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命题解读

作者:孙国芬 更新时间:2011-05-18 11:20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科学发展观
【职称论文摘要】
摘要: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为依据,并在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深刻总结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其本质上说,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个历史唯物主义命题,它不同于西方人本主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之后,以人为本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内容,这已为理论界普遍认同。但是,对于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什么样的人”为本,“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是何种关系等等问题,在学术界争论激烈且分歧很大。有的学者把以人为本简单地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也有学者把其抽象地理解为以“人民群众”为本,还有的把其等同于人本主义。我们认为,正确的思路是在考察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的基础上,回到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科学的理解中去探讨“以人为本”的真实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以人为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人为本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使哲学的视野第一次由研究自然转向了研究人。之后,普罗泰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口号“人是政治的动物”等等,都反映了古希腊哲人对人的关注。在经历过长达近千年的中世纪神学统治之后,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开创了近代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人学高度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科学和理性,宣扬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文艺复兴以后,一些学者运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批判宗教神学关于上帝创造人和世界的谬误,主张从自然与科学出发去理解人和人性,形成了近代唯物主义的人学理论。德国古典哲学家们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站在理性主义立场上来理解人,反对将人的本性归结为自然属性,强调人是理性的能动的存在物。康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能按照“善良意志”去行动,即用理性支配自己的欲望。费尔巴哈揭示了宗教是人的本质自我异化的实质,把人从宗教那里夺了回来,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纵观整个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抽象的人道主义、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到当代西方的唯心主义都表明,无论是在旧唯物主义体系中,还是在唯心主义框架中,以人为本的命题都是错误的,说其错误,是指该命题在对“人”的理解上。他们或者是把人理解为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或者把人理解为一个“类”概念,从而把现实的人变为脱离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的一般。如果说在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哪里,人还为自然所制约,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在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那里,自然已经成为人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依存系列。“以人为本”变为赋予人以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规律之上的至高地位。“以人为本”不过是统治阶级以代表全体人民利益为名,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罢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民本思想同样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就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①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荀子·王制》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②这些虽然很大程度上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用的一种用民之道、御民之术,是历朝历代推行“仁政”和“人道”的理论基础,但是瑕不掩瑜,它毕竟道出了对人的重视,引起了对社会和人的关注和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人学理论中的优秀成果,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反思人的问题,创立了崭新的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一开始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中,马克思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中的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还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中一些人把社会、历史与人对立起来的观点,他明确指出,社会,无论其形式如何,都是人的交往活动的产物,“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③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其内涵及其丰富,其中的“现实的人”的观点;人的异化劳动理论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思想,都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渊源和启示。
  二、“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解读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为依据,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笔者认为,要科学合理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应将其放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中去考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正确理解和定位“以人为本”。
  (一)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为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科学发展观中所讲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既不是淹没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之中的人类个体,也不是费尔巴哈关于人的那种抽象的“类”的概念,而是处在现实的生活关系和历史进程中的活生生的个人,是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生活中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些个人就是‘现实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仅是自然人、生物人,更是具体的人,感性的人;现实的人不仅仅是直观着和感觉着的存在物,而且是感性活动的人;现实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才能从事生产劳动,这种关系就是生产关系。马克思用人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构成了个人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从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把人不仅仅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且是看做感性活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出发点的转变,完成了从“自然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折,建立了与旧唯物主义根本不同的新唯物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