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需求类型的供应链精敏能力分析(2)

作者:申风平 更新时间:2010-09-19 10:2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产品需求类型; 供应链; 精益能力; 敏捷能力
【职称论文摘要】
创新型产品与敏捷能力相匹配,通过市场的实际需求拉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在整个过程中依据最终顾客下发的订单安排生产。这种运作模式能够更快追踪市场需求,对需求的预测也较容易,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供应链上的


  创新型产品与敏捷能力相匹配,通过市场的实际需求拉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在整个过程中依据最终顾客下发的订单安排生产。这种运作模式能够更快追踪市场需求,对需求的预测也较容易,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供应链上的节点间应通过信息共享、计划协同,增强对顾客的响应能力。  对于一些创新型产品,随着人们对其使用的普及,也会转变为功能型产品,此时,单独采用精益能力或者敏捷能力无法适应产品需求的转变。因此,需要将两种能力在供应链上结合使用。以产品生产为结合点,生产前(原材料采购等)可以采用精益能力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生产后(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采用敏捷能力可以根据需要及时准确地将产品送达顾客手中,达到快速响应顾客的效果。供应链精益能力和敏捷能力分布如图1所示。
  
  3供应链精敏能力的应用分析
  
  供应链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如原材料的短缺、运送的延迟、市场需求的波动等,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节点间的相互关系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无形当中形成了风险。供应链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内部的风险,包括由于人为操作失误、系统稳定性不强、供应链衔接不畅和供应链构成变化等原因造成的风险,可以认为是由于供应链成员的主观原因造成的风险;二是来自于供应链外部的风险,即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微观环境中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宏观环境中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为了应对各种变化,防止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普遍的做法是在每个节点之间建立安全库存。
  建立安全库存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供应链的风险,长期以来,库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作用是为了应对来自供应链内部的风险。所以,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库存有很大一部分是功能重复性的库存,或者可以说是为了应对供应链内部变化而建立的安全库存。从供应链精益能力的角度来看,这些库存都是绝对的浪费,库存的增加必然会耗费更多的资金来修建仓库,这会使整个供应链的精益能力下降。现代供应链管理强调“集成”,理想的供应链应该是把多个具备不同核心竞争能力的利益主体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所有的节点企业共享这种“集成”带来的好处,这种集成实质上是精益、敏捷两种能力的集成。因此,在供应链精敏能力的应用上,就不需要为了预防来自供应链内部的风险而建立大量重复性的库存。
  在企业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提升供应链的精益能力对于降低供应链的成本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外部环境不可预测的情况下,随着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将库存作为调节方式的供应链物流成本的增加会抵消由此而带来的收益。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供应链理论的发展,除了长期投资设立库存以应对各种变化和风险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配套使用不同的供应链能力来达到预期的目标。当外部的环境非常难以预测时,供应链的对策应该从预测型供应链向响应型供应链转变。而如果要实现快速响应,就必须提高和保持供应链的敏捷能力。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和供应链信息整合与共享,对外部变化作出快速反应,以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在对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避免持有大量的库存,这就是供应链敏捷能力的体现。由此可见,供应链精益能力和敏捷能力各有自己的应用范围,作为两种不同的供应链能力,在企业战略实施上也应有所区别。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供应链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如果为了提高响应能力进行高额投资,无疑会提高单位物流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升供应链的精益能力是最佳的战略选择。但是,在需求极不稳定的情况下,精益能力的实现非常困难,应对需求不稳定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条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敏捷供应链,进而提升供应链的敏捷能力。
  在供应链精敏能力混合实施的过程中,何时何处应用精益能力和敏捷能力,运用什么方式对这两种能力进行提升,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做出不同的反应。另外,如何降低这两种能力间的排斥作用,使二者之间的矛盾最小化,达到完美结合使用是供应链精敏能力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4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创新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竞争激烈性的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反而越来越短,即创新型产品向功能型产品转化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单独使用供应链的精益能力或者敏捷能力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将两种能力结合与产品需求类型配套应用,是对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为以后的研究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D Berry,M M Naim,D R Towill.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 Electronics Products Supply Chain[J]. IEEE Proceedings:Science,Measurement and Technology,1995,142(5):395-403.
  [2] J B Naylor,M M Naim,D Berry. Leagility:Integrating the Lean and Agile Manufacturing Paradigm in Total Supply Chai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62(1/2):117-118.
  [3] M Christopher & D R Towill R. Supply Chain Migration from Lean and Functional to Agile and Customized[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nal,2000,5(4):206-213.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