协商机制进行社区治理的模式。华中师大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的徐勇、贺雪峰、吴毅等对乡村治理的研究,既是基层民主政治研究,也是公民社会在地方冶理中发挥作用的农村范式。
  
  3.地方治理模式
  徐勇根据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演变的特殊进程,提出了竞争——合作主义的治理模式,并用来分析和处理权力分化和整合问题。竞争是相对垄断而言的。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和丰富多样的社会需要,政府作为唯一的治理主体显然难以适应,公共权力资源的配置应适当向非政府组织转移。合作是相对冲突而言的。在政府和社会自治团体分享治理过程中的公共权力时,必须重视相互之间的合作。“竞争——合作主义作为制度安排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一系列条件基础上的。其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自治性的培育,二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改善,三是扩大民主参与和健全法治体系。”
  
  4.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学者靳永翥提出,治理转型中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应着重从六个方面进行培育:一是强化法治意识,培育地方政府依法治理社会的能力;二是倡导公共精神,培育地方政府以德治理社会的能力;三是权力部分退让,培育地方政府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四是引入市场理念,培育地方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能力;五是壮大基层自治组织和志愿团体,培育地方政府抵御风险、化解公共危机的能力;六是增强忧患意识,培育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周延和后果预判的能力。
  虽然目前国内对地方治理的研究取得了上述成果,但总体上看,相关的研究仍不够成熟,主要表现为:一是存在把“地方治理”等同“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创新”等概念而作为一个时髦的话语泛滥使用的倾向。二是地方治理研究的实证性不强。“地方治理”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但目前中国在地方治理方面的实践可给学术界提供的经验性养料并不多,这也从一个方面限制了理论的发展。三是中国地方政府是多层级的,由于治理创新的滞后和实证研究的阙如,目前的地方治理研究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地方政府层级上,特别是专门针对县域治理的研究更为稀少,从而使地方治理研究显得笼统而又空洞。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